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数字鸿沟”用心更需有行

2021-02-22 07:10
科学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鸿沟鸿沟购票

智能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种种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也让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变得“复杂”了一些。如果能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多一分体贴、耐心和感同身受,我们便能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老年人。

据媒体报道,2021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通过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在服务旅客出行的同时,着力为特殊旅客解忧助困。比如,坚持开展窗口人工售票,自助机购票人工服务引导,所有人工窗口全部支持现金购票,保障老年及脱网人群购票服务。12306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等措施,让“数字鸿沟”不再难以跨越。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屆时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突出。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无疑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发力。

在社会公益层面,比如已经有图书馆和社区为老人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堂,有不少公益组织致力于帮助老年人掌握、使用当下必备的互联网科技产品,还有不少地方推出打印版健康码化解老年人出行难题,等等。这些都是精细化社会管理过程中,针对老年群体的用心服务。

在技术开发层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也应在注重为年轻群体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多考虑老年人操作的便利性。比如在开发、改进和完善功能的过程中,提供可放大字体、语音提示、视频讲解的操作指南,开发功能简洁、易于老年人操作的APP、小程序等。毕竟,科技感与温度能否并存、如何兼容,决定权还是在人手里。

老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智能时代,老年群体面临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无解。我们相信,用更有温度的政策、更加灵活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横亘在一些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必然会逐渐缩小。

猜你喜欢
数字鸿沟鸿沟购票
浅析“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鸿沟为界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