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艳艳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目前正瞄准2030年前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启动区域碳达峰的靶向研究。根据201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全国许多地方能源活动领域碳排放占全社会排放在80%左右,能源保障、能源消费水平亟需向高端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能力不强,“降碳”形势较为严峻。为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跑出“十四五”开局碳达峰工作“加速度”,实现由碳达峰倒逼发展向倒逼发展与激励发展并重转变,由“碳达峰”的攻坚战向攻坚战与治本战并重转变,促进区域“十四五”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既要有导向,又要有靶向。简单而言,“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十四五”既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各地必须将碳达峰作为导向和约束性目标纳入“十四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把碳达峰理念贯穿到能源、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增强高碳行业改造提升传统旧动能的使命感。要匯聚“降碳”磅礴力量。降碳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要在全社会开展能源结构调整行动、节能环保产业壮大行动、低碳建筑推广行动、低碳交通创建行动、 全民低碳行动计划 ,努力增加区域碳汇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要创新工作载体,以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契机,结合实际,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等调整,促进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生活,开展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管理,谋划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确保落实到基层和企业,真正取得实效,以低碳环保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推进结构降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变革,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持续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制订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强化高耗能企业的单位产品碳排放管理。要实行能耗限额,通过清洁生产等措施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积极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推动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推进区域降碳,存量降碳和增量添绿并举。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符合实际的低碳发展模式。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运能,限期淘汰老旧燃气车辆,依法打击取缔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要推进智慧降碳,增加区域碳汇。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联盟。 要因地制宜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生态湿地修复恢复工程。
既要有决心,又要有创新。各地要自加压力,精准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确定碳达峰的时间节点,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落实专项督查问责办法,常态化开展碳达峰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和碳达峰工作失职责任追究,确保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过程,以责任倒逼落实。要聚焦重点,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等培训,增强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低碳战略决策能力。要创新思维,探索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完善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