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游戏障碍形成及预后影响的个案研究

2021-02-23 23:59刘志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重建

刘志军

【摘要】2018年6月游戏障碍已被WT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列入精神障碍草案,并将于2022年1月正式生效。游戏障碍属于行为成瘾,大部分患者合并抑郁、自杀念头、双相、焦虑甚至反社会人格等共病,既有生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父母教养及成长环境因素,还有时代大背景下伙伴关系及时代压力因素,治疗具有跨时间与空间的难度。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但对患者游戏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对患者的康复过程意义重大。本文从个案角度,对一个游戏障碍患者从2017年到2021年进行为期4年的纵向观察与访谈,从个体视角探讨患者游戏障碍形成的家庭因素及父母改变对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游戏障碍;家庭教养;家庭干预;预后;反复性;重建

1、问题提出

随着电子信息与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游戏产业高速成长,我国游戏玩家已达5.4亿(作者,张锦涛 许琳璇,教育家.2020,(48)),青少年游戏依赖与游戏障碍也迅速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中国在2021年8月针对青少年用网时长与时段提出最严历监管措施:周一到周四仅允许晚上8点到9点为青少年游戏时间,周五到周日、节假日青少年只允许玩2小时游戏,扫脸方可进入,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间接说明依赖及游戏障碍对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峻性。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开始线上上课以来,青少年网络依赖与障碍问题更加突出,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人格发展及未来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青少年游戏障碍也深度影响了父母与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绝大部分父母焦虑不已,备感绝望,家庭幸福及和谐指数急剧下降,青少年游戏障碍或依赖已成一大社会问题,其中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高达36.9%(胡满基、黄子瑶、陈发展、赵旭东等,2021.42)。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像及背景

本研究为个体纵向研究,研究对像姓名汪浩(化名)),男,1998年生于某一线城市,父母均为高知,父母无成瘾史,患者剖腹产,母乳喂养,独子,一直在父母身边养育,为健康依恋型孩子,从小爱好冒险运动,具生物学意义上的冲动型人格特征,童年幸福快乐。上小学后父亲对其学习期望值要求很高,达不到时经常打骂贬低,严禁玩游戏,母亲性格温和民主,因教育观念迥异父母经常争吵,但母亲无力阻止父亲打骂孩子,同时对汪浩的情绪状态关注不够,母子关系良好。

2.2.研究基本行为特征

(1)強迫性游戏特征

患者从2015年到2017年,对游戏的依赖逐渐加重,岀现强迫性游戏特征,高三曾经自己想戒停游戏失败后,基本上身心都聚焦于游戏,想停都停不下来,难以自控,过往兴趣爱好全停,黑白颠倒的作息成为常态,每天除了不定时睡眠与饮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大型网络在线多人枪战游戏或竞技型游戏如英雄联盟等,高三高考前请假停学三个月,平时活动基本仅限于游戏。

(2)对游戏的耐受性特征。

患者从2015年与父亲关系彻夜闹僵沉迷游戏开始,每天的上网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平均每天游戏从4小时逐渐延长到16小时,有时连续达30小时,多次升级游戏装备,相同的时间和装备不能够并不能给他带来相同快乐,汪浩的电脑配置从3000多元上升至20000多元,也就是说他对玩游戏的耐受性在不断地增加。

2.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纵向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进行个案的溯源,研究个体在特定背景下的游戏障碍的成因,从改变父母的认知与人际交流、教养模式入手,改变患者的成长环境,从支持父母到支持患者,4年中定期每月一次对父母进行访谈,也和汪浩做过访谈,以个体纵向研究来探讨游戏障碍个案的成因及家庭干预后果。

3、干预措施

基于患者在2015到2016年期间经过医院用药及心理咨询无效失望的经验,汪浩开始拒绝做心理咨询,父母无奈放开他的游戏时间后,汪浩迅速岀现游戏障,其大学有一个学期基本没去上课和考试,面临退学风险,其父母焦虑痛苦担心,母亲开始自己去寻求心理咨询和参加自我成长团体,自称在过去咨询中没有得到过有效指导,错过了汪浩上瘾初期有求助意愿时良好的治疗时机,咨询师从增强母亲的功能开始做相关的家庭干预。

(1)认知行为治疗,CBT能够改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内隐认知偏倚,具有治疗意义(姚建军,周振和,唐步春,2020.30(05)),鉴于当时汪浩拒绝接受咨询,咨询师对汪浩母亲进行游戏障碍形成的生物学、环境、个体因素的进行心理教育,说明游戏障碍的形成的多因素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对成瘾的态度与方式确是关键可控因素之一,鼓励母亲提升接纳能力,发挥母亲功能,爱与规则并行。

(2)家庭治疗,咨询师鼓励重建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2015到2017年时夫妻双方因孩子问题相互指责,夫妻关系形同水火,咨询师鼓励母亲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时,也接纳不完美的丈夫,鼓励其回忆过去他们曾经美好的生活片断,重建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和谐是孩子疗愈的最好环境,也鼓励母亲做父子沟通的桥梁,率先示范因曾经对孩子的忽视造成的伤害向孩子道歉。

4、结论

绝大多数青少年游戏障碍患者不愿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此个案研究给咨询师通过干预与支持父母,达到间接干预与支持患者的目的提供参考。家庭环境和一般自我效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力,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系统,提高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治青少年网络成瘾(陈红艳,2016.25.04),家庭因素对游戏障碍的治疗及预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1)从汪浩个案访谈中,青少年游戏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正相关,同时父母对孩子游戏从全阻到全放的教养模式加速了患者走入游戏障碍。

(2)、通过家庭干预,目前此家庭关系和谐,夫妻、亲子关系良好。

(3)通过父母支持,患者的抑郁自查量表从中重度逐渐达到了正常值,每天游戏时间明显下降,通宵游戏时间大幅降低达到80%以上。

參考文献:

【张锦涛 许琳璇,儿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机制研究和干预应对,教育家.2020,(48)】

【胡满基、黄子瑶、陈发展、赵旭东等,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03)。高中生人群网络成瘾与童年创伤的相关性】

【张立人,《APP世代在想什么?》P195页,台湾,心灵工坊】

猜你喜欢
重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理念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构建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用镜头“重建”徽州
澄海“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