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松 ,尹文金 ,高娜 ,郑伟
(1.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省延边州水产技术推广站,吉林 延吉 133000)
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属鲑科(Salmonoidea),鲑亚科(Salmoninae),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 Suckley, 1861)。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亚洲沿岸,在中国大陆只分布于图们江、绥芬河,在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和堪察加半岛[1]。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淡水生长的幼鱼分化成降海型与陆封型两个生态群体。中国每年培育马苏大麻哈鱼洄游型群体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马苏大麻哈鱼养殖投喂的饲料采用的是冷水鱼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同,对马苏大麻哈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差别较大。蛋白质是水产饲料最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水产养殖动物细胞结构构成物质来源、生物活性物质组成成分,更是决定饲料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2]。蛋白质作为鱼体结构和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中以及其他各类营养素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蛋白质也是鱼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鱼类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占鱼类饲料成本比例最大的原料之一,在维持鱼类正常生长条件下,合理节约饲料蛋白质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Halver 等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鱼类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其后学者对鲑科鱼类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较多研究。
目前,有关马苏大麻哈鱼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未见报道。饲料中蛋白质是鱼类关键营养因素之一,合理的蛋白质水平为进一步优化马苏大麻哈鱼配合饲料提供一定的支持。
养殖试验在吉林省珲春地区流水池进行,试验池是半径4 m 的室内流水育苗池。试验期间光照充足,水源是地下深井水,水温7.4~11.3 ℃,溶解氧6.13~11.08 mg/L。
池水交换量0.76 m3/h。试验马苏大麻哈鱼幼鱼平均体长(7.38±0.79)cm,平均体质量(5.70±0.68)g。
试验饲料以酪蛋白和进口鱼粉作为蛋白源,大豆油为脂肪源,玉米淀粉为糖源。其中酪蛋白粗蛋白含量89%,粗脂肪含量0.2%;进口鱼粉粗蛋白含量为67%,粗脂肪占8.4%;玉米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为0.3%,粗淀粉占0.2%。
试验于 2020 年 5 月 4 日开始至 10 月 1 日结束,养殖期150 d。试验池在放入试验鱼前用二氧化氯消毒,试验鱼随机分5 组,每组1 000 尾,每组设3 个重复。
配制5 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试验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40.40%、44.84%、50.16%、54.82%、59.03%。按照饲料各成份比例进行配制,用9KLP-125 型颗粒饲料压制机加工成粒径为1.0 mm 的颗粒饲料,在室内自然干燥。各试验饲料组份和营养组成见表1。
表1 试验饲料组份和营养组成(干物质) %
试验期每天投喂 3 次,分别是 6:00、12:00、18:00。日投饵率为试验鱼体质量的3%~5%,按照水温变化调整。每天记录水温、养殖水溶解氧(DO)、投饵量、死亡鱼数量。
每15 d 测pH 值、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和化学需氧量COD 等。
试验鱼入池前和试验结束后,停止喂食24 h,各试验组每组随机抽样35 尾,称体质量(g)。
试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和SPSS 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P<0.01 为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 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计算公式如下:
日增重=(Wt-W0)/t;
增重率=100%×(Wt-W0)/ W0;
特定生长率=100%×(LnWt-LnW0)/t;
饲料系数=F/[n(Wt-W0)]。
式中,W0、Wt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平均体质量(g),t 为养殖期时间,F 为摄食量(g)。
各试验组养殖水质监测指标结果见表2,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组对养殖水体化学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高,养殖水体中总磷、总氮、氨氮、COD、亚硝酸盐氮和硫化物指标有增高的趋势。随蛋白质比例增高,饲料40.40%组、饲料44.84%组、饲料50.16%组和饲料54.82%组相互之间总磷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同饲料59.03%组(0.22 mg/L)之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总氮随蛋白质水平增高,有增高的趋势,饲料59.03%组(1.38 mg/L)与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饲料59.03%组氨氮、COD、亚硝酸盐氮和硫化物等指标与其余4 组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5 个试验组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指标(包括终末体质量、日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饲料系数)的影响见表3。
表2 养殖期试验组水质检测值 mg/L
表3 马苏大麻哈幼鱼的生长及饲料利用
马苏大麻哈鱼幼鱼初始体质量(5.70±0.68)g,各饲料组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经过150 d的养殖试验,各组马苏大麻哈鱼幼鱼成活率为100%。40.40%组、44.84%组、50.16%组终末体质量分别是(76.37±1.33)g、(92.46±1.82)g、(104.16±1.42)g,有显著增长的趋势(P<0.05),54.82%组、59.03%组显著降低。
50.16%饲料组日增重(0.66±0.042)g,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0.40%组、44.84%组、50.16%组增重率有显著增大的趋势,分别是1249.29%、1513.61%、1733.80%;54.82%组、59.03%组显著降低,分别是1615.85%、1329.77%。50.16%组特定生长率是1.94%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分别是1.73%、1.85%、1.89%、1.77%)。
各试验组饲料系数有下降的趋势,40.40%组、44.84%组的饲料系数是2.02、1.98,显著高于50.16%、54.82%、59.03%试验组,饲料蛋白质含量从40.40%增加到59.03%,饲料系数有逐渐降低趋势。
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用折线模型计算饲料蛋白质适宜需求量(图1)。其回归方程是:Y=0.021X+0.875,Y=-0.019X+2.906,两条直线交点 X=50.78,Y=1.94。
可见,水温7.4~11.3 ℃,马苏大麻哈鱼幼鱼饲料适宜蛋白质含量为50.78%。
饲料蛋白质是鱼类必需的营养之一,在幼鱼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类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摄食后的排泄物改变水质化学指标。原料种类、营养含量及组合效应,可影响鱼类消化道中消化酶的浓度和活力,进而影响鱼类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3]。LeGrow 等研究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多余的蛋白质通过能量代谢而消耗,从而增加氨基酸的降解量,使过多的氮排入养殖环境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4]。摄食后氨氮排泄率受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5-6]。该研究水质监测过程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高,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有升高的趋势,40.40%组与44.84%、50.16%、54.82%及59.03%总氮具统计学意义差异;59.03%与其余4 组氨氮、亚硝酸盐氮具统计学意义差异。在一定养殖水温环境中,鱼类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多余的蛋白质会被代谢,继而以代谢物形式排出体外,水体化学指标相对比较高。蛋白质含量40.40%、44.84%、50.16%、54.82%试验组中总磷、硫化物和COD 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59.03%组与上述4 组具统计学意义差异,说明总磷、硫化物和COD 的增加是鱼的排泄物进入水中的结果。
图1 饲料蛋白水平对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养殖试验生长指标的结果表明,饲料中一定的蛋白质含量对鱼达到最优的生长指标具有关键的作用。有研究报道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与该研究结果一致,随蛋白质水平升高,各试验组先升高,后降低;50.16%试验组与其余4 组特定生长率具统计学意义差异。
由表3 可见,随蛋白质水平提高,饲料系数有降低的趋势,40.40%组、44.84%组饲料系数分别是2.02、1.98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50.16%组、54.82%组、59.03%组饲料系数分别为 1.56、1.54、1.51,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而40.40%组、44.84%组与50.16%组、54.82%组、59.0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饲料蛋白质在能量饲料中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更能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如莫桑比克罗非鱼、大西洋鲽、大口黑鲈[8-10]。与该研究结果一致,高蛋白质饲料组饲料系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