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仁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1840年至1949年间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耸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其位置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宏伟,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修建“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碑碑文。
周恩来提议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因为天安门广场承载着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向往的地方。周恩来的提议获得代表们的一致赞同。9月30日下午6时,闭幕式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辞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接着军乐队奏哀乐、全体脱帽默哀,默哀毕,由毛泽东主席宣读纪念碑碑文,带头执锹铲土,以表崇敬先烈。随后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铲土,庄严为这座标志性建筑奠基。
有关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提法最早见于1951年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给政务院的报告。这一报告由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副市长张友渔、吴晗签署(彭真于1951年3月8日就任北京市市長),其主要内容是拟于1951年春开始施工,并提出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工程预算。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1952年5月22日关于成立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报告稿记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4月29日邀请中央有关部委、军委总政治部等9个单位,举行纪念碑筹建座谈会,经讨论决定成立“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兴建工作,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全国总工会等17个单位各推派代表一人为委员。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担任,副主任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和郑振铎(时任文物局局长等职)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明之(时任北京市建设局局长)为工程事务处处长。工程事务处下设7个组,分别为:建筑设计组、美术工作组、电气装置组、土木施工组、石料供应组、财务核算组(由中财委负责)和摄影纪录组。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会议还决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系伟大而永久的革命纪念物,必须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此工作,必要时可以通过中央人事部,向全国各地调用干部。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至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华侨领袖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作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的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要求,1953年3月,兴建委员会从240多件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件,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
面对建筑设计人员提供的各式各样的设计方案,到底建成一座什么样的纪念碑呢?一时难以确定。当时分歧较大的意见有:1. 碑的下座要不要建成陈列室?2. 下层台阶要不要做成检阅台?3. 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顶部开窗,可供瞭望北京市容?4. 碑顶的造型,到底是建成宝顶歇山式的,还是塑造英雄的群雕?最后经主持这项工作的中央领导与有关方面初步商定:1. 台基部分先按陈列室设计,留有改变的余地。2. 因已有天安门作为大检阅台,下层平台决定不作检阅台设计。3. 为维修方便,碑身做成空筒,但筒顶不开瞭望窗以维护纪念碑的庄严肃穆。4. 碑顶暂缓设计。将意见最集中的设计方案中的三个制成模型,竖立在天安门广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就在底层按陈列室设计全部钢筋混凝土即将完成时,台基做成实体的意见又占了上风,这种意见提出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做成实体碑身显得庄重稳妥,如果下设陈列室,碑身则有架空不稳之感,这对于一座烈士纪念碑是不合适的。因此,施工方案立刻修改。到1952年,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确定碑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
纪念碑通高37.94米,碑基面积约3000平方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浮雕刻有170多个人物,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8个花环。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103吨的大石。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于1955年6月9日题写)8个镀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题字都由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注在一起。
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岩,重达百吨,采自山东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采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7116名工人直接参加了这项工作。开采用打槽办法,运输用滚木及推土机牵引滚移。
1953年7月开采出的大石料荒料的尺寸是: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300吨。经过第一次加工,将石料上面做平,重量减为280吨。8月10日大石料由开采地运至山场(半山腰平坦处)行走60米。次日下午石料放下山。经转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后,石料长14.7米,宽2.9米,中间厚1米,两边厚0.8米,重量为103吨。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场起运,经过4个村庄、一个山岭、10余处桥梁及交通最繁华的市内街道,行程15公里,9月27日安全到达车站(空军油库)。9月28日,在青岛火车站,采用铁道滑动方式,将大石料装上东北电业管理局丰满发电厂90吨车皮。根據铁道部规定,该车载重为100吨,因此又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将石料中间厚度改为87厘米,两端厚度改为79厘米,重量为94吨,连同束车设备与垫木共重100吨。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行车速度开向北京,10月13日抵达北京前门西站,一路平安。3个夜晚之后,碑心石奇迹般地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工地。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梁思成曾提议将同样的碑心石料开两块备用,以防运输过程中万一损坏可以顶替,如果运输顺利,两块都安全运到,则以其中一块,剖成石案,横置碑前为敬献花圈之用。这里可以看出梁思成考虑问题之谨慎和细致。后因运输部门认为确有把握,可保无虞,才把这备用石省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泽东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毛泽东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当毛泽东把撰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送来后,刘开渠为请周恩来总理写碑文,按照碑身的大小比例,打了一张格子交送上去。不久,周恩来总理把写好的碑文亲自送到工地,并谦虚地说:“我躲到北戴河练了一个星期的字,你看行不行?”看到总理这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心题写的碑文,刘开渠双手捧接连声称好。刘开渠于1953年调到北京,担任纪念碑的设计处处长兼雕塑组组长。在此之前,纪念碑四周要做8块浮雕的设想已定下来。浮雕表现什么内容,经反复讨论,确定根据碑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历史中,举出8个题材,可是具体到表现每个历史时期,把什么人物刻在画面上,刻不刻党的领袖等,却一时无法确定。设计处只好请示毛泽东。毛泽东指示,每个情节中的人物,只雕刻到连队的干部,不要把高级领导人刻在上面。当有人提议表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时,毛泽东不同意,坚持说:“还是刻八一南昌起义!”
由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是怎样放大又镌刻到那坚硬的花岗岩上的呢?
1949年10月,著名书法篆刻家魏长青应邀参加建碑工程。毛泽东的题字原先是写在信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把字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当时,工作人员借助于幻灯投影机将字放大,然后按着光影把字描下来。可是这样描出的字却失掉了原手写体的神韵。魏长青仔细分析毛泽东手写体字的特点,随后精心描摹,细致加工。最后他把加工好的字照相缩小20倍,与原手写体相对照,竟惟妙惟肖不差毫厘。技艺精湛的石匠们据此将放大了的字体刻上石碑。
但由于碑心石是花岗岩,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雕刻工作因此一度中断。魏长青便建议: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来,形成“阴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岩上“打”。就这样,石匠们终于成功地镌刻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边缘整齐、熠熠生辉的大字,使之光照千古,永存于共和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装饰设计尤其表达纪念精神的浮雕设计,是先由史学家初选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革命运动”题材,最后经毛泽东和周恩来审定,然后调集一批画家、雕塑家和石工,到1953年才成立美术创作组来完成指定题材的八面浮雕。
八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祖韶,助手李祯祥;《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胜利渡长江》三易其稿。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现存连云港市彦涵美术馆)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决议兴建到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一共花了近9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