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铜镜纹饰工艺发展演变

2021-02-24 19:13张慧娟巩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演变纹饰

张慧娟 巩镭

摘 要:铜镜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实用物品,同时它也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历史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成与演变,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技术发展水平和生活风貌、社会状态。所以铜镜天然地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属性,而具有了文化历史属性。铜镜上的纹饰作为铜镜装饰的一部分,是当时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历史生活风貌的总体综合性反映。文章以我国古代铜镜中的纹饰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不同历史阶段中铜镜的纹饰发展演变脉络,概括描绘我国古代铜镜纹饰发展的总体演变过程,从而为相关的铜镜研究及历史文物的深入分析提供助益。

关键词:古代铜镜;纹饰;演变

0 引言

铜镜自商周以来就一直体现着我国古代工艺技术发展的水平,铜镜纹饰更是从多个方面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整体脉络,体现我国历史长河中文化艺术发展的成熟程度。可以说,铜镜纹饰以小见大,小处的纹饰制作及其工艺和社会风俗图景的反映,综合性地概括出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状态,能深刻地体现出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灿烂的文化。本文依据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发展特点,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经验,大致上将我国古代铜镜纹饰工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隋唐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宋元明清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

1 先秦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

我国最早的铜镜大约兴起于商代早期,后来在两周时期逐渐发展,兴盛于战国。先秦时期的铜镜,主要是以青铜器为载体的铜镜。在这一阶段,先民们对自然及世界万物的认识是初步的,往往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来进行一切器物的装饰,这种思想观念更是通过铜镜上的纹饰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商周时期,青铜纹饰主要描绘自然万物、鬼神意向等相关形象,特别是象征天地鬼神四方的原始图文如龙凤、饕餮等,这一时期的纹饰具有强烈的神性思维。这深刻体现了商周时期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情况下,人们将精神寄托于鬼神和占卜,希望通过青铜镜中相关鬼神纹饰来达到被上天护佑以及和上天联通的主观意识。此时的铜镜纹饰上有凶猛的鬼神野兽,也有一些小型动物。商周时期的铜镜是扁平化的,以天圆地方的形式构成,主要的特征是镜面较平或者向外凸出。这一阶段的铜镜纹饰往往粗犷豪迈,有一种粗粝的艺术风格,如云雷纹、蟠螭纹,形象雄壮威武,突出了铜镜的祭祀用途。春秋战国及秦时铜镜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产生了纹饰风格的变化。这一阶段,由于礼崩乐坏,秩序瓦解,铜镜纹饰发展水平逐渐下滑。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一般是由地纹和主题纹两种纹饰构成,形成两层花状态。纹饰中多使用地文来烘托氛围,使用主题纹来表达主题。纹饰层层叠压,环环相扣,严丝紧密,令人感到一种环环相扣之感,但制作较为粗糙,较多的有灵纹、山字纹、禽兽纹,同时在这一阶段也由于技术的进步,延伸出了金银错、宝石琉等相关镜面装饰①。在琉璃珠和琉璃纹制作过程中,往往使用先成型后融化的方法将沙粒熔化,形成一种浅层玻璃纹饰,其中最有名的是并黛玻璃纹,此类纹饰繁杂形成圆珠状烧制凸起,在圆形铜镜纹饰上嵌入流珠,以此形成镶嵌流珠工艺。从先秦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其历史背景的发展变化,在商周时期,铜镜的纹饰主要以山川猛兽、神仙、神秘的周天星体等为装饰图案,表现了上天的神秘和自己的敬畏②,多以祭祀用途为主。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政治秩序混乱,诸侯之间攻伐杀掠,这一时期,铜镜的纹饰更多地以猛兽、战争及兵器等相关背景为构图基底,同时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也较为粗糙、粗粝。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

进入两汉时期,由于两汉政治结构相对延续较长,文化昌盛国力强大,所以反映在铜镜的制作工艺方面,就体现出铜镜工艺的高度复杂和技术水平的相对高超。这一时期是我国铜镜工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点。大范围的铜镜图案应用鎏金和包金加彩绘等相关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铜镜纹饰观赏性①。汉代的铜镜一般而言质量更加精进,其整体的形状是平边圆,纽较薄,往往采用平雕手法或者是微凸镜面,广泛使用连纹式技术,如日光镜、昭明镜,在镜的背部开始逐渐有相关的文字等出现加以点缀,其中又多以山川、河流和鸟兽图像为主。这一时期,铜镜的背面纹饰逐渐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上古传说神兽图案,又叫作四神镜。铜镜的背面纹饰主要以锯齿纹、卷云纹等为主②。图案逐渐复杂化,在铜镜正面有八乳钉等方圆对比图案纹饰。在发展过程中,两汉时期的铜镜也逐渐演化出浮雕式纹饰做法。往往镜中背面是云纹或者云雷纹,以同心圆或者同心螺旋纹逐渐悬构而成。乳钉纹指的是铜镜背面出现乳钉状纹饰图案,且四周装饰以花鸟鱼虫图案配饰,铭文多为“千秋万岁”等相关文字。这一时期的神兽纹、画像纹、变形四叶纹等逐渐延伸发展出来,紛纷登场。纹饰的相关制作技术也逐渐过渡到纹饰拼对技术和规矩划分纹饰区的制图技术。这两种技术发展成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铜镜花纹制作技术。在鎏金和琉璃纹饰制作方面,汉代的铜镜着重加强了琉璃纹的应用,将琉璃纹工艺中的透雕技术应用于铜镜中,采用耐火黏土融化玻璃液的方式来提取琉璃状装饰液③。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虽然铜镜的纹饰发展更多以闲散鸟兽虫鱼和清流的神仙文等为主,但总体上创新性不大,仍然受两汉铜镜制作工艺及纹饰图案的影响较重,没有形成独创一派的风格。总体而言,西汉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工艺技术和纹饰艺术性达到一个小高峰。

3 隋唐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

进入隋唐时期,我国结束了南北朝对立混乱的动荡局面,政治走向稳定,国家实力逐渐强盛,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各项工艺品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在铜镜的发展过程中,这是我国铜镜发展中又一个高峰。唐代逐渐出现的铜镜在初唐时期以葵花形、菱花形和八角花形纹饰等为主,其外饰角圆、内呈正圆,是以文棱图案上抛以乳钉周边以云纹和花朵为配饰形成龙纹镜。镜纽仍以半球形纽柱为主,这一时期的铜镜逐渐超出了人物画像、神像及凶猛动物图像纹饰的空间范围,将适用于观赏的花鸟虫鱼及小型动物图像纷纷纳入铜镜纹饰中。初唐时期的铜镜仍然具有强烈的汉晋风格,布局较为拘谨,形式上创新较小。进入高宗李治之后的盛唐时期,唐朝的铜镜纹饰及其铸造工艺逐渐演变,衍生出具有独特的盛唐自我风格的铜镜工艺及纹饰风格。其中最突出的两项改变是:第一,在铜镜纹饰中,神像猛兽等纹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丰腴的女子图像,微胖丰腴的女子图像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女子以胖为美的时代风貌,同时纹饰中的凶猛之象、粗粝之象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种静态化的花鸟虫鱼,各种蝉、小鸟应物逐渐在铜镜纹饰中出现④。第二,葡萄、蔓草、忍冬草等各种静态观赏草类也逐渐出现在铜镜纹饰中。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人物修饰中形成了以盘龙纹、故事纹、宝相纹以及佛寺纹等为主的铜镜纹饰,反映出了盛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纹饰的图案构成也丰富多彩,海兽葡萄纹、四瑞兽纹、宝相花纹等各种背面及正面铜镜纹饰逐渐出现并风靡于世。此时的铜镜构图不再拘泥于对称式构图,而出现了镰锥样式、奔腾样式,甚至是非对称式图案,体现了一种丰腴优美、奔腾欢快、气象万千的纹饰风格⑤。总体而言,这种纹饰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风貌、社会习俗息息相关,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开化、自然洒脱的生活状态,这一时期,真子飞霜纹等故事纹也逐渐出现在铜镜纹饰中。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装饰工艺技术也进行了突破式的创新,除了传统的琉璃浮雕雕刻、透雕等技术之外,还发展出了镀金宝石、嵌金银贴等新的技术手段。这一时期的铜镜铸造及组成成分中,逐渐由纯铜等加入了锡、铅等其他金属元素,从而使铜镜的重量大幅度增加。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唐代时期的铜镜中含铜量约为75%,含铅、锡等金属的量为25%左右⑥。隋唐铜镜还具有很高超的磨镜技术,许多古籍中记载,唐代铜镜中往往加入水银、白矾等,使镜面的摩擦具有切面性和意向性,从而使镜面光滑清晰。其镜构图文案使用散点透视和错乱式的排除布局,欢快明亮,浑然一体。铜镜的制作也由套磨法继续创新,形成鎏金套磨法和纹金套磨法,此外在一些铜镜上也出现了胡人图案,异域风貌跃然纸上。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铜镜技术发展,实现了大踏步向前,铜镜的纹饰技术、纹饰内容、纹饰图案构型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是古代中国铜镜纹饰发展中的最高点,也反映了当时整体的社会状态。

4 宋元明清时期的铜镜纹饰发展演变

进入五代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铜镜发展也随着当时封建国家整体的国力趋势而出现变化。在唐朝灭亡五代战乱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中原出现了文化交融的潮流,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广泛地吸收了游牧部族的相关纹饰。但大体而言,五代时期的铜镜纹饰仍以唐代时期的风格为主。进入宋代以后,政治生活逐渐安定,国家初具繁荣,这一时期的铜镜发展也出现了技术创新上的小高峰,此时的铜镜还出现了手柄。此外,镜的形式、镜的安装护具等得到了拓展,具柄镜、桃形镜等各种各样的铜镜都纷纷出现。在铜镜纹饰中,虽然仍然沿袭着唐代的花鸟纹、鱼龙纹、神仙纹等,但是也逐渐增多了民族纹、水草纹、商标纹等,此外在铜镜纹饰中还增加了戏曲纹等。工艺及纹饰反映时代背景,这一原理在宋代也不例外。宋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进入制度相对较严密的阶段,程朱理学对整个封建社会转向保守起到了很大的舆论作用,这就使宋代的铜镜纹饰中出现较多的素雅、淡雅、安静、典雅之美和精巧之美,唐代时期那种大气磅礴、欢快明亮、气势恢宏的纹饰逐渐消失。宋代的铜镜大多是缠枝花草关公镜以及瓷纹镜。前一种铜镜的纹饰主要有亚字形、葵花形、圆形等,装饰的图案以花草缠枝为主,对称式较多,离心式也有。此时的花纹装饰多是连珠纹。瓷纹镜更多体现的是类似于瓷器瓶身上的花纹,以各种花朵图案为主,纹饰较为淡雅,素丽严谨。在这一时期,铜镜中铅含量逐渐增加,由25%增加至50%以上,这就使陶翻铸镜过渡至翻砂铸镜,铸镜纹时受空气氧化等逐渐模糊①。所以,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相对不够精细。总体而言,在宋代,由于国家提倡经商,贸易发达,特别是海外贸易份额不断上升,铜镜形状、工艺及纹饰多样化,为了满足国内外的需求而呈现出多节奏、多文饰、多风格的整体铜镜构造。元代的铜镜仍然受宋金銅镜工艺影响较深,再加上元代不擅手工业,铜镜发展和改良不多,基本上中原一带仍然以宋代铜镜风格铸造工艺为主体,如葵花形、圆形、柄形镜等。进入明清以后,铜镜技术的发展在铸造工艺上没有明显的进步,这一时期主要的突出改变是铜镜纹饰及造型的改变,在铜镜纹饰上保留了宋代清雅朴素的纹饰,同时适应朝代需求增加了更加社会化的场景图案及吉祥话语,如富贵吉祥等铭文开始在铜镜中占据主流。明清时期的铜镜在造型上由宋代的柄形镜等相关多样式铜镜又逐渐回归到圆形铜镜。总体而言,明清时期的铜镜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两宋风格,工艺上创新性不大,只是针对社会化的生活做出了一些调整。

5 结语

总而言之,从以上我国古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化过程可以看到,铜镜一方面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进化,由原来的贵族王公用品逐渐惠及千家万户,成为社会化普及性用品;另一方面,作为表征社会整个生产力发展状态的一种工艺度量,它同时又体现着整体演化过程中各个历史朝代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状态及工艺技术、人文风貌、历史环境、社会风俗的综合性变化。所以关于铜镜纹饰变化之研究,总体上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来考察,只有将其生活特性和历史文化艺术特性综合性融合,才能构筑全面理解我国古代铜镜纹饰发展演化的总体性框架。

猜你喜欢
演变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浅谈元青花纹饰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