胡侠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曾多次视察浙江省竹产业发展情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的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并指示当地政府到浙江学习竹产业发展的经验。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竹产业的指示精神、对浙江的殷切期望,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全国竹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竹产业有着广阔前景
需要我们共同坚守
从经济功能看,竹产业依然是山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全省竹业总产值439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7.1%,有40多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10个。如,安吉县有竹业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406家,超5000万元的39家,超亿元的9家,竹产品涉及8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遂昌和衢江有300多个竹炭系列产品,产量占国内市场三分之一以上;龙游是全国竹层积材的发源地,兴盛时有竹加工企业500余家;临安有雷竹笋林48万亩,年产鲜笋25万吨,产值超过14亿元,是国内最大的雷竹笋生产和笋干加工中心;庆元有竹加工企业270多家,竹业年产值30多亿元,竹企业上缴的税额占该县工业总税收的近一半。
从社会功能看,竹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具有投入资金少、用工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多年来“有竹子的地方,生活就有盼头和希望”的说法得到广泛认同。目前浙江省有300多万山区农民从事与竹有关的产业,有10万多人从事竹(笋)加工产业,竹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竹产业消耗的是本地原材料和劳动力,其增加的价值都是本地产生,不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好。比如,有人曾算过,一根毛竹从无到有,长大后加工成工业产品,最高可以实现1600元的价值,即便加工成最简单的筷子和牙签,价值也能增加几十倍以上。从竹材的培育、采伐、运输、初加工到制成工业制成品,竹子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就业岗位。
从生态功能看,竹产业依然是美丽浙江的重要元素。竹子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竹子生长速度快、无性繁衍周期短,在适生区域能迅速恢复森林植被,远超亚热带的其他林木,在整个森林碳汇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竹子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竹林有良好的降雨截留功能,加上庞大的地下鞭根系统和丰富的枯落物,使得土壤抗蚀性能增强,有很好的透水性和持水固土能力。竹子广泛利用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竹子可再生性强、采伐更新速度快,在全球木材资源紧缺的今天,竹资源在替代木材方面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竹产业功能效益非常显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综合价值。浙江竹林面积约14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占林地面积近七分之一,如何依靠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科学利用好这一资源,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让这一美丽的朝阳经济在新时代绽放强大的生机,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加快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我们共同推进
袁家军书记对竹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要按照“提升一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带动为主引擎,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布局、创新机制,充分挖掘竹子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振兴竹产业,再造浙江省竹产业发展新优势。
着力解决初级加工难题。要学习借鉴庆元做法,按照就近原则,在竹林重点乡镇或者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毛竹半成品加工基地”和“竹制品初级加工小微园区”建设,解决本地区笋、竹等原料的出路,增加竹农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需要指出的是,竹产业小微园区有着重要的公益属性和民生属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业小微园区、按照亩产论英雄进行管理,而是要从当地实际、群众意愿、企业需要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要研究制定竹林流转奖补政策,鼓励竹林经营权流转,引导竹农以承包经营竹林资产或货币出资入股的方式,组建按股份分红的股份制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竹林经营向规模集约高效发展。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竹业乡土专家、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等现代竹林经营主体,积极扶持竹产区组建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配备专业的采运装备,提高作业人员专业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着力加快产业转型步伐。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作用,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高地,赢得先机。加大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组建竹产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创新联盟等,大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加强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到专业合作社、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竹笋、竹人造板、竹工艺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竹缠绕、竹饮料(竹酒)、竹原纤维、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生物活性产品、竹药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全竹利用、循环利用体系。加强三产融合,推动竹产业生产加工、文化教育、康养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着力培育市场体系。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借助数字浙江优势,用好义乌森博会等平台,积极建设专业交易市场,组织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发展“竹企+网店”“竹企+委托运营商+平台”等林业电子商务模式,不断拓展竹产品市场和发展空间。对接市场需求,比如原本出口日韩的笋罐头在国内市场也有很大需求,要有针对性地研发和加工笋制食品,以精准有效供给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开展宣传推荐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
着力强化组织保障。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竹产业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将竹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保障,重点加大财政对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探索设立竹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推行基金扶持、风险补偿、担保补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模式,扩大竹林的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展竹材价格保险,确保竹材的供给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