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探究,主动学习

2021-02-24 04:04:19许靖孙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

许靖 孙珺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 “让幼儿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已为幼教界意识到。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创造探索的精神,是幼儿教师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一、让幼儿在“玩”中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二、开拓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三、鼓励幼儿探索,发展幼儿创造力;四、教师自身方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创造力;五、家长对幼儿的激励。本文通过开展以“蝌蚪成长记”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记录和解读了在活动中幼儿是如何主动学习的。

关键词:主动学习;主题案例;过程实施

一、主题活动的缘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是,幼儿自发的探究往往具有随意性、缺乏目标性和价值取向。那么如何来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有价值的探索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经验?在开展系列探究活动“蝌蚪成长记”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乐趣,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逐步完善了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主题活动的推进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只有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一直重视教学技能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愉悦性。那么,如何在生活活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情绪愉悦、又能自然习得必备的生活技能?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更关注的是“难以忘记的学习”而不是“需要记忆的学习”,我们更关注的是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师幼共同建构主题探索活动,把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学习活动生活化。

案例一:蝌蚪日记

陆陆续续孩子们在小区里的池塘、公园里的小河、乡下的小溪……找到了许多的蝌蚪装在透明的瓶子里,并且带到幼儿园放在自然角。早上入园的时候去看看;晨间活动结束去看看;如厕的时候去看看;去做早操也不忘瞄一眼;吃完中饭就更热闹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凑在一块讨论着观察着。

散步过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聊着蝌蚪,晓乐说:“蝌蚪长得好慢呀!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青蛙?”昊昊说:“是呀,我们这样天天看着它们,怎样才知道它长大的过程?”“我看过蚯蚓日记的,要不就像蚯蚓一样来个蝌蚪日记吧”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决定写一本有趣的“蝌蚪日记”,于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找了一个自己喜爱的本子记录着蝌蚪的变化和生长的过程。

分析解读:

通过幼儿与家长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幼儿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蝌蚪,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他们把蝌蚪带回幼儿园更直观的进行观察,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愈发浓厚。随之引发了幼儿的讨论,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蝌蚪日记”。在《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案例二:蝌蚪长腿了

下午点心后,教室门口一阵嘈杂的声音,“你看我的蝌蚪已经有两条腿了”“我的也长出来了”“你看,我的好像也快要长出来了”“我的蝌蚪已经长后腿了”“是先长前腿的好吗”“那你看我的蝌蚪已经长出后腿了,可是前腿还没有长出来啊”………听了孩子们的讨论,之后和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关于蝌蚪成长过程的课,看了蝌蚪成长的视频等等。

三、主题活动的延续

1.顺应幼儿的兴趣延续:

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需要,才会主动去探索求知。因此,教育要善于发现、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索的问题及喜欢的活动,灵活地调整预定的积极主动教育内容,在幼儿的兴趣点上随机生成适宜的教育内容,才能保证幼儿对学习有内在的动机和兴趣。比如:孩子们对空气和氧气产生了兴趣、对两栖动物产生了兴趣,教师可与幼儿有一个或多个连续不断的新主题产生。

2.支持幼儿的行为延续

在幼儿对某个活动感兴趣时,教师的态度和作用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幼儿能主动地投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在活动中通过直接影响、提问或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只有发挥好这些作用,适时地给予幼儿鼓励、支持和帮助,才能增强幼儿动手操作和探究质疑的胆识和自信心,在活动中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

【结语】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使们我的教育观念、施教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一个新的提高,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指导和帮助作用。探究活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长期的探究过程中幼儿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发展:不仅对探究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与人良好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们今后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保证。幼儿园的“主题式”课程实施为幼儿的快乐探究提供了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它符合幼儿好动、好奇、好探究的天性,通过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自我探索、科学发现的... 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们今后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自主性“探索”——“表达”教育活动》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主编 郑惠萍 2007年10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 李季湄 冯晓霞 2013年8月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
浅谈《住宅空间设计专题》的教学改革
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7:24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美工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
打造快乐体育课堂引导主动体育学习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教与学做到合一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06:31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11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