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李来杰
【摘要】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服务的要求度越来越高,作为兼具两者性质的医疗服务行业,已不能适用原有的理论知识加教育实践类培育模式,而是应该向着产、学、研一体化均衡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因此,在今后护理专业的授课中(特别是专科护理学校),应当预设未来可能出现的护理需求,适当增添学生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快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本文将围绕目前社会的护理需求,探讨护理专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护理;创新;未来护理需求;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卫生医疗机构,而是向着家庭、社区、美容美体等社会性服务机构扩散,因此,原有的物理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专业护理的结构形式与创新能力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护理类专科生培养背景
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知识储备等内容的高要求,作为人才输送单位的护理学校优先显现出紧迫感和压力。为了使学员毕业后得到更好的发展,重多相关护理学校开始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拓展知识和实践作出了改革。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为例,其护理系下设六个护理方向,对护理方向的细分,显现出学校针对社会护理需求变化的创新性改革。六个护理专业方向分别为:
口腔护理方向,老年护理方向,涉外护理方向,社区护理方向,及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
以济南职业护理学院为例,其下设护理课程包括:
公共基础课程部分:
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
专业技术课程部分:
(1)专业基础课程
设置 6~8 门。包括人体形态与结构、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
设置 6~8 门。包括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儿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社区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护理心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营养与膳食等。
通过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学校志在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各种护理需求,能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二、社会需求分析及各种需求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目前,我国护理人员毕业后的主要流向有,医院,疗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家庭聘请,幼儿园保健医生,医药代表等,就专业知识而言,我国现有专业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达到标准需求;但就实际操作来说,快节奏的医疗护理需求对于护理类专科毕业生而言,还充满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但患病种类和患病人数也在一直增加,特别是伴随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肝硬化等老人易得疾病的快速增长,及家人的关怀给护理人员的带来的高要求,都逼迫着护理人员护理素质,知识储备,创新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
以下列举分析几个在社会环境变化下的主要护理需求。
2.1、重症监护
目前我国的急重症疾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年轻人的患癌风险增高,儿童患白血病的数量增多,中年心脏病患者持续增加,对护理人员多种人群人际处理,病情控制,用药风险监督,病人心理情绪的调节等技能作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社区护理
针对慢性病病人,外伤病人,及卧床病人等不必长期住院的病人,社区上门护理是以上患者日常病情維护的最好方式。
社区护理人员需要为护理对象设护理档案,必要时需与主治医师联合为患者设计治疗方案。社区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或建议护理中必要的护理器材,以便更好地维护患者尊严,伤情。
社区护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对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调节能力,预防与患者家属产生争执,社区人员应维护好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间的关系。
2.3、老人护理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8.7%。
老年人数量的增多,怎么养老也成为了时代的话题。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朋友组团养老等方式成为主流,老人护理也需要根据以上形式进行变化。
居家养老方式,需要社区人员提供养老策划及和相关护理人员达成合作,护理人员需要频繁服务不同家庭,应设计一套面对不同对象有兼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老人在家庭内防跌倒的可行方案,老人的营养卫生,忌口监督,运动锻炼,娱乐活动等方案。
朋友组团养老方式,几个朋友可以一起雇佣一个或几个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需对几位雇主建立详细档案,甚至可以指导组团养老房子装修建设中需预防的问题和预设的设施。平时朋友间可以相互帮扶监督健康问题。
养老院养老,若干护理人员对整个养老院负责,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对每个老人设立护理档案,和养老院医生联动,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应具备在患者危急情况下联合医护人员的抢救能力。
2.4、皮肤护理
在颜即正义的当下,大部分女性及部分男性开始使用化妆品,越来越多的人在乎自己的面部及皮肤保养。护理人员应适应时代需求,掌握基本的面部护理,按摩,护肤品推荐及使用指导等相关皮肤护理的知识技能,必要时应掌握相关皮肤护理设备,帮助爱美人士上门进行服务。
2.5、网络监管
对于有护理需求的家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护理咨询,社区护理人员可以一键上门服务,满足普通护理需求的应答。
2.6、预防宣讲:
护理需求的持续增长,但是人们对护理内容,方式,费用等项目并不了解,护理提供机构可以开展网络咨询,公益性宣讲护理知识,病情防护,安全防护等内容,让更多人受益,如公共卫生方面、癌症、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和发现等。
2.7、传染病
护理人员应了解关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致病原因,了解防护装备,使用方法,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保证自己的自身安全,尤其在目前新冠病毒肆虐下,医护人员应掌握日常消毒,隔离,病期营养搭配等内容。
2.8 环境致病分析能力
护理人员应对服务地区天气环境有所了解,如梅雨季,风沙天等。对季节性疾病进行预判,了解天气预报,随时提醒患者增添衣物,遮阳,防雨防潮,对雾霾等吸入性致病因进行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护理学员应提高应变能力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情况及护理需求,因此,除了掌握专业课程之外,医疗护理类的专业学生还应该具有:
3.1 资料的系统性整理能力和文档设计能力
帮助患者进行护理档案的设计、管理与分析,增强护理方案策划能力.
培养方式:联合地区性公益服务机构或社区,形成一对一互助帮扶,定期开展护理活动,在增加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本内容,将理论落到实处。
3.2 增强多人际沟通能力,有效培养情绪的缓解与控制能力
医疗服务也属于社会服务,服务过程中需要应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家属,因此,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情绪管理尤为重要。
培养方式:可以以情景演绎的方式,预设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集合班级力量,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3.3 职业规划能力
认清自己能力优缺点,重点培养优势领域,细化专项知识结构并进行强化性学习,有方向、有重点的进行提升,如皮肤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
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并优化学习计划,开设选修课或线上课程,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针对学习目标一致的学员,可以分组进行护理手法的练习,探讨护理感受,增加专业实践。
3.4 熟练多媒体使用,提升专业科技创新能力
会使用直播,微课等形式进行网络咨询、宣讲,加强学生软件应用能力。
培养方式:鼓勵学生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多媒体账号,让学生通过实践找到适合的专业护理提升方法。
3.5 开放性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链接护理与其他社会形态,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着手,提升自身护理能力。
培养方式:加强护理专业与其他社会机构的链接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行业角度找到专业护理的新方向,或原始专业护理领域的创新性解决办法。
四、结束语
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护理事业及护理人才需求发展目标要求:
优质护理服务应按照“基本技能—应用技能—综合技能”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扩大护理服务覆盖面积,同时,应将城市护理向基层护理延伸,增强基层医疗及非医疗机构护理认识,创建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为迈向新阶段准备。
参考文献
【1】郑晓春;张海斌《护理专科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干预途径探析》 2017.03.15
【2】李毅《长沙地区护理人员就业现状及成因探讨》 2011.01.21
【3】程雅玲、于海英《浅谈我院护理专科课程设置改革现状的体会》 2012.01.01
作者简介:朱丽(1993.7.27--),女,汉族,籍贯:资阳市雁江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