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之日》:印度婚姻观之新变

2021-02-24 01:24徐辉
中印对话 2021年6期
关键词:婚姻观印度人新娘

以前有部经典好莱坞电影叫作《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以至于一提到“盛大婚礼”,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爱琴海边那个以浪漫著称的半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正的“盛大婚礼”大部分出自印度这片南亚次大陆。

印度人对婚礼有着浓厚的情节。很多父母从女儿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也有为了办婚礼倾家荡产的情况。印度婚礼追求奢华,程序和仪式也极其繁琐复杂,少则三天,多则七天。有人说,在印度有三件事是必不可少的:电影、板球和婚礼。婚礼与电影的结合,是新人们最喜欢的庆祝方式。他们或是复刻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或是伴着经典旋律翩翩起舞。热爱婚礼与电影的印度人总是能把婚礼置办成一场盛大的聚会。

长久以来,印度人的婚姻观比较传统且保守,讲究门当户对、宗教一致与种姓匹配,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也往往倾向于相亲。在落后地区,父母之命更是尤为重要,很多新人在婚礼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对方,违反法律的童婚或是老夫少妻并不罕见,嫁妆之痛屡见不鲜。这些落后且不人道的现象在印度著名影星、社会活动家阿米尔·汗的《真相访谈》节目里被多次批判,而以《摔跤吧!爸爸》和《爱的盛宴》为代表的诸多印度电影也对这些现象进行过反思。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根深蒂固的婚嫁观念与传统婚俗也面临着挑战。网飞的纪录片《大喜之日》就是针对新时代印度的婚姻现象策划并拍摄而成,目前已推出两季,每季三集。在这部纪录片中,网飞着眼于当下印度人婚姻观的转变,反映了新一代印度年轻人及其父母开放包容的婚姻观。

注入环保理念

印度婚礼向来以奢华著称,各种铺张屡见不鲜。重视婚礼是刻在印度人的骨子里的传统。但当代印度人已经开始把环保与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到婚礼中。

《大喜之日》第一季的第一集就抛出了这个主题。一对新人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回到了乡村举行婚礼,不仅缩减了成本,还方便就地取材:用当地现成的芥末花来布置场地,替代需要空运的昂贵鲜花,减少了碳排放;路边庄稼地里的小米,精心设计后用来做装饰;请柬用当地作坊的手工纸制作,里面加了种子,使用后可以直接降解,种出鲜花;衣服的布料也采用纯天然的可降解材质,甚至细小到连吸管也要用纸制的,替换掉不可降解的塑料材质。婚礼的工作人员是直接雇佣的当地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一场绿色环保的婚礼,但并不简朴,虽然华丽,但并不浪费,原本矛盾的事物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女性主动争取话语权

在印度,相比于男性,女性往往拥有较少的决定权和话语权,即使面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往往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某些落后的地区,新娘在婚前甚至都没见过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大喜之日》则向观众展现了新时代印度女性的婚姻观和价值观。

影片里的新娘都是受过教育的高知女性,有自己的事业和清晰的人生规划,她们不再做婚礼上的旁观者或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选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她们为自己的婚礼做主,亲身参与各个环节。她们甚至颠覆传统观念,按照自己的意愿掌控着这个自己作为主角的仪式。

在印度教婚礼的传统仪式中,新郎和新娘象征着毗湿奴和拉克什米(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和其妻子),新娘的父母需要向新郎敬献珍宝并像献上贡品一样奉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由他掌管。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仪式,新娘被视作没有自我意识的附属品,从一个家转移到另一个家,主导权从父母手中交到新郎手中。《大喜之日》里的新娘大胆地取消了这个传统的仪式,改为两个年轻人的平等结合,新郎和双方父母均欣然接受。婚姻不再是把自己的寶贝女儿赠与他人,从此永失挚爱,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新娘与原生家庭的羁绊也不会随着夫妻关系的建立而切断。

“更重要的是婚礼之后你们如何相处,十年之后你们会如何。”从其中一对父母的期许可以发现,老一辈的观念也在改变,不是一味因循守旧,而是开始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想法和主张。影片中有一位父亲曾在给女儿买套房子做嫁妆和送她出国读书之间犹豫不决,女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钱用来投资我的教育,我将来会买下十栋这样的房子。”对于印度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女性才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也逐渐催生出独立自主的人格,获得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此外,婚庆行业的性别壁垒也逐渐被打破。过去婚庆行业是男性的天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尤其是女性摄影师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同为女性,她们更懂得女性的诉求及心理,会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去满足新娘的要求和意愿,这是女性消费市场的需要,也是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婚礼上甚至还出现了女祭司,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在片中新娘的眼里,婚礼仅仅是一个仪式而已,不再具有传统认知中的神圣意义。一位新娘面对镜头直率地说:“婚礼那天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你的人生也不是由婚礼前、婚礼当天和婚礼后这三部分组成的,你的生活是你想要它成为的样子。”

对多元化的包容

在印度这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不同宗教之间的壁垒相当森严,传统的婚姻难以跨越。然而,这又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如此多的宗教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共存。在《大喜之日》中,跨越宗教、种族甚至性别壁垒的婚姻悉数登场。

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历史性判决,推翻刑法中的377条款,该条款正是殖民时期确立的同性性行为禁令。主导此事的印度第45任首席大法官迪帕克·米斯拉在宣布同性恋非罪时,引用了歌德的诗句:“I am what I am, so take me as I am.”(我就是我,请接受这样的我。)

《大喜之日》展现了一对同性恋人跨种族、跨宗教的幸福婚姻,他们一见倾心、情投意合,相处一段时间后决定共度一生。虽然在印度本土法律不承认同性婚姻,但他们依然在故土举办了带有浓郁印度风情的婚礼,并且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祝福,甚至连宝莱坞著名女星卡特琳娜·卡芙都亲临婚礼现场,载歌载舞为两位新人送上祝福。

“非典型性”包办婚姻

即使是包办婚姻,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年轻一辈不再是简单地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他们自己的意愿也非常重要。当下的印度年轻人独立且有主见,他们不排斥通过相亲和父母介绍认识自己的另一半,但接受与否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相亲只是認识另一半的途径,并不附带着必须结婚的目的,包办婚姻的刻板印象就此被打破。

这些“非典型性”的包办婚姻,成功的秘诀在于两个年轻人的价值观相同。例如,片中一位女孩的未婚夫即将被调到非洲工作一段时间,亲人们都说他俩不会有结果,认为没有女孩会愿意一结婚便与丈夫分居两地。但女孩本人却很高兴,因为她的志向是当一名无国界医生,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去援助,而不是待在一个闲适的地方。“一个终身伴侣,未必非得是比你更好的另一半,但却是能让你完整的另一半。两个人互补,互相吸引很重要。”

印度父母对包办婚姻的态度也与以往大不相同—重要的不是两个家庭是否门当户对,而是两个孩子是否情投意合,子女的个人意愿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持。一位姑娘坦言:相亲的时候,男方多数很挑剔,以为在挑选美冠军吗?所以每次她都很不想去。父亲则斩钉截铁地说:去拒绝他!女儿一下就有了底气,“父亲是我坚强的后盾”。

《大喜之日》作为一部典型的网飞作品,几乎具备了所有的印度元素,奢华的配饰,昂贵的礼服,传统的美食,历史悠久的古堡,繁琐隆重的仪式,美轮美奂的歌舞,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满足了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对印度的想象。为了吸引全世界最大范围内的观众,其主题也紧随当下流行的价值取向,营造出新旧思想的碰撞,至于这些婚礼在印度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并不是网飞需要思考的问题。

印度当下的实际情况是否如纪录片中那么乐观暂且不论,但《大喜之日》至少传递了一个革新的讯号,印度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拥抱积极的、平等的婚姻观,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并且毫无疑问会影响更多的人。

本文作者徐辉为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0级博士生、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婚姻观印度人新娘
本期导读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新娘与父亲
经验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新娘,你很帅
以退为进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结婚季 新娘美甲推荐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