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与其他个人信息一样,人们也开始担心人脸信息的泄露问题。因为它一旦被泄露,便无法挽回。在“刷脸”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脸”呢?
首先,来了解下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研究所所长闫怀志介绍道,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或人脸识别等,在验证主体身份方面已得到广泛應用。其中,人脸识别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历经半个世纪,已成为计算机视觉和生物识别领域研究和应用热点之一。其技术原理,就是使用多种测量方法和技术扫描人脸,来识别或验证图像或视频中的主体身份。
实用的人脸识别系统,通常由人脸检测、人脸对齐、人脸表征以及人脸匹配等模块构成。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高度依赖人工设计的识别特征与机器学习技术,近年来,更新后的人脸识别技术则主要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
闫怀志认为,由于人脸识别采用的是非接触式采集和无感识别技术,个人很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被采集了脸部信息。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数据,与个人基因数据、健康数据一样,是需要被特别保护的特殊类型个人信息。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等均对公民脸部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
闫怀志还表示,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无辜的,但使用技术应该在一定的规则和范围内。保护个人人脸、指纹等隐私数据,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光靠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个人也应当加强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在自己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以‘最小化原则向外界提供所需信息。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恶意利用或被泄露,则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闫怀志建议道。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