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芳
幼儿园三年短暂的生活和学习是3-6岁儿童发展的一个驿站期,在此期间我们怎样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但大多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比如在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回答总是基本相同,大多数都会去模仿个别比较聪明的孩子,如果你将每一个孩子单独分开,都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所以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是由环境的改变发、产生多样的结果。故:观感和研究儿童的心理是一个能让孩子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孩子都比较喜欢得到老师或其他人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作用,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学,怎样有效去实施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比如: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普通的中学,在一个班中随意走了一圈,就在花名册上随意点了几个孩子的名字说:这几个孩子的智商很高,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回到这所中学,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竟然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是不是我们在生活中无意识地接受着各种心理暗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果孩子得到老师或家长积极的暗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赞许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更加的努力,更加的自信,这是一个中学生阶段孩子的心理,而幼儿阶段同样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多数的心理梦想是得到他人的表扬和鼓励,从小增加自信心,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孩子的表现是敷衍还是认真,我们老师或者家长都要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教育、批评或表扬,要对孩子起到正面的教育效应。比如儿童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有一个寓言故事这样说到:一群孩子在一个老人家门口嬉闹,吵闹声不断,就这样几天下来老人实在无法忍受,他出门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达我的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一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更高兴了,第三天,老人同样给了每个孩子钱,不过这次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觉得,我们天天来这里玩让老人高兴,怎么钱却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从这个故事中体现出,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内部的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用这样的方法,不用责骂或者其他的行为让孩子自主的不愿在这个地方玩下去,而是自愿的离开,这个就是一个群体性的心理变化,如果老人没有给钱,可能他们就不会产生价值的存在,就不会有对比,收获越来越少,就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为别人,而产生了不想做下去的想法,从而选择了放弃,这不但是儿童单一的想法,同时很多成年人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因此儿童心理是比较单一的,想法只会有一个目标,没有更多的杂念,只因为收获的多少决定于对事物的定性,这样识别儿童行为反映的心理状态。
所以,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怎样去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读懂幼儿,因幼儿的心理变化是多样性的,3-6岁这个时期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幼儿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个孩子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变化,如:在身体变化、思想变化、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都會有很大的转变,所以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他们的认知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某些时候还得靠老师的提示才能叙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去做,这些都得由老师来引导解答,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多数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因为大多3-6岁的儿童心理是比较单纯的,在他们的思想世界里几乎是一张没有一点污点的白纸,无论是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人,你怎么去做,他们就会很刻意去模仿,如果你不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一些细节,孩子就会无意中的学会一些不良习惯,看似什么都不懂,但在某些时候他们就会无意中表现或表达出来,是某某老师或某某人这样说过这样做过的,所以一些不良的事物或行为,不能停留在孩子的心里面,特别是孩子的情感驿站方面,别人的鼓励和训斥对孩子心理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孩子是很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和鼓励的,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部分需求,就是以上谈到的,幼儿园的孩子的梦想就是想得到他人的表扬和鼓励,但并不是说孩子一辈子都需要活在被认可被赞赏的氛围中的,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比任何时期都需要,因为这是他们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失误,不断受到鼓励,才会发展出后来人格上的主动性,而到了小学、甚至成人阶段,同样也需要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赞赏,但此时已不再是梦想,而是需要自己勤奋努力获得的成果才是目标才是梦想,所以孩子自我的成长会促使他的独立性,有较强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要通过正确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每一个孩子向着一个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