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矿琴
摘要:本文立足于辩证思维的培养,从引入趣味新闻,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探究;應用所学知识,辩论时政问题三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素材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辩证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素材
随着教学观念变革,能力和素养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也成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做到的一点。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念认识和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认识世界有着积极的影响。将辩证思维与思政素材结合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真正发挥辩证思维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将时政素材与兴趣激发、探究和辩论活动有机结合,在时政素材的探究中有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
一、引入趣味新闻,激发学生兴趣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主体地位逐渐深入人心。而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兴趣对学生主动性有着巨大的影响,能通过学生投入认知单元的数量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时政素材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这在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入趣味新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延续文化血脉”这一课,教师就可以播放河南卫视“水下洛神舞”的视频,这一视频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服装、舞步的美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水下洛神舞的爆火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从传统的舞蹈入手,导入“延续文化血脉”这一课的相关知识。在这一问题的探究中,教师发现学生回答更加主动。这样,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趣味新闻素材,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后续的探究中变得更加主动,为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探究
当今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问题探究式教学也取代教师灌输的方法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流。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求同存异,是学生能力获得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时事热点是探究活动相当重要的一种素材,其能为学生创建合适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将时事热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探究活动结合,以更有效地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习知识,并能以合适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例如在“与世界紧相连”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引入“北京冬奥会”的素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认为北京冬奥会的开展有什么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展现各种有关北京冬奥会的素材,如冬奥会准备期间,张家口高铁和下属各县冬季旅游设施的建设;整个河北环境污染的大力治理等。这些都能让学生认识到冬奥会的建设不仅花费了很多金钱,还有效促进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快速发展,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这样,通过时事热点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有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结合了起来,这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现实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将辩证思维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三、应用所学知识,辩论时政问题
辩证思维需要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在这一思维的培养中,辩论会是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辩论会中,学生分别支持对立的观念,辩论的过程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一件事的优点和缺点,这对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事物有着积极的作用。时政问题为发生时间不长的事件,时政问题的思考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所学知识,以时政问题为素材开展辩论活动。
例如在“保护环境国策”这一专题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时政热点素材。在学生阅读完素材后,教师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辩论活动。让学生支持“环境保护应当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应当以自然为本”中的一个观点,开展辩论活动。在时政素材中,学生能充分了解“保护环境国策”中大气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不同的方面,这为学生的论据寻找提供了方向。在辩论活动中,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应当构建人地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应该偏向一方。而这样,通过时政热点为素材的辩论活动,教师有效培养了学生利用辩证思维思考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时政素材与初中教学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具体到辩证思维这一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既需要充分发挥时政素材在学生注意力吸引方面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也需要将时事热点与探究和辩论活动结合,让学生以辩证思维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将时事热点充分与现代探究式教学结合,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2]毛志浩.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时事资源运用——以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0(11):38-41.DOI:10.16855/j.cnki.zgmzjy.2020.11.017.
注: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项目《运用时政热点教学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YB1343)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