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外合作新方略与中韩经贸关系新机遇

2021-02-22 02:54丁工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1期
关键词:强国韩国

丁工

2020年9月22日,在纪念联合国75周年高层视频会议上,韩国总统文在寅以中等强国合作体(MIKTA)主席国首脑身份发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中等强国合作体2013年成立以来,主席国首脑首次代表该集团在国际舞台发声。此举不仅标志着中等强国联合自强迈出重要一步,中等强国合作体机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更意味着作为该组织的首倡国和主要发起者,韩国树立中等强国形象名帖的国家品牌战略迈上更高台阶。那么作为中国的传统邻邦和重要经贸合作伙伴,韩国推行中等强国外交、以中等强国身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对中国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中等强国对外合作方略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加快国家振兴的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经济开始进入持续平稳增长的阶段,到冷战结束时韩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全球新兴经济体前列,并稳居世界对外贸易规模总额前十名。随着韩国1986年、1988年先后成功举办第10届亚运会和第24届奥运会,不但向世界显示出新兴工业化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开放包容形象,更重要的是改变了长久以来国际社会对韩国是物理规模的“小国”、资源贫乏的“穷国”的固有印象和传统认知。

自此,以中等强国身份进行外交战略布局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思路开始成型。尤其在李明博总统任期内,韩国主办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国际会议,包括2010年第五届G20峰会、2011年第四届援助效率高层论坛、以及2012年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和丽水世界博览会等。韩国在国际多边活动场合的出色表現不仅让全球见证韩国从穷弱小国崛起为全球舞台主要角色的“汉江奇迹”,也让世界各国见识了中等强国在全球治理中所积聚、蕴涵的巨大威力和能量,从而推动韩国开始将中等强国对外合作方略从国家级规划升格成世界级品牌。

现今,韩国的GDP为世界第10位、出口额世界第7位,韩国已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银行系统稳健,私营企业兴旺发达,更重要的是形成一批具有极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有些甚至位居全球领先水平,因而在全球实力排名中与通常认可的中等强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处于同一梯队。同时,继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六个老牌发达国家之后,韩国还于2018年12月首次正式跃入全球七大“30—50强国”俱乐部行列,即按照英语书写方式人均GDP超3万美元(英文是30 thousand)、总人口超5000万(英文是50 million)的国家。韩国进入“30—50俱乐部”是发出进入先进一流强国的明确信号,也为其将中等强国作为对外合作新方略提供了实力基础。

中等强国方略对中韩经贸合作有何影响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国”,这6个“最大”中有4个属于经贸领域、2个属于人文领域。同时,韩国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五大外资来源国,还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两国自贸区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贸易额最大、内容最丰富、综合水平最高的双边自贸区。可见,虽然中韩关系早已不止于单纯的贸易往来,但经贸合作在相当程度上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因此,韩国积极实施中等强国外交方略,必然对中韩双边关系、经贸合作带来一定影响。总体看,对两国经贸合作是积极正向的影响。

第一,中等强国定位有助于中韩依托G20平台,强化两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合作。作为G20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参与方,中国认为G20机制不仅成为推广中国经济治理理念的最佳平台,也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常态化的制度保障。与中国一样,作为中等强国的韩国借助G20,步入国际政治的舞台中央,非常看重和珍惜以G20成员身份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从而对做大、做实、做强G20机制的全球治理首要平台地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意愿。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或多或少走出金融危机时,他们对G20的热情开始显现消减迹象,导致作为最重要的国际经济事务协调机制的G20峰会,吸引力和公信力显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中国与韩国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利益趋同性和理念相似性,在多边框架内具备加强协调合作的运筹空间和潜力。

第二,中等强国定位有助于中韩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两国都主张维护以规则为基础和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系,都致力于自由贸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也都认为拥抱开放合作的暖流,抵制封闭对抗的逆流,才是符合中韩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韩国更加积极推进以中等强国为施政基准的国际合作,必然希望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透明、可预期和稳定的贸易投资环境,保持市场开放和强化现有国际规则,并多次重申了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以改进其功能。近年,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更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也给全球多边秩序和国际贸易体制带来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因此,中国与韩国在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达成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基于规则的贸易投资安排方面存在利益契合点和共鸣点。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

全球疫情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趋势,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中韩是受疫情冲击较小的国家,也是率先稳控疫情、复苏经济的国家,两国在培育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促进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特别是韩国更加强调以中等强国身份开展对外合作,希望在促进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情况下,中国与韩国协调立场和对接合作的渠道更为顺畅。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联合韩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形成大、中、小国家相互衔接的梯次性合作布局。2019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见时,文在寅总统明确表示,韩方愿同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切实促成“一带一路”倡议同韩国“新南方政策”和“新北方政策”的对接,加快推进联合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中国虽然仍是发展中国家,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其产业结构正经历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较为发达,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韩国作为发达的中等强国,虽然拥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但国内市场相对狭小,需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由于发展中国家与韩国的发展梯度和产业代际落差较大,这样影响他们与韩国的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而中国发展水平恰好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无论是对韩国、还是对其他“第三方”国家,中国都具有经济互补性强、产业融合度高的比较优势。

比如,东盟国家是韩国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和海外市场。同样,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海陆相接,是中国最大的近邻,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过去的20多年中建立了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两国同时将东南亚地区锁定为主要贸易对象,形成合作市场重叠和贸易关系对冲竞争之势。而中韩联合对东盟地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够减少同质竞争,形成大、中、小相互衔接的梯次性合作布局。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项目设计、设备制造、建设效率等方面具备优势,韩国企业则在资金运用、技术研发、高端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见长;中国作为大国产业体系齐全,韩国作为中等强国虽然没有能力进行全方位产业布局,但在局部领域实力特别突出,中韩共同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催生发展活力,也能够促进合作成果与对象国的现实需求产生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效应。因此,中韩联合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既能够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转型升级,还可以充分发挥韩国中等强国的相对优势和专长领域,更有利于“第三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和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从而使中韩合作成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正向推动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猜你喜欢
强国韩国
“强国有我”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