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从芳,尹建华,陈 颖
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疗法之一,拯救了数以万计的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长期的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1-2]。伴随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和相应医疗设备的更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随机、开放临床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参照《实用内科学》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3]),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符合知情同意原则。纳入标准:(1)血液透析时间≥12个月;(2)病情发展稳定;(3)短期内无感染、手术、输血;(4)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2)严重营养不良;(3)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4)胃肠功能异常或失调。
1.2 方法 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情况)及临床资料(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情况、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4]评价病人睡眠质量,该量表由24个问题组成,纳入7个观察因子,每个因子0~3分,量表总分0~21分。0~5分为睡眠质量较差,6~16分为睡眠质量中等,17~21分为睡眠质量较好。采用SF-36量表[5]评价病人生活质量。该量表共8个维度,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大类。每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的生理健康总均分为(219.7±18.5)分,心理健康总均分为(159.7±12.6)分。不同性别、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睡眠情况病人的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低于未合并上述疾病的病人(P<0.01)(见表1)。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得分情况分)
续表1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上述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情况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因此需与SF-36量表得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SF-36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文化程度、睡眠情况均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SF-36评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得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F-36量表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SF-36量表得分(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睡眠情况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均为SF-36量表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4)。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生理性健康总分、心理性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的拟合度R2=0.667、0.689,均大于0.6,拟合较好;同时回归方程显著(F=33.518、35.647,P<0.05),提示本回归方程的存在具有意义,即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可以显著影响量表得分。
表3 生理性健康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目前国际上用来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较多,SF-36量表是临床普遍认可的,能够从生理、躯体、情感、精神等方面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的工具。在一项SF-36量表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评价的信效度研究中,SF-36量表总分与病人的生存质量及自我总体健康得分的相关性均较高[6]。本文也将SF-36量表作为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衡量工具。
表4 心理性健康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疾病相关因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质量等)、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均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7-8]。国内关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零散,部分研究仅针对某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论难免存在偏倚[9]。事实上,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各个因素之间往往是存在联系的,各个影响因素通过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以及彼此间相互作用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可能存在[10]。仅对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变量进行分析的实际意义不大。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进行了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情况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因此需与SF-36量表得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余自变量均为两组连续变量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最终筛选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睡眠情况、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生理性健康、心理性健康)的可疑因素。回归方程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生理性健康总分、心理性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的拟合度R2=0.667、0.689,均大于0.6,拟合较好。说明以上述变量进行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回归方程的建立,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具有明确的评估意义。年龄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高龄老人多伴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血液透析病人,年龄与生活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睡眠紊乱在慢性肾衰终末期病人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包括失眠、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等[11],因此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伴有上述基础疾病的病人,躯体功能下降,还需要进行相应药物治疗,治疗成本增加,因此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12]。
综上,年龄、收入、睡眠、合并疾病情况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未获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情绪、社会支持、心理状态等主观指标的数据,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