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天空中,一只年輕的鸿雁尾随一群迁徙的同类。
昨天,当迁徙刚刚开始的时候,这只年轻的鸿雁被观鸟志愿者捉住,颈部被戴上了一个小小的彩色铁环。这种特别的铁环被称作环志,志愿者协助鸟类学家将野生候鸟捕捉后套上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这种方法得知鸟类的迁徙路线和各项数据。
戴上环志之后,志愿者很快将它放飞。可是,它再也没能回到雁群中。一旦它想要接近雁群,就会被同胞们无情地驱逐。
在这些候鸟锐利的眼睛中,原来的它已经消失了。现在跟在雁群后面的,是一个陌生的家伙——瞧,脖子上还有色彩鲜明的记号。
它一直远远地跟在雁群后面,飞得歪歪斜斜,十分吃力。
它还不到半岁,是第一次踏上迁徙旅途。和它同时出生的兄弟姐妹们,都在雁群中轻松地飞行着。飞在前面的成年雁用强有力的翅膀拍击着天空,给后面的小雁提供了一股强有力的上升气流,让它们飞行时不用费多少力气,就可以飞得十分平稳。
没有谁给它提供省力的上升气流,它唯有不停地使劲拍打翅膀,才能使自己勉强在天空中飞行。
一天天过去,雁群依旧在飞行。因为越来越多的湖泊和湿地被人类开辟为城镇和农田,它们只有到达迁徙路途中的下一个栖息地,才能停下来。
这天,天空中出现一只游隼。这只世界上俯冲速度最快的猛禽,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雁群袭来。
对付游隼,雁群有充足的防御经验。游隼体型较小,往往以不到一岁的小雁作为捕食目标。
雁群急速变换着队形,把今年夏天刚出生的小雁们护在中间。雁群像天空中一个坚不可摧的壁垒,把游隼的袭击阻挡在外面。成年的鸿雁挥起它们翅膀上有力的骨节,接二连三地拍击着游隼,让游隼无论如何都无法发起进攻。
游隼的视线迅速锁定在了孤单的它身上。
它勇敢地同游隼对视着,发出一声响亮的雁鸣。它的脖颈长长地伸直,羽毛倒立,翅膀如同刀刃一般凌空挥向天敌。游隼似乎也被这种不可阻挡的威势震慑住了,从来没有不到一岁的鸿雁能够这样做。
游隼不知道,近半个月的独自飞行历练了它的筋骨,使它变得格外健壮。在自讨苦吃之前,游隼长啸一声,飞到了天外再也看不见的地方。
兰花草摘自《鸵鸟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