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本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具有竞争性、前提性与民族性等特征,应按照政治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生产力标准、话语权标准与历史标准,从完成根本任务、战略任务、重要使命、主攻方向、重要途径等五方面努力,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2-0061-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建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具体时间节点,是党中央首次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间表。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使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能够从长远的战略规划转化为战术设计,能从理论转化为实践。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的提出
事物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事物才能顺利实现和发展。理论的形成也同样如此,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 29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的提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主基调
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必然经历新民主主义阶段,由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而来。因而,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是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由三部分组成,即无产阶级领导是领导力量、人民大众是依靠力量、反帝反封建是文化内容,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 694“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是资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一部分;“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是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所作的判断:“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2] 698
1. 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根据《辞海》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 1553。而《现代汉语词典》则从狭义角度将其定义为:“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4] 1372。文化是有阶级属性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 698。
2. 強调民族科学大众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就其内容来说,主张民族解放、民族尊严与独立,就其形式来说,具有民族特性,因而是民族的;这种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因而是科学的;这种文化强调民主,为绝大多数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因而是大众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变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文化了。坚持这个主基调,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了这一创新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后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按照十五大报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基础,以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继承;强调培养“四有”公民目标、强调“三个面向”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要求。同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强调建设精神文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确立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战略目标。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建设的主基调和主旋律,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革命文化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了落实战略目标的时间要求
根据《建议》,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容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本应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但后来安排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容,是颇有深意的。实现现代化,文化必须先行。因为文化能凝结人心、凝聚共识、汇聚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建成文化强国,必须通过政治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文明教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优化国际性文化产业体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文化拉动产业链经济能力,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涵与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基本完成,形成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这一定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竞争性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精神与科技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应对国际竞争、谋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与精神塑造工作,因为科技创新能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国家硬实力;而科技创新,必须有强大精神力量来支撑。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要标志,具有竞争性是其重要特征。
总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且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才算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二)前提性
以文强国,即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既是精神食粮,也是商品,具有经济价值,文化消费同样能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一定规模,文化产品净出口增加只是其一。而国家的富强,也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前提的。没有文化的兴盛,就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提前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民族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 203这表明,文化的民族性由两方面组成,即文化存在的民族主体性和文化传播的世界性。
一方面,文化具有民族主体性。文化首先反映的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活动方法、规律与特点,从这一点来说,文化是具体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其次,文化是抽象的,是一个民族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修养方面表现出来的特质。特质越好,文明程度越高,这正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文化具有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民族融合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族性也表现为世界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一定是属于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特征,必定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标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基本完成;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归纳为以下五个标准:
(一)政治标准
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因此必须堅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根本制度,绝不能动摇。动摇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愿望就会落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成为首要的政治标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根本要求,一旦忽视了,各种社会思潮就会泛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治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能增强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化解社会矛盾,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这是基本政治要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繁荣市场,进行国际传播交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社会效益标准
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繁荣,形成了一批人民满意的、具有影响力的、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判断文化优劣的首要标准是社会效益,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正面宣传为主,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进步意义的内容,坚决抵制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使文化成为激发人民群众奋进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
(三)生产力标准
文化产业的大幅提升,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跨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品出口显著增加,文化版权贸易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应该翻一番,超过10%。
(四)话语权标准
要培养造就一批顶尖文化创新人才,催生涌现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理论家、思想家,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文化艺术流派、哲学社会科学学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占领国际文化制高点。要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国际上发挥巨大影响力。
(五)历史标准
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能够提出揭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等引领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议题。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涌现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议题的提出、研究、话语权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任务
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反映与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且反映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完成这两项根本任务,就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時代。在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引领社会思潮,才能迎接各方面挑战,在西方围猎的复杂环境中,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二)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影响力。国际上各种文化竞争、话语权竞争,说到底是价值观之争,西方推行普世价值,险恶用心在于颠覆我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输出颜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5] 105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6] 312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本质。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把社会效益放在前位。这是政治标准,不能突破这个底线。否则,就是政治问题。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和文化选择[7] 31。文化产品和研究成果必定是创作者和研究者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三)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人民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社会主义文化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实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必须提升文化作品质量,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提升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化精品。
追求精神价值是文化的永恒主题。我们在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在提供精神食粮。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给人以启迪、使人受教育,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四)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攻方向
与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出台鼓励政策,按照《建议》的要求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处理政府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实现建设有为政府和有效文化市场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评价引导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催生一批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参与共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企业,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成能引领文化的全新业态。
适应文化产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用数字科技创造新业态,以技术革命推动文化产业重大结构调整和优化。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现代元素,推动网络动漫、网络文学和影视IP创新发展,使文化的跨界融合成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新亮点,并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链与文化品牌建设的新引擎。
(五)坚持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软实力是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识。软实力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它是指同国家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实力等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由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以及文学艺术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同时,让文化企业走向世界,扩大文化产品出口,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8] 162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习近平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胡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