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大型中微子实验完成探索之旅

2021-02-24 08:00乐雯
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亚湾中微子鸳鸯

乐雯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圆满完成科学任务,正式退役!”2020年12月12日,随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按下实验控制屏前的停止按钮,标志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完成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累累硕果 大亚湾实验完成使命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大亚湾实验”)是一个研究中微子振荡的实验,主要目标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来测定一个具有重大物理意义的参数——中微子混合角θ13。

由于大亚湾反应堆功率大,能够提供较强的中微子流,且紧临高山,适合建立地下实验室,以屏蔽宇宙射线对实验的干扰,这些条件使得大亚湾核电站与岭澳核电站成为研究这一实验的最佳场所。

2003年冬天,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名普通研究员的王贻芳注意到,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θ13已成为国际热点,多个外国团队正打算进行同类实验。同年,王贻芳便提出实验方案,利用大亚湾核反应堆群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寻找中微子的第三種振荡,并和同事们设计出了实验装置。此后,经过多方奔走呼吁,2006年,大亚湾实验项目获准立项,成为当时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2012年,历时6年的大亚湾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这项成果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起热烈反响,被誉为“开启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发展的大门”,也为研究宇宙起源,尤其是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提供了可能,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成果也于同年底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此后,大亚湾实验基于持续累积的统计量和分析技术的改进,不断更新θ13的测量结果,一直保持世界最高精度。从完成中微子能谱分析研究,到首次直接测量了与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质量平方差,再到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运行3275天,大亚湾实验硕果累累。

在外界看来,成果频出的大亚湾实验项目正当壮年。为何要在此时按下停止键,正式退役呢?距离大亚湾实验的设计方案提出已有17年,如今,项目之前设定的科学目标已经都实现了,而继续运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当年设计时,我们就是按当时可能实现的最高精度来设计的。今天如果让我们再重新设计,仍然无法做到再提高精度,因为已经到极限了。”王贻芳表示。

乘风破浪 江门实验接棒开启

大亚湾实验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一大步,推动我国中微子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就在大亚湾实验宣布退役之际,同在广东省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如火如荼,预计2022年完成建设。这是继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之后由我国主持的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它将接过“接力棒”,开启下一段探索之旅,未来有望揭开中微子质量顺序的谜底。

在江门市西南部的打石山中,大亚湾实验原团队计划打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来继续捕捉中微子。这个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12层楼高的有机玻璃球,里面盛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复杂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与当前最好的国际同类设备相比,它的规模要大20倍,分辨率提高一倍。不少人认为,江门实验只是大亚湾实验简单的“增大”版。对此,王贻芳表示,两个实验虽然都是研究中微子,但具体科学目标完全不同。大亚湾实验的科学目标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微子来测定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而江门实验是要实现对中微子质量顺序和中微子振荡参数的精确测量。

在科学家们看来,测量精度越高,能够发现的东西就越多,对世界的认知就越深入。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到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国高能物理科学家们一直在向更高的精度挑战。

关键词:过度投喂

摘 要:近日,“游客过度投喂撑死西湖鸳鸯”的话题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文明网

投食陋习何时休?

无节制的喂食即使初衷良善,也可能会导致鸳鸯接受了众多游客的喂食而被撑死。只想到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却忽略和漠视了鸳鸯因食过量而产生的结果,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带给西湖鸳鸯的只能是难以估量的痛苦与伤害。

不论是“破窗效应”带来的失范感染,还是“我不这样,别人也会这样”的囚徒困境,抑或“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我就这样”的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你推我挡、法不责众、剑走偏锋的最后,只能是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时有发生。

游客违反规则,即便被抓了,惩罚也不会太重。“西湖鸳鸯被撑死”的背后,就隐藏着游客的权衡与算计。表面看仅是喂食、逗弄,说到底是为了满足一些人偏差、扭曲的精神需要。

西湖鸳鸯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旅游文明的一面镜子。在旅游从精英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的当下,旅游文明的塑造已经“等不及”“伤不起”了。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老百姓需要精神和文化层面更加健康、更加文明、更有品质的“营养输送”。

《光明日报》

别让好奇成伤害

投喂动物的行为之所以被禁止,主要是不同的动物对食物也有不一样的要求。常常被用来投喂的饼干、面包等食物,里面含有油脂、食盐等成分,并不适合动物的消化系统。同时,动物往往对送上门的食物缺乏选择性,甚至还会出现误食包装袋、干燥剂等行为,造成死亡。

此外,部分野生动物自身或攻击性较强,或有携带病毒的可能,近距离接触、投喂也存在着风险。以四川峨眉山景区为例,在游客长期的投喂行为中,出现了多次猴子伤人事件。在投喂动物方面,不少游客还是抱着好玩有趣的初衷,对相关的常识缺乏了解。

而部分地区、景点把“投喂动物”当做一大卖点。一边倡导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边又收着门票卖着饲料。这样的宣传,让不少人认为投喂动物是合情合理的。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一方面应当加强知识普及,用更加通俗的方式满足游客对动物的好奇心,让游客认识到投喂对动物不是一种帮助,而是伤害。对动物最好的保护,是遵从其原有的生活方式。

《新京报》

过度投喂是伤害不是爱

过度投喂不仅破坏了水鸟们的生活习性,损害了它们的生存能力,令其逐渐丧失野性和捕食技能,甚至造成被撑死的惨剧,实在让人痛心,也理应引发游客对过度投喂之弊害的重视。

现实中,针对游客投喂等不文明行为,很多景区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对于违规投喂会给予罚款等处罚。发生类似事件,西湖景区管理方也有必要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科普,让市民和游客了解投喂的坏处,对于那些将投喂打卡作为吸粉、流量变现工具的网红主播们,景区管理方也要加强巡视,及时制止。

动物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与食量标准,过度投喂看似是对小动物“有爱心”,可这样不顾及动物安全,实则是对爱心的讽刺。说到底,爱护动物也要讲科学,不能无原则、无底线,应站在动物角度思考问题,将自身行为框定在“文明”的尺度内。

光明网

“游客过度投喂撑死西湖鸳鸯”带来何种警示

对于西湖鸳鸯被撑死的事情,很多人批评游客的行为不够文明。类似的举动背后,是一些游客忘记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文明底线。相比起直接攻击,投喂导致死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可能有很多人参与,所以处理起来很困难、很棘手。在一些游客看来,就算不文明投喂了,处罚结果也不会太严重,这就很难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對很多景区来说,基本上都会有“禁止投喂”之类的提示语,但也基本上是“一提示了事”,没有人监督或者监督人会视而不见。对不文明行为的漠视,同样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这意味着,在呼吁游客要文明,要有道德底线的同时,在投喂的规范化管理上,也应让监督人履行职责,及时劝导游客不要胡乱投喂,以免伤害动物,若有游客不听劝阻,则应采取其他管理措施。

从呼吁游客文明出游和景区规范化管理这两方面入手,规范好游客的行为,确保动植物的安全,才是旅游正确的打开方式。

微言微语

@用户6807182620:最富有诗意的禽类,双栖双飞,呈现给人的总是温情默默的画面,竟被过度投喂撑死,暴殄天物。

@江瑜Crystal:最好还是不要随意投喂野生动物,就算不会喂多了也可能会因为食物不合适对动物造成伤害,让它们独自美丽吧。

@肥宅小祖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然状态是我们需要遵循的自然法则,所以一定要加大力度倡导不要随意投喂野生动物,更不要把野生动物当作家养宠物,不要随意接近。

@植物人史军:动物园和野外的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活规则,不能随意破坏。

猜你喜欢
大亚湾中微子鸳鸯
大亚湾地区水产品中四种药物残留调查结果分析
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探测器性能研究
惰性中微子可能根本不存在
太阳中微子之谜
中微子是个“什么鬼”?
探测中微子
“作秀”的鸳鸯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