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2021-02-22 07:30辛智晟
工业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馆藏功能性

辛智晟

关键词:地标职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

2016 年,文化部等多部委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意见》,从政策层面支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一段社会历史演变、一片地域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展现地域文化、树立区域形象的重要窗口[1],其地标属性不言自明,其所附属的文化创意产品同样承担着这一区域特征,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带响区域旅游经济成为一种逻辑可能。

1 地标职能概述

地标职能指城市标志性地标建筑场所在其旅游性质下催生的“代表”性质,其往往代表着宣传当地文化、历史故事的功能以及区域化开发的内容视角。在城市中,地标往往是能够代表当地历史发展以及城市综合形象的具有纪念性质的某类场所或建筑,通常由政府设立、认定以及运营管理。而地标职能往往在这些场所中得到呈现,通常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多媒介产品中物化,且具有某种公关媒体的代言人性质,作用于某地区某区域的宣传以及旅游推动,在内容上表现为对本地习俗、方言、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以及再设计。

2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目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工业化产业宏观背景下的同质化、整体开发质量不高,普遍缺乏设计感、美感以及功能性[2]、对馆藏文化缺乏深度挖掘,流于形式以及缺乏专业团队,理论研究匮乏、博物馆需求方对文化创意产品审美观念不足、产业形态、链接、模式不完整不成熟 [3-4]。

2.1 同质化严重

在工业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对成熟的产业模式以及生产线再利用是一贯的做法,但是这类做法催生了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已形成了一些公式化、模版化、套路化的操作流程,即直接套用馆藏纹样、器皿构造等元素,并直接移植到载体中。此外,在设计形式层面,同质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对馆藏文化的开发程度不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未能以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强行嫁接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一些文化创意产品没有任何再加工处理,仍然停留在“旅游纪念品”阶段。

2.2 开发流于形式

当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馆藏文化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缺乏真正全面地了解,往往在开发时对内容的塑造流于形式。对创意手法而言,失去了内容的支撑则失去了表达的根本,最终失去了客观存在的意义。大量缺乏美学基础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对色彩、明暗等基本关系没有任何的视觉设计再处理,完全搬用文物原色,而这类原色在色彩关系上饱和度不足,明度较低,缺乏视觉识别性。而在功能性开发层面上,大量开发团队在本身文化装饰属性上仍将其定义为装饰产品,最终导致了设计载体与现代生活的实际需求脱轨,成为华而不实的摆件。

2.3 缺乏对馆藏文化深度挖掘

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来说,其核心就是承载的馆藏文化,而创意的主要行为过程就是对馆藏文化的提取、整理、分析、排列最终再创造,所以,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而言,对原生态的馆藏文化的挖掘以及整体再创造是其核心,且内容的构造是产品生命力来源的重要支撑,当前设计人员往往存在与博物馆文物学家、历史学家沟通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了对馆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使得馆藏文物的文化提取反映到最终产品上则显得过于形式感。

2.4 缺乏专业设计团队

国内许多博物馆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都是交由市场外包设计团队设计,而这些设计团队并不专精于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进而可能导致对其目标市场人群的错误定位,以及大量重复时间的消耗于背景调查、历史回顾、媒介确定等基础性工作。此外,非专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公司往往缺乏对产品开发上下游企业与制作工艺的基本了解,在开发时容易脱离实际情况,制作出市场需求度低,实际可行性价值低,成本偏高的文化创意产品。

3 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意义

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而言,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品而存在,通过对其进行高附加值的附加属性叠加,其可以建立资本与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将传统文化再次引入大众视线,并引起一种对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的重新复兴。而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较于传统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而言,其视角更加具有区域化,可将馆藏文化与地域地区文化有机结合(如图1),实现一种互帮互补的结合关系,实现对馆藏文化传播的同时,同时能够带起地域旅游经济,使人熟知其地区文化以及历史,引发一种全新的精神共鸣以及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化学反应。而对于设计本身而言,内容性的拓宽与延展无疑能够在视觉形式以及营销策略上创造更多可能,最终以创造更多情感链接入口以及身份认同。

4 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

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创意文化产品应是具有高智力形态、高附加值、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品。通过前文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状阐述以及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意义的分析,现在可以大致将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进行初步提炼。

4.1 文化性原则

首先,博物馆创意文化产品应从文化入手,通过对馆藏文物内容的深入挖掘以及重新提炼,重新整理为以文化精神内容为核心的素材要素,其应包含对所属文化的基本传承,并对当地文化风俗进行有目的地提取,以期在文化创意产品中达到地标文化性与馆藏文化性质的有机结合。

4.2 审美性原则

通过对内容所意指的人文现象以及主观需求进行分级与定位,归纳出一些特征與关键词,并作为创意设计手法,而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导向式视觉形象再构,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出发,在色彩、肌理、形式感、构成元素、字体、版式等方面进行整合以达成高识别性的视觉设计表达(如图2),使其具有优秀的视觉审美价值,能够启迪受众对馆藏文化的无限想象,并富含对受众情感需求的暗示、意指,以提高商品的额外附加价值[5]。

4.3 情感性原则

在整体设计与构思中,还应注意情感性原则的体现。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要从视觉手段、功能属性、文化内涵为代表的各方面试图建立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联系,从视觉识别体系中构筑的符号化内涵到材料选择中的质感本能层进行设计,至产品本身功能易用性以及创新性的行为层设计,最终到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以及身份认同的反思层设计。从多方面多维度需求的角度入手以使其成为一件以人为本、能解决问题、用户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

5 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产业的物化媒介,是主观文化精神在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同时作为核心要素支撑产业实体发展,顾名思义,文化创意产品是以文化作为灵感来源,以创意设计手法将现代元素与其结合,最终落实到某种实际功能性的具有高附加、高知识度、高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产品[6]。所以,对于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而言,主要方法有三:(1) 注重文化创意产品之内涵、赋予其文化意义与内核,使其真正成为优秀博物馆文化的载体;(2) 强调视觉设计形式,增强其视觉识别性,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3) 完善产品功能性,使其符合消费者实际需求。

5.1 注重文化性与内涵性

文化性与内涵性是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决定设计表现形象的根本来源[7]。而文化性本身来源于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以及博物馆本身所代表的区域性历史回顾性质――地标性质。无论从馆藏文物或其延伸文化出发,亦或是由地标性质出发,所提炼的文化元素首先需具备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即内容详尽,有一定历史渊源,此为基本要素,如若深度不足,就好似先天不具备生长条件,后期设计时不利于深度挖掘受众痛点以及价值。而在提取对应馆藏文物后,应结合博物馆本身的地标职能综合考虑,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既保证文化创意产品对馆藏文物所提炼的文化蕴含的精准传达,又能提供当地的地标性内容,多元的属性富含可为受众提供更加立体的文化附加体验,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此外,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还应注意地标职能与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属性关系,一般认为,地标职能的添加是在博物馆馆藏文化之后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地标职能在署名设计上就有最基本且最有效的设计,如署名“故宫文化创意”“大英博物馆设计”,但类如“三星堆博物馆”等此类命名。博物馆的地标职能则应给予更广泛的设计考虑。此外,在提取馆藏文物的文化含义后,应注意精细发掘其深度含义,打开文物背后的故事,寻找不为人知的线索,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后结合实时话题、所处时代环境、社会宏观背景等[8] 进行个别选取,并相应地进行加工[7],增强其文化内涵的承载属性,使得最终的文化创意产品能实现不仅对馆藏文化的传播以及普及,承载馆藏文物富含的艺术美学价值,而且同时能够引起大众的精神共鸣,产生与日常生活的文化对话[9]。

5.2 强调视觉设计形式

确定了内容,那么再需考虑的就是表达内容的设计形式了,没有良好的视觉设计形式以及坚实的视觉美学识别性,就会丢失唤起受众进一步了解的机会,因此设计形式应与内容达成一种一致的因果关系。首先,应将设计表现元素从选定馆藏文物中提取出来,这类元素可能来源于某类物理材料经岁月洗礼后呈现的视觉效果,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材料肌理,以及其不可复制的锻造工艺,或是来源于馆藏文物本身所携带的纹样、图形、色彩、结构、器型为主的平面以及立体元素,最终还可能来源于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此外,应结合所处地的地标文化属性,从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地标职能的场所与文化中提取其具有符号学意指意义的视觉元素,并将其与馆藏文化视觉材料进行有机结合。而在提取后,应根据内容表达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视觉优化。设计语言的选择在这一步产生,设计语言大多依靠于坚实的美学基础以及设计经验,是对其进行视觉表达处理的基本技法,且具有强烈的符号学表征,并应当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视觉特点。最后,在确定了设计语言后,应着眼于最终的创意表现形式,即如何使设计语言与内容达成最终的统一,并整合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这一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应重新回到内容本身,确定内容表达的需求,并按照需求将各类设计元素以版式设计等相应技法在平面等层面进行对应展现,同时将文案部分与设计元素进行相应整合,将需要点明的设计内容进行强调,并去除不需要的元素,最终完成创意设计的部分。

5.3 增强产品功能性设计

产品的实际功能性十分重要,即此产品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起到某种实际功效,而不是一个“花瓶”,徒有其表而无法起到任何功用。首先,产品功能性设计应与其所承载文化背景及其地标职能有一定结合。此外,产品的功能性设计不应过于想当然,应注重实际的产品设计法则,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功能以及产品外形。产品的功能性设计还应符合设计心理学中的行为层设计需求,即对产品功能性作用本身进行一定优化与处理,让产品不仅只是能用,而且好用、易用。最后,产品功能性还表现在其本身的选材以及耐用性上,选用成熟耐用且环保的基本材料可保障产品最基本的耐受腐蚀风化能力,这也是产品功能性中最基本的一项。同时,对功能性的设计必须考虑其目标用户群体,例如以老人、儿童、青壮年分级,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特点调整功能性的设计与安放,并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进行特殊优化的友好设计。在完成以上基本设计后,可考虑在产品功能中对传统文化以及地标文化属性进行再突破,将内容与功能有机结合,设计出形神兼备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总而言之,功能性的表现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

6 结语

在后工业化社会,创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物质充裕后对产品的第一层即功能性被满足后,人们对物品的选择与态度正转向对文化创意高附加值的需求,一个新的具有共同创意精神(即重视创造力、个性、差异性和实力)经济阶层将主导未来的经济[10],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我国一大全新的經济增长点。本文探讨了基于地标职能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三个原则,并总结出其设计的方法,希望能设计出引起消费者共鸣与认同的博物馆创意产品。最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作为传统文化的活力推进剂,发挥博物馆地标职能的固有属性,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璀璨的文化艺术融入大众视野,起到提升我国大众整体精神素养的重要作用,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馆藏功能性
馆藏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