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021-02-25 08:42蒋知义傅立云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因子因素图书馆

李 巧,蒋知义,傅立云,殷 炎(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大学图书馆)

文化部于2017年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广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模式,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水平[1]。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为公共图书馆拓宽信息传递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带来了契机。公共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住大数据这个鲜明的时代背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促进公共图书馆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 研究综述

线上线下融合概念于2010年起源于美国,主要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是指线上营销和线下消费的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成功改变了大数据时代广大用户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大数据时代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带来了新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较注重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应用模式探索研究。李金阳以中小型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图书馆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构架进行了总体构想[2];张璐等对传统馆藏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3];王云萍研究构建了集服务管理、资源建设和技术平台“三位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4]。②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曾敏灵以广州部分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提出了基层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实竞争力[5];肖花从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的主要开发模式入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策略[6];解登峰等深入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馆配服务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7]。③平台与模型构建研究。吕璐等介绍了将新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书蜗App应用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所体现出的优势和问题[8];鲁晓明借助Android Studio环境,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的社区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9];韦绍芬则基于“互联网+”背景搭建了数字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型[10]。

国外针对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实践层面展开,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①数据库及系统构建研究。Alfonso E等通过研究证实,线上线下融合的图书馆维护需要通过开发具有极佳性能的超大数据库[11];Kwak等提出建立以国家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合作网络系统,旨在促进公共图书馆线上及线下的有效合作[12]。②调查及实证研究。Mann T通过分析牛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指南,探索了用户如何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找到可靠的信息[13];Chen Y等以互联网公共图书馆为实证样本进行了一个真实的实验,以比较线上和线下的搜索体验和结果[14];Al Qallaf等通过对密歇根州12个图书馆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如何促进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15]。③发展方向及作用研究。Ansari等通过研究后发现,图书馆社交网站使用户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界限变得模糊[16];Kurt等认为公共图书馆对于社区发展线上、线下信息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7];Jae-Yong等对釜山都市区公共图书馆运作状况进行研究后找出其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方向[18]。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颇为关注,且尝试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但尚未出现以大数据为研究背景的相关研究,且对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将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使用与满足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Katz在研究媒介使用效果时首次提出,它从用户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出发,当用户需求刺激到用户对于社会媒介的期望值,从而产生接受和使用媒介的行为以得到用户需求的满足[19]。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其以受众为中心的特点,逐渐成为研究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新媒介用户需求与信息行为的理论指导[20]。公共图书馆是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其目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即是图书馆媒介的使用者,对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属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使用”范畴,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则属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满足”范畴。因此,本文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并结合相关专家文献成果,提炼出影响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8个一级指标(A1-A8),即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信息交互、服务能力、版权体系、馆员素养、内部管理及外部保障。8个一级指标下设37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2.2 数据获取

根据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所建立的37个影响因素,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并通过各个线上平台进行问卷发放。问卷设计分为两个阶段。①实地访谈。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21]中,湖南省共有35个图书馆上榜,本次研究选取其中长沙地区前5个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分别为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长沙市芙蓉区图书馆和长沙市天心区图书馆。于2020年9月6日至10月5日,分别与5个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和读者进行访谈,并将访谈内容记录在册。②制作问卷。整理访谈内容,查阅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制作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则是根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37个影响因素设置成的量表题,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1—7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过渡。问卷的基本信息统计包括用户身份、学历、使用图书馆频率以及动机等(见表2)。

由表2可知,在用户身份方面,占比最多的是社会人士,学生和教师相对占比较少,符合公共图书馆向全社会开放的显著特征,且收集了部分图书馆馆员和领导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代表性;在学历方面,本科以上的调查对象占到总数的78.1%,侧面保证了此次回收问卷的质量;在使用频率方面,经常及一直利用公共图书馆线上及线下服务的调查对象占到48.4%,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此次调查问卷所选取的对象大都基于自身真实感受填写问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从用户动机来看,用户使用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的动机分布广泛,主要分为科研需要、论文写作、教学帮助、素养提升考试指导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

表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2.3 数据分析

2.3.1 信效度分析

借助SPSS25.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需要对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详细见表3、表4。

由表3可知,所有变量的总Cronbach’s Alpha值达到0.943,且所有单个变量的信度系数都在0.79以上,均高于信度的最低要求0.6,因此,此次调查问卷数据具备良好的可信度。

表3 信度分析

从表4数据可见,KMO值为0.906,大于0.8,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在0.000的情况下具有显著性,表明问卷数据之间关联性较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构效度良好。

表4 KMO和Bartlett检验

对37个影响因素进行双侧皮尔逊(Pearson)分析,检测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密切程度(见表5)。从表5可知,在显著性方面,除了A74运行机制的显著性达到0.01之外,其余各个影响因素的P值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1,表明37个影响因素和调查对象对于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评价结果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关系数方面,各影响因素与调查对象整体评价之间的相关系数集中分布在0.144—0.736之间,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关系越为密切,从而保证了问卷数据的内容效度。

表5 Pearson相关分析

2.3.2 内部一致性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特征值为1的基础上采取恺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对载荷因子进行正交旋转,旋转在7次迭代后收敛。在特征值为1的基础上截取数据,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8个元件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2.334,超过70%的变量能被这8个公因子解释。因此,此次提取的8个公因子有效(见表6)。

表6 观测变量解释的总方差

通过对8个公因子和37个影响因素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设置载荷值为一般要求的最低值0.45,因子载荷数值和信息丢失程度成反比,因此将因子载荷小于0.45的值显示出来。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业务能力、阅读推广能力三个影响因素的因子载荷系数小于0.45,不符合此次研究需要,故删去。剩余34个因子载荷大于0.45的影响因素,如表7所示。

从表7数据可见,传统借还服务、新媒体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空间服务、阅读推广服务和学科服务6个变量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最大。这6个变量都是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服务能力”;因子2对应的智能识别、数据挖掘、网络服务、技术标准以及技术经验5个变量都关系公共图书馆对于大数据时代各项新兴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因此将第2个因子命名为“技术应用”;因子3对应了4个变量,即网络资源、纸本资源、电子资源以及数据库,这4个变量均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要求,因此将因子3命名为“资源建设”;因子4对应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计算机能力以及服务宣传能力均涉及对公共图书馆馆员素养与能力的要求,因此将因子4命名为“馆员素养”;因子5由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组织架构组成,这4个变量均是对公共图书馆自身管理的要求,所以把因子5命名为“内部管理”;因子6包括信息交流、信息定制、信息导航、信息推送和信息咨询5个变量,这些变量均涉及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因此将因子6命名为“信息交互”;因子7对应版权开发、版权获取以及版权保护,这3个变量均是版权体系的建设阶段,因此将因子7命名为“版权体系”;因子8所对应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制度建设可以理解为来自公共图书馆的外部机构如政府对于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所建立的制度及法律保障,因此可以将因子8命名为“外部保障”。由此可知,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有8个,分别为: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信息交互、服务能力、版权体系、馆员素养、内部管理以及外部保障。其中,“服务能力”对于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最大,“技术应用”“资源建设”“馆员素养”次之,“内部管理”“信息交互”“版权体系”“外部保障”再次之。

表7 旋转成分矩阵

2.4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信度分析、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了影响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因素,并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金字塔”模型(见图1)。“金字塔”模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三角形底部的矩形部分,包含“内部管理”“信息交互”“版权体系”以及“外部保障”四个影响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整个影响因素体系中的基础要素,影响较小;第二部分为位于三角形中部的椭圆部分,由“资源建设”和“馆员素养”两个影响因素组成,属于影响因素体系的中间要素,影响较大;第三部分是位于三角形顶端的圆角矩形部分,共包括两个影响因素:“服务能力”和“技术应用”,这两个因素影响最大,属于整个影响因素体系中的上层要素。

图1 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模型

3 研究建议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当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22]。基于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服务能力、技术应用、馆员素质与资源建设四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3.1 创新服务方式,有效提升服务能力

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日益完善,硬件条件已然不再是制约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新需求,有效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才是当前公共图书馆应该关注的焦点。①公共图书馆应该着手建立相应的应用体系,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贯穿于借阅、还书、自习、阅读等各个服务性的环节。在应用体系中,场景、数据以及具体的服务都应具备统一的定义、尺度和说明。尤其是数据部分,数据的传递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核心部分,从技术上考虑,数据的标准格式接口标准、交换标准等方面需要有统一的尺度。②创新服务方式并不是单纯指创建崭新的服务方式,更多的是对传统服务方式的完善、对传统服务流程的优化、对传统服务工具的升级等新技术、新手段所进行的创新。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相继推出相对于传统服务的延伸服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如在线预约图书、自习室座位预约、在线还书及续借服务、图书检索等。③随着大数据的普及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原有的服务体系和平台不再适应图书馆的信息化、智慧化需要,因此图书馆需要不断更新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以满足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的智能感知及个性化定制等要求。同时,此信息共享平台需实现对图书馆图书的自动标引,用户图书的自主个性化订阅以及用户信息的精准推送等功能。④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因交通、资金的制约而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大数据时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为各地图书馆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互联网、区块链等大数据时代新兴技术与物流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局面。

3.2 重视技术投入,完善技术架构

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是大数据时代的三大技术支撑,公共图书馆要想在大数据时代继续稳步前进,需要紧紧抓住新兴信息技术来促进图书馆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进行服务的升级与完善。一方面,政府需要适当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技术基金投入,如设立专门的虚拟现实体验馆增强用户线上体验,并配备专业的设备,如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使用户在线下享受到的服务同样方便快捷。又如,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的虚拟服务有图书馆电子一卡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将用户的基本信息录入一卡通后,用户即可通过登录电子一卡通来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订阅、自习室预约以及实时查询等其他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的图书检索需求,节省用户的检索时间,图书馆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发图书智能定位功能,对馆内图书进行精准定位,这样既能大大节省用户进行图书检索时的时间和精力,也能让图书馆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公共图书馆在进行线上线下服务时,常常会涉及用户的各种隐私数据,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数据库防火墙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加密。

3.3 完善人才引进,提升馆员素质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储备队伍将成为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获得持续长远发展动力的有力砝码,也是公共图书馆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公共图书馆应针对当前“互联网+”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引进熟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针对现有的图书馆员,公共图书馆可为其提供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包括基本技能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较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对其进行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并促进馆员之间的技能共享。此外,不够畅通的运行机制会使馆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造成部分馆员无所事事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和效率。因此,首先需要对图书馆的体制进行优化和重构,对图书馆的岗位需求进一步细化,将馆员安排到能激发其积极性以及潜力的岗位上。同时,在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项目中,可采取各部门联合培养的方式,积极进行人才的交流和学习活动,形成人才的融合,以期为将来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3.4 促进资源整合,加快资源建设

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势必要依靠硬件、软件及其他基础设施和资源的保障,但当前各个图书馆的线上线下融合质量参差不齐,且没有达成共识的建设标准,甚至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这就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因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制定一套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线上服务平台,以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最终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情况。此外,政府还可以向公共图书馆提供一定的资金及场地支持,实现各个图书馆的资源融合以及重复利用。图书采购亦会影响图书馆资源的资源利用率,传统的图书采购从图书馆自身条件而非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且购书流程烦琐,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一情况,公共图书馆应着手优化采购模式,采购前先对用户需求进行大致的了解与把握,从而实现精准采购。另外,还可以通过和线下书店进行联合服务,创建联合服务平台和信息资源数据库,共享图书信息和用户数据,同时允许具有该图书馆读者证的用户凭读者证在图书馆的合作书店免费借阅图书。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将大大简化中间的采购及上架流程,也可以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满意度和期望值。

4 结语

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金字塔”模型,为从其他方面探索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宽了研究维度。在应用研究层面,为智慧社区公共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续公共图书馆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条件限制,本研究问卷的发放未能对更宽领域公共图书馆的样本数据进行收集,问卷数据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有待考证,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通过扩大调查范围和数量来完善问卷数据的收集,以便进一步增强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和普适性。

猜你喜欢
因子因素图书馆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图书馆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