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兰
七月中旬,我陪同远道而来的亲戚游览了悬空寺。
懸空寺位于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素有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的美誉。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建成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沧海桑田,加之河床淤积,现在仅剩58米。
史料记载,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曾留下遗愿:“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的心境。因悬空寺背西而面东,正午过后就没有阳光。为此,游览悬空寺,最好是上午。
我们一行从市区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景区。天公作美,太阳隐去了它的热情,徐徐山风迎面吹拂。
站在山口遥望远处的悬空寺仿佛是一尊精巧、别致、玲珑的巨大雕刻,镶嵌在万仞峭壁间,神楼仙宫,凌空危挂,丹廊朱户,傍崖飞栖,四周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真有凌空欲飞之势,别具一格,惊险奇妙。
进入景区,平台整洁干净,迎客松苍翠葱郁,盆景里的鲜花色彩夺目,我们拾级而下,走过木桥,跟着如织的人流向山脚走去。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赞叹,目 不暇接地欣赏着沿途的景色。山脚下一块写有“壮观”二字的巨石吸引了许多游客争相驻足拍照留念。
“咦,怎么‘壮观的‘壮多了一点呢?”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外甥指着巨石上的字大声说。
“ 是啊,这里是有故事的哦,这‘壮观二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墨宝。”作为本地人,我对悬空寺的历史略有知晓,为了陪同好亲戚,来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课,我说,“据说,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当年李白游历到此,见到建在崖壁上的悬空寺,惊愕万分,于是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表达心意,写罢意犹未尽,感觉难抒胸臆,于是又在‘壮字上重重加了一个‘点画,意为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
我们边走边聊,谈笑间已经来到了寺庙脚下,抬头仰望眼前的悬空寺,果然名不虚传。殿宇和楼阁错落有致地衔接着,层层叠叠就建在悬崖峭壁凹回去的部分,几十根竖立的红褐色木柱支撑着整个悬空寺与峭壁构成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正像人们所说"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感觉真是好“悬”的寺庙呀!
走上佛堂的平台,就进入了全木质框架结构的悬空寺主体,登临之处只能一人通过,有的地方还得弯腰弓背,参观的队形犹如长龙,我们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如临仙境置身于九天宫阙。悬空寺实属弹丸之地,不过又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共有殿阁四十间,寺院、禅房、佛堂一应俱全;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座,形式丰富应有尽有。
悬空寺是我国仅有的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在南楼最上层的三圣殿内,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微笑谦恭;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清高豁达,三教供于一殿好像是促膝长谈各家教义,体现了佛、道、儒三教思想的和平共处和思想融洽的升华。 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我们登上了悬空寺的最高点。俯视悬空寺,殿楼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寺与寺栈道相连高低相依,殿与殿参差有致虚实相生。悬空寺的构造是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曲折回环,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井然有序。我们一行人实在是为这样的构思布局赞叹不已,手机拍照留作纪念。叔叔感慨地说:“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这也是举世无双的高空建筑呀!”小外甥也饶有兴致地随口吟诵了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凭栏远眺。对面的恒山主峰,高耸入云,巍峨挺拔,连绵起伏,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大同蓝”,南面百米之外恒山水库,峡水激流喷涌,叮咚似曲,气势磅礴,黛色的山峦在水中倒影,山水相交,浑然一体,宛如画在人间走,人在画中游,无怪乎意大利考古学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的奇、悬、巧堪称世界一绝,说“仅仅为了这座神奇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走下悬空寺,已是中午时分。再次仰望悬空寺,我也想起了清朝诗人邓克劭的《游悬空寺》: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弯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