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传播可区分为三类,即人类信息传播、人类知识文化传播和人类社会文化传播。人类信息传播是信息经济时代人类对大数据、信息形态的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初级形态。人类智慧传播是智慧经济时代人类对智慧映像的传播,智慧映像传播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中级形态;一类是人类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社会传媒之母。人类智慧传播是同人类的诞生同步的,但是它的显现、功能力被人类认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智慧传播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人工智能技术把人类智慧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以人类传播之母、人类传媒之母的身份带领其“子女”们为人类传播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关键词:智慧传播;传播之母;技术传媒;万物传媒;传媒三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01-07
目前,“智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出现了许多用智慧冠名的“新概念”,好像人们研究智慧是从现在开始的似的。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从未停止过对智慧的研究。不过,历史上的智慧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智慧就是“知识”和智慧就是“聪明”的研究,很少触及智慧的本体和本质。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人类传播的角度对智慧本体和本质做出一定的探究,企图自觉地把人类智慧规律纳入人类传播活动中去。
一、传播之母
人类智慧传播规律揭示和阐述了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人类传媒之母这一人类传播的核心问题。所谓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它强调的是人类智慧本体;所谓智慧是人类传媒之母,它强调的是人类智慧传播映像所形成的传媒形态。人类传播之母也好,人类传媒之母也好,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类智慧的本体、本质和人类智慧的资源力、功能力以及人类智慧传播在人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人类智慧,人类的一切都会成为泡影,人类也就不复存在。
人类智慧传播规律告诉人们:人类智慧传播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一种人类传播模式,它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形成的一种最古老的人类传播模式。如果从古人类的诞生算起,大约有300多万年的历史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从人类语言的产生算起,大约也有10万年的历史。可见,人类智慧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既然这样,那么在人们的感觉上为什么把它视为一种新概念呢?原因是多重的,但是从客观上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智慧传播多是一种不自觉的人类传播,即使人类传播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也不会从其智慧的角度寻找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思维方式固化的原因,人们对于人类智慧传播存在着严重的未觉知性特征,这种未觉知性特征是导致人们不自觉地脱离人类智慧传播去研究人类传播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人类传播自然化的原因。正因如此,在漫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河中,人类从其诞生到人类语言传播出现的数百万年间基本上只使用了一种传播媒介——人类肢体媒介。人类语言传播的出现到中国西汉时期的邸报产生,大约也有10万年的历史。古老的纸媒——西汉邸报产生到现代纸媒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2 000多年的历史。人类肢体媒介——语言传媒——纸质传媒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人类传播自然化虽然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但是人类传播的自然化观是不可取的,用这种自然化观研究现代传媒的发展就更不可取。那么,应该如何研究现代传媒发展呢?笔者认为,确立科学的人类传播之母观是研究现代传媒发展的最佳思维方式和推促各類传媒功能力发挥的最佳理念。
二、技术传媒
在近代,特别是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人类传播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的认知也不断深化,并创造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机械型传播媒介形态。19世纪中叶,人们制造了电磁电报机,于是在人类传播媒介体系中就又多了一个成员——电报传媒。19世纪后半叶,随着电子传媒设备的生产和广泛应用,科学家们在研究电报机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电报机上的一个簧片自己在颤抖,并发出了声音。科学家们依据这种现象研究发明了电话机,进而催生了电话传媒。到了19世纪末,由于人类传播活动自觉地掺入了一定的人类智慧元素,加快了新传媒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电报传媒产生于1844年,电话传媒产生于1873年,二者相距仅仅29年。可见,人类智慧的力量对于传播媒介发展的意义。由于人类智慧自觉地掺入了人类传播活动,1880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摄影机在法国诞生,189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成功,并在法国里昂放映。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06年,世界最早的无线广播诞生;1925年,世界最早的电视诞生;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题为“如何用机器模仿人的智能”的理论研讨会,会议的发起人约翰·麦卡锡(时任达特茅斯学院数学助理教授)在讨论会上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现在,人们较普遍认为约翰·麦卡锡提出的“人工智能”概念就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但是重点还是人工智能理论的研究和革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究,2006年以后,人工智能才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计算机网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标志着互联网传媒的诞生。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三、传媒三化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人类传播领域出现了三大特点。
第一,传媒一体化。传媒一体化是人类智慧传播规律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说,它是人类智慧传播本体的映像。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关系,人类智慧传播的这种本体映像不可能大量地凸显出来,它只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一次次的、逐渐性的、层次性的、有序性的释放出来,其表现就是数百万年来顺序出现的多类单体传播媒介。这些单体传播媒介虽然诞生于不同的时代,但是,它们都是“同母兄弟”,即人类传媒之母——智慧传媒所生。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传媒机械技术的特质,各类单体传媒只能“单干”,没有条件“融合”。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实施传媒融合的社会环境条件、技术水平条件、人类传播理论条件、传播媒介条件等都已具备,各类传媒从其“种族血统”关系的角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融合。那么,如何融合呢?路径有两条:即“互联网+”路径和智慧传媒发展路径。
第二,传媒技术化。传媒技术化是人类智慧传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传媒技术化由原来的传媒机械技术转向了传媒信息技术,具体来说,就是由传媒机械技术化转向了传媒互联网技术化、光量子技术化、人工智能技术化,人类智慧传播活动借用的传媒信息技术与人类智慧传播相互依托,传媒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智慧传媒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它又刺激人类智慧释放更高的智能。因此,在人类智慧传播的过程中,技术越发达,传媒形态的技术含量就越高。简单地说,传媒形态的技术含量与人类智慧释放智能的深度和广度成正比。
第三,万物传媒化。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智慧从未同时释放过多种传播媒介形态,可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应用以来,“万物皆传媒”逐渐成为现实。“万物”非指一万种事物,通常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指地球上的一切事物。“万物皆传媒”的“万物”既不是指能够成为传媒形态的一万种事物,也不是指宇宙间或地球上的一切事物,而是说社会、组织、党团以及个人合理需要的事物都可以使其成为传媒。如手表、心爱物件等都可以成为传媒。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万物皆传媒”是有条件的,仅就技术来说,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达;2.芯片技术高度发达。这两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缺一不可,这是实现“万物皆传媒”的基础性条件。同时,实现“万物皆传媒”还必须具备社会条件以及传媒思维条件。
四、智慧传播
传媒形态是人类智慧释放出来的一个个知识点,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光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将其知识点转化为传媒实体的工具。人类进入21世纪所使用的传媒形态基本上是以互联网技术(注:电子技术的一种形式)、光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传媒形态。从人类本体传播的本质来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认知和解释人类传播及其所借用的传播媒介形态:1.人类本体传播及其所借用的传媒形态;2.人类智慧传播及其传播的内容;3.人类智慧应用传播所借用的传媒形态,以及在其传播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理结构体系。
人类本体传播是一个传播学的哲学概念。“本体”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已被许多学科借用。比如:如若用在计算机科学核心领域,“本体”就是一个具有“共享”性的概念,即表明能够为计算机科学各个领域提供“共享”资源的用语;如若用在哲学科学领域,“本体”可解释为某一事物的本身,或解释为事物的“根本”。那么,在人类本体传播学领域应该如何解释呢?“本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本身以及其所具有的传播特质;二是指人类大脑结构(注:脑核、脑缘系统和大脑皮层三部分构成的大脑结构体系)对于智慧的作用力。人类本体传播所借用的传媒形态这里主要是指人类脑神经元体系内的神经递质,即由脑神经细胞分泌出来的,用于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活性物质。人们把这种神经活性物质称为“信使”,笔者把这种神经活性物质称为人类传媒之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传播媒介都是由这种神经活性物质“生”下的“孩子”,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传播媒介都是这种神经活性物质的延伸,如图1所示。
人类智慧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高端模式。近百年来,从传播对象的角度来看,人们习惯上把它概括为三种传播模式,即新闻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分众传播摸式。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看,这三种传播模式的实质可归纳为是一种传播模式,即信息传播模式。人类智慧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模式的地方,不是受众,而是传播的内容。人类智慧传播的内容除信息传播外,它还有两项高端内容,即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人类智慧传播除了在传播内容上有别于传统传播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它特别重视应用,人类智慧传播借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光量子技术和相应的其它信息技术把自己的功能力推向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图2所示。
人类智慧是一个极大的“宝囊”,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那么,这个极大的“宝囊”究竟有多大呢?都有什么样的资源呢?可以这样说:宇宙有多大,人类智慧“宝囊”就有多大;宇宙间有什么样的资源,人类智慧“宝囊”就有什么样的资源。人类智慧有这样丰富的资源,如何去开发呢?根据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和特质,要开发人类智慧资源,需要实施科学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根据人类智慧在特定历史时期释放出来的知识点并将其理论化,然后再将理论转化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实体;第二步依据人类智慧释放的知识点创造的新理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人类智慧传播所借用的传媒形态就是依据人类智慧资源开发实施“两步走”战略创建起来的信息技术类和智能技术类传播媒介。人类智慧传播的发展虽然受制于经济社会的许多行业和部门,但是,人类智慧传播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实施科学的“两步走”戰略:首先,要实施智慧传播,必须把人类智慧释放出来的关于人类传播的知识点理论化,进而形成人类智慧传播的应用性学科;其次,依据各类不同的人类智慧传播的应用性学科的要求创建各类不同的传播媒介实体,如图3所示。
五、记忆与抽象
人类智慧释放知识点是有条件的,因此,人们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智慧释放的知识点,除了具备人们共有的把握智慧释放知识点的基础性知识的感悟力和智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两种能力,即记忆力和抽象力。记忆和抽象是学术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冲锋”和建立学术“根据地”的能力。学术研究就好像“打仗”,只会“冲锋”,学术研究就好像人们在沙滩上走路留下的“脚印”,风一吹就没有了。学术“根据地”是属于学术研究者的,是学术研究者的“家”,因此,真正的学术研究者既要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术“根据地”,还要学会建设属于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根据地”建立的根本路径就是培育自我的学术记忆力,学术“根据地”建设的核心战略就是培育自我的学术抽象思维能力。
记忆是财富、记忆是积累、记忆是价值、记忆是科学、记忆是文化、记忆是生命。记得在笔者的学术生涯中,记忆性的并出版发行的学术研究成果大致有70余部,其中有3部是记忆性学术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再加工作品。记忆性学术研究成果尽管可以公开出版发行,但是这些作品都不能称之为“专著”,它们仅仅是经过加工或精加工的资料,其中有些经过历史实践的检验是有价值的,有些仅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价值。对于那些有价值的记忆性学术研究成果,可经过抽象升华为知识,甚至升华为文化。对于那些只有时间意义的记忆性学术研究成果,它的价值就是作为历史性资料收藏在图书馆,为后人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性参考。记忆是一种科学,它要求学术研究者在研究客观世界的同时,一定要科学地研究自己、科学地认知自我,这是学术研究者攀登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学术研究素质,也是学术研究生命持续发展的一种自我保障。
抽象是一种能力、抽象是一种思维、抽象是一种学习、抽象是一种世界观、抽象是一种理论概括、抽象是一种方法。抽象原本是哲学的一个根本性概念,现在已成为许多社会科学普遍使用的概念。抽象的对象是人们认识或感觉到的一切事物,或者说,抽象的对象就是人们给社会提供的有价值的记忆性文献。任何一种抽象行为都不是独立的,它的存在是以具体实践为前提的。抽象的目的就是降低事物的复杂度。简单地说,抽象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可见,抽象的目的是同学术研究的目标性相一致的。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能够对课题素材进行科学的抽象是其研究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体现。课题的核心素材、主体素材和相关素材常常是相互交叉混杂在一起的,课题研究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准确地把核心素材以及相关的、主要的主体素材从原始的课题素材体系中分解出来,并能够科学地运用抽象的方法创建新的理论体系。
人们的记忆力和抽象力成正比,人们的基础性知识感悟力和智能力成正比。
六、抽象过程
对于有价值的记忆性文献的抽象是一个过程。笔者对于人类智慧传播的思考起步于1998年原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的一项研究课题——“关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2000年该课题结题,并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记忆性著作的形式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发行,从此开启了对人脑资源的研究。这本记忆性著作出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人类智慧传播研究的切入点。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后,笔者企图从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究到一个切入点,2009年2月曾设想:请几所高校的部分教授联合组建一个“如何把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课题组,拟以河南省的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作为本课题组研究这一重大项目的切入口,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运营模式”(简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但是,由于认知上的原因,这个研究计划尚未得到实现。2015年,在研究认知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化探究了智库及其类型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人类智慧及其传播作了较为系统的记忆性整理。2018年,应《视听界》杂志编辑部之约,笔者撰写了“人类自有传媒资源研究——振兴传统传媒、发展新兴传媒的核心理论”一文,并发表在《视听界》2018年第3期;应《东南传播》杂志编辑部之约,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东南传播》杂志上连续刊载了《传媒与传播本质的揭示》等11篇论文,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智慧传播本体及其相关的问题,为《人类智慧传播概论》一书体系的形成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根据对人类智慧传播记忆性理论形成的时间顺序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抽象过程在理论上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记忆积累阶段、核心分析阶段和根源探寻阶段。
记忆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能量的积累,即对客观现实认知的积累和对规律发现认知的积累;二是非正能量的积累,即主观现实的积累和违背规律意识的积累。记忆积累是一个过程,怎样实现这个过程呢?它就好像农民种地一样,农家里手会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禾苗如果缺乏肥料,他就会及时施肥;禾苗周围如果生长出了野草,他就会顺手把它拔掉,以免与禾苗争肥料。这种农耕过程的结果就是大丰收。否则,将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学术研究者应该是一位科研里手,经常思考、了解学术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动态,自觉地设置新的研究课题,为学术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实业界提供必要的理论服务。这种记忆积累过程的结果:1.为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记忆性理论素材,为探究事物支点理论提供诸多大大小小的窗口;2.为实业领域的改革提供记忆性理论支撑,即阶段性理论支撑。
核心分析是指对支撑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特质基点的研究,即对各类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核心基点的研究。任何一种事物能够区别于其它事物,就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特质基点,有自己的核心基点。理论研究核心目标就是探究事物的这种特质基点或核心基点。事物的这种特质基点或核心基点是理论研究者发现的,属于理论创新的范畴,是一种新知识,具有很强的私有性。新知识的作用力是一种领域内的作用力,当这种新知识被社会接受,知识就升华为文化,这时,也只有这时,新知识就失去了它的私有性,并成为社会资源。比如在传媒经济的研究过程中,1986年笔者提出了传媒二重性概念,经过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体系,明确指出:传媒是一种文化,它具有两重性,即经济属性和事业属性;同传媒二重性相适应,傳媒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产业功能和事业功能;传媒二重性的特质要求传媒实体要实施传媒产业与传媒事业分离的运营原则。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二重性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种知识体系的创建,它对于经济社会的作用力还没有机会得到发挥。那么,知识体系的作用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呢?简单地说,知识被社会承认并升华为文化的时期就是知识作用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时期。传媒二重性理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升华为文化的作用力的充分发挥是从2008年开始的,其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务院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的颁发。2008年,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即《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加有利于推进包括传媒文化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号,以下简称“两个规定的通知”),修订完善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激发了内在动力,促进其繁荣发展。2.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振兴专项规划的实施。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振兴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3.党中央以“文化命题”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2011年,党中央首次以“文化命题”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科学地部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兴国”战略,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思想。
根源探寻即寻根求底,是指寻求事物生成的根源。就人类传播来说,其传播行为的根源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把人类传播行为的环境条件视为人类传播的根源,这是一个误区。人类传播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人类传播发生的外因,所以它不是人类传播发生的根源。人类传播的主体是人,是人类传播发生的内因,因此,研究人类传播发生的根源,首要的是研究人,其传播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映像。所谓根源探寻就是研究人类传播的根,即人类大脑传播映像的根——智慧。人类智慧才是其传播之根源,至于怎样传播,这是人类根据传播环境条件变化所采取的手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传播所采取的手段也是人类智慧作用力的结果。
七、结 语
近半个世纪以来,从传播学的角度,笔者弄懂了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即传媒、传播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根据70余部记忆性著作提供的资料,撰写了三部专著,即2007年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传媒经济学教程》、201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传播学教程》和2020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人类智慧传播概论》。
《传媒经济学教程》这部专著研究的是人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模式,即经济基础模式、理论基础模式和思维基础模式,它在系统阐述传媒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阐述了传媒二重性理论,为传媒文化产业和传媒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服务,为传媒实体机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戰略服务。
《新传播学教程》这部专著研究的是人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结构模式,即学理结构模式、传播结构模式和传播媒介结构模式,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人类信息传播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信息传播是人类智慧传播的初级传播形态以及“三三相应理论”、实现“内容为王”途径理论、激活传媒活力模式理论等,为推促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撑。
《人类智慧传播概论》这部专著研究的是人类传播模式(注:信息传播模式、知识传播模式、文化传播模式)、传媒形态模式、传播思维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千古永存根源——人类智慧,系统地分析了智慧、智慧传播以及智慧传媒的应用,认为人类智慧就是人类传播之根源,就是人类传播之母,就是人类传媒之母。
传媒经济学研究和新传播学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是在人类传播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人类智慧传播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是在人类传播内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类传播内力——人类智慧力作用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由于人类传播的外力受制于人类传播的内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传播外力也是人类传播内力作用的结果。但是,这里并不是说人类传播外力就不起作用,而是说人类传播内力作用的发挥必须借助于人类传播外力的刺激,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就是说,人类智慧对于其知识点的释放,特别是对于高端知识点的释放(注:高科技知识)都是在强外力的刺激下进行的,因此,科学处理人类传播内力与人类传播外力的关系对于推促人类传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4年8月18日在第四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2]胡锦涛.2010年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3]李克强.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4]刘奇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N].人民日报,2017-01-11.
[5]周鸿铎.传媒经济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总序言第5页.
[6]周鸿铎.人类自有传媒资源研究——振兴传统传媒、发展新兴传媒的核心理论[J].视听界,2018(3):14-19.
[7]周鸿铎.新时代传媒经济发展的进路与前瞻[J].中国出版,2018(1):14-20.
[8]周鸿铎.论量子传媒浪潮的到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0):1-6.
[9]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