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排放交易继续领跑全国

2021-02-24 08:00陈昊
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配额广东试点

陈昊

应对气候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2020年9月22日,我国提出新的碳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多次向国际社会表态,充分显示出我国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广东低碳试点成效如何?在新形势下广东如何作为?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以来,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碳强度目标,十年累计下降超44%。其中,“十三五”前四年广东省碳强度累计下降 20.1%,接近完成国家下达的下降 20.5% 的目标。

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多层次试点示范:

低碳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屋前的光伏发电系统供给小屋日常使用;通过餐厨堆肥与雨水收集系统为社区农园施肥、灌溉;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与小屋内的闲置物品交换区,引导居民进行闲置资源再配置……

在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社区福兴新村的“低碳驿站”,一个完整的低碳生活系统在这里建立起来,低碳发展成为这里的日常生活,几乎寻觅不到碳足迹。

不仅如此,福兴新村独栋住宅格局让家庭光伏发电也成为了可能。作为全省首个试点家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社区,福兴新村目前已有25户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户占比达20%,年发电量约8.5万度,减少二氧化碳约44吨/年。

“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量除了供给居民的日常使用外,还可以‘发电上网产生收益,不仅提高了清洁能源使用率,也为居民带来实质性收益。”中山市小榄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益清介绍。

“使用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把低碳行为融入居民的日常活动中,通过该试点项目初步建立起了一种居民乐于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区建设模式。该模式目前已被纳入《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深入探索创新绿色低碳发展。”

北区社区是广东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的缩影。2010年广东被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省,深圳、广州、中山市先后被列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低碳发展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理念下,广东深入开展低碳市县、园区、社区试点,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低碳发展路径。

2014年,广东状元谷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开展省级低碳产业园区试点;2015年在中山小榄北区社区等5个市县开展省级低碳社区试点;2016年在广州等6个城市率先开展碳普惠试点,明确碳普惠制项目的减排量,可用于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及大型活动的碳中和。

2018年起,汕头等5个区域陆续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还建立广东碳标签技术标准体系,并累计完成10项相关标准的制定。而韶关、梅州两市开展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试点,并已编制相关指南。

试点之外,广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发展。推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与英国CCUS中心、苏格兰CCUS中心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中英(广东)碳捕集封存利用中心,专门研究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这一国际控制碳排放的前沿技术。并在汕尾华润(海丰)电厂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多线程碳捕集测试平台,并于2020年5月投入运营。

探索碳排放交易:

累计成交额居全国第一

“瞧,最终成交价28.10元每吨!”南方航空战略规划投资部能源环保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0年7月,公司将近几年通过节能减排节省下来的约90万吨碳排放配额进行拍卖,经过激烈竞争,最终被6家控排企业和5家投资机构购得,取得收益2500多万元。

“2016年是公司被纳入碳排放管理的第一个履约年,当时碳排放配额仍有缺口,掏了100多万元在交易市场购买了配额。那时,我们意识到一定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否则就要一直掏钱买配额。于是,公司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节能管理机制,组建碳管理团队,应用新技术,使得碳排放大幅下降,配额盈余量逐年增长。”

在广东,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通过碳市场这种灵活的市场机制,广东逐步将占全省碳排放近70%的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六大行业约250家控排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覆盖全省约70%的能源碳排放量。

“广东是国内唯一实行配额免费和有偿发放相结合制度的试点,2013年企业免费配额的比例为97%,2014年电力企业进一步降低到95%,企业既获得了大部分免费的碳资产,又承担了一定的减排压力。” 中山大学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曾雪兰介绍,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机制的建立,体现了“资源稀缺、使用有价”的理念,提高了企业主动减碳的意识,为全国碳市场配额有偿发放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这一制度激活了广东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企业减排动力。碳市场运行以来,已有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超过60%的控排企业实现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其中,电力、水泥、钢铁、造纸、民航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1.8%、7.1%、12.7%、15.9%、5.4%。

“经测算,与没有碳市场的情景相比,我省实施碳交易使控排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提升约10%。碳交易机制推动节能减碳工作成效明显。”据广东碳排放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廣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4%,均位居全国第一。

特色生态补偿机制:

让民众成为生态发展的受益者

两年前,广州花都区梯面林场的村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碳汇林”,更想不到不用砍一棵树,单靠卖树林的“呼吸”量就能挣钱。

梯面镇是名副其实的林业镇,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3.5%。位于梯面林场内的王子山生态保护林枝繁叶茂,广州首个碳普惠林业项目落户这里。2018年,梯面林场3万亩林地的碳普惠项目获得广东省批准备案,成为了广州首个依托碳普惠开发的碳汇林。梯面林场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核算减排量、网上公开竞价等措施,最终将13319吨核证减排量卖给一家企业,获得碳汇收益20多万元。不但将无形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经济效益,更为梯面镇带来了绿色发展的信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加倍爱护好山林。”现在梯面镇村民时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而不久前,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的红光村通过“卖空气”再度获得乡村发展资金120万元,这让去年才脱贫“摘帽”的村民们大为振奋。

“一开始政府部门说这是‘卖空气,我们都不敢相信,直到收省生态环境厅发的3804吨碳普惠减排量的备案通知,大家才放下心来。”肇庆市怀集县红光村村支书欧新华介绍,这些减排量通过竞价拍卖,实现碳汇收入12.4万元。为把钱用在刀刃上,红光村将这笔项目收益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获得肇庆金融部门120万元的“绿碳贷”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发展产业项目推动乡村振兴。

“这都得益广东逐步建立的以碳排放权抵消为特色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东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生态发展区的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类等碳普惠减排项目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推出丰富的碳金融衍生产品,拓宽收益资金使用途径,有效盘活了“沉睡”的自然资源资产,探索出公共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

制度建成至今,控排企业累计购买了150多万吨的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类等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省定贫困村以及生态发展区带来共计2500万元的收入,为精准扶贫、生态扶贫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

事实上,碳普惠制度也正让更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受益。乘坐公交地铁、走路1万步、骑单车,然后转换成碳币兑换双肩包、文具盒等,这样的“低碳收益”已经在广州发生。目前,广州已上线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通过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低碳行为,就可获得碳币用于兑换商品,部分碳减排量经过核证后还可以进入广州碳排放交易所交易变现。

展望未来:

奋力实现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广东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促进全省二氧化碳的持续减排,主要得益于我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改善、能效水平提升,同时实施市场化的碳交易制度,促使企業节能减碳。”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推向新高度。“离国家承诺的时间不多了,广东未来发展面临的碳空间逐步缩小、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仍有刚性需求的挑战,但同时即将迎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多方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广东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目前低碳工作的成果基础上,坚决控制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核电,推广碳捕集等先进低碳技术,推进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力争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贡献广东力量。

猜你喜欢
配额广东试点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粤来粤美”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人生是有配额的
人生是有配额的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