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
近年来,不少居民小区渐渐兴起了一种服务居民的社区食堂。这种食堂往往面积不大,但价格实惠、用餐便利,既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也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202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在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生态下,社区小食堂也算是“细分化”的又一业态创新。与社会化餐饮相比,社区食堂公益属性较强,“微利惠民”是其主要特征,既是最大的差异化所在,又是关键性的生存之道。与机关食堂的大量补贴相比,社區食堂又属于市场主体之一,同样需要在市场的竞争中找出路、谋发展。在走市场化之路的同时,最大化体现公益属性,对社区小食堂是一种挑战,对公共服务措施的落地落实也是一种检验。
城市居民居住社区化、小区化、多元化与社会老龄化的多重因素叠加,为社区小食堂的应运而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同时,一些大城市平均单程通勤时间超过40分钟,部分城市甚至超过一小时,拥有强大的客流量和消费动力,虽然市场化的餐饮能够满足需求,让所有的食客“食有所处”,但要做到精细化、贴心化、便捷化,还需要更为接地气的释放途径。
比如老年人出行不便,“就近解决”的需求十分强烈,同时因为收入水平有限,对餐饮的成本也十分敏感,社区食堂把场地设在小区院落内,就相当于在每个小区范围内设置了一个“内部食堂”,加上接待消费受众相对单一,可以针对特定对象提供相适应的餐饮服务,让老年人吃得更舒心,在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也能更让人贴心。对于大量的年轻白领来说,他们同样需要在步入职场的初期,享受一下“家的味道”,重温“学校食堂”的感觉。
从优化公共服务的要求来说,也亟待社区小食堂此类的触角延伸和民生惠及,让居于城市的消费需求得到升级,不仅能够实现“有处吃”,还能够“就近吃”和“吃得好”,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满意的餐饮服务。这既是公共服务的追求目标,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
从之前一些公共服务项目的经验来看,仅靠公共财政或社会捐赠来解决,实现全面的公益化并不现实,也难以为继;而走纯粹的市场化之路又跟既有的市场化餐饮完全一样,消费受众承受不了成本,也很难活下去。而以公共政策作为导向,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撬动市场参与,在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实现政府、商家、市场和消费者多方受益的格局。若非如此,社区小食堂的发展前景就难言乐观,民生诉求的满足与解决也就难以找到出路。
对此,社区小食堂也必须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多一些市场化的思维和方式,尊重消费需求和市场规律,走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路子,不断提升社区食堂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在质量与效率兼顾中更好地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