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站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启的节点上,湖北既要立足当前,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疫后重振的“湖北样板”,又要着眼长远,准确把握新时代区域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更好发挥湖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顺势而为,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湖北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湖北;“十四五”规划;湖北“十四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02-0016-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这三个“没有改变”既是对当前湖北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也是湖北疫后重振的重要基础和实现“十四五”时期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湖北要在三个“没有改变”的引领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瞄准区域协调发展这一着力点,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进湖北疫后重振和“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一、找准湖北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一)新阶段新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渐成体系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历经了从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为推进沿海与内地的均衡发展,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基本在内地,156项重大项目和三线建设形成生產力布局大规模的“西进”。改革开放之初,在“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下实施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给予沿海地区、经济特区等政策优惠,使得东部(南部)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但也加剧了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1]。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等,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其布局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和整体体系不断完善。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打造“四大板块”升级版;谋划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国内国外发展的新格局。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东(北)中西四大块,四大城市群动力源,一江一河来贯通,‘一带一路拓空间”的基本布局。
(二)新使命新任务:湖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凸显
湖北一直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五”时期,8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落户湖北,形成以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武铁等为代表的“武字头”企业,筑起了湖北乃至全国重工业的脊梁,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湖北还是国家三线建设以及后续建设的重点地区,形成了武汉、襄樊铁路枢纽,建设了二汽、武钢一米七轧机项目,实施了葛洲坝工程等。改革开放后,武汉成为沿江开放城市。湖北敢为人先,创造了“沙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对内搞活看汉正街”等许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典型。武汉城市圈率先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验,为城市社会的发展探路。进入新时代,湖北处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区域政策的交汇点, 承担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使命。
1. 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就做好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强调“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水平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伴随经济体量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壮大、科教创新资源集聚性增强,湖北在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并努力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十四五”时期,湖北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提出的“四个着力”和“四个切实”要求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的“八点意见”有机结合起来,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展现新时代的湖北担当,为中部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2. 争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大关系”,再次明确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具有连接东中西部和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肩负着特殊使命和历史责任。湖北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永葆长江母亲河的生机活力。同时,武汉市作为唯一超大型城市入选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其示范意义和责任都是极其重大的。要重点围绕“四水共治”和科教资源创新驱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绿色、可持续的创新之路,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北力量。
3. 武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武汉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人口超千万、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超大城市,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明确要求,武汉应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四大功能为支撑,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发挥超大城市核心和引领作用,带动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等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东临长三角、西启成渝、南联粤港澳、北贯京津冀,是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或将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
4.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发挥武汉节点城市功能。“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而搭建的平台。湖北在路桥建设、水电开发、工程承包、光纤网络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制造优势,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三峡工程、东风汽车、宝武钢铁、华新水泥、长飞光纤等国家龙头企业纷纷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品牌效应。湖北的5个国家级口岸、3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15个特殊商品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形成一张水、陆、空立体开放的口岸体系网,货物流通更加高效便捷。武汉已开通中欧班列(武汉),辐射34个国家、70多个城市;武汉港国际直航业务常态化运行,武汉至东盟、日韩等近洋航线持续优化;武汉天河机场开通多条国际与地区航线,形成了东南亚主要城市4小时、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的航空圈。“陆海空”立体化双向大通道,助推武汉奔向全球货物分拨中心,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二、认清当前国内区域发展的新趋势新内涵
当前,在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发展动力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区域发展出现了新趋势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内涵[2],在国内区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热潮。
(一)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指挥棒、红绿灯、稳压器。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这为“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指明了道路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带动模式: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
近年来,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极化趋势比较明显,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3][4]。2019年底,国内人口过千万城市有16个、GDP过万亿的城市有17个,人口过千万且GDP过万亿的“双料城市”有11个,他们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头部城市”。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以1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54%的国家经济总量,居住着41%的常住人口。未来城市和城市群的边界会逐步向外延伸,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会显著加强,都市圈的重要性会进一步突出[5]。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首选,如济南、长春、西安、成都等城市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提高首位度。由中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成为区域竞争新载体,广东规划了广州、深圳等5个都市圈,山东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构架出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合肥都市圈。
(三)创新变革:重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变革,重塑区域竞争发展格局。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技术创新,打破物理空间界限,加速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不同要素向创新生态优势区域集聚,促进区域加速崛起。如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乘势而上,支撑经济后发赶超;杭州凭借云计算和金融科技新优势,数字经济一枝独秀领跑全国;合肥成为“风投”最劲的网红城市,背后就是瞄准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上下游联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有望在长江流域的区域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四)因地制宜:促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1]。湖北占据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等七大特殊类型地区中的多数“席位”,这些都是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振兴发展的客观不足。需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夯实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要聚焦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网、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短板。
(五)面临不确定性冲击:善于育先机开新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受挫折、贸易保护主义风靡造成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大封锁”措施导致国际供应链中断和市场需求萎缩,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中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湖北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戰略衔接起来,既要在坚持既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其策略。
三、“十四五”时期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面对当前区域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必须识大局、观大势,用好中央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找准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并践行“十四五”时期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举措。
(一)强中心,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1. 强化武汉主中心地位。一是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继续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等工程,推动武汉城市实际管理服务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扩充,实现GDP从1万亿向2万亿跨越;适时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将周边相应市(县)纳入武汉版图,拓展武汉的“腰围”;编制武汉都市圈规划,明确辐射范围和地区;完善优化武汉“1+8”城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二是學习、借鉴和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经验,建设韧性城市。经历此次新冠疫情,湖北尤其是武汉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便利,争取国家在武汉建设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中心。
2. 促进 “两翼”城市群联动发展。一是以襄阳为中心,引领“襄十随”城市带建设,推动汉江流域区域合作。二是以宜昌为中心,引领“宜荆荆”城市群建设,促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
3. 推进县市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一是借助湖北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10个县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城市的东风,加快推进县市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补齐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足的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吸引农民到县市就业安家、子女接受教育、养老等。二是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镇改市,从汉川市马口镇、夷陵区龙泉镇2个国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31个省级试点镇中分批选择“候选市”,有序推动镇区人口较多、经济实力较强的较大镇成为新生城市。
(二)重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1.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一是以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精密重力测量、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为依托,争取在生命科学、脑科学、生物防范、高温超导体、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突破,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是在现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基础上,筹建电磁科学国家实验室、长江生态国家实验室,建设空天、智能制造、生物等高科技实验室。三是着力推进同济医院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建设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建设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2. 打造以光谷为核心的创新高地。一是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政策叠加优势,打造集高端人才、创新要素、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二是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国家创新型城市为骨干节点,12家国家级高新区和7家经开区为核心载体,长江和汉江为轴线的“两江科创大走廊”。
3.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重点扶持中国信科、长江存储、长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大力发展“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加强现有的5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所)等12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所)的建设,筹划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工业技术研究院(所)。三是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湖北转化科技成果,打造校区、产业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模式。四是大力培育以科创板企业、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培育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三)促转型,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1.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一是围绕设备更新换代、节能降耗、质量品牌提升、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二是抓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抓好东湖高新区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国家顶级节点(武汉)建设,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集成创新中心,并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发展的技术支持中心。
2. 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一是依托国家存储器、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天产业四大国家产业基地,拓展“光芯屏端网”产业链。二是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打造全国先行先试和应用示范样板。三是紧密结合建设健康湖北、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打造“两区一基地”,即武汉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区域特色大健康产业园区,仙桃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
3. 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一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在线经济、直播经济、云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将武汉打造成在线教育、国家直播产业基地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二是壮大斗鱼、小米等互联网应用头部企业,培育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引进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落户湖北,打造互联网第四极。
4.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超前谋划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科学装置、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加速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场景的应用落地。二是聚焦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四)筑绿色,融入区域协调发展
1.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一是大力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跻身全国前列,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二是加大力度推进十堰、宜昌、黄石、荆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推进荆门、潜江、枝江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对产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进行绿色园区创建活动,形成低碳示范园、循环化改造示范园等绿色园区格局。
2. 打好长江牌,做足水文章。一是严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的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继续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计划,打好十大标志性战役,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二是按照“四屏三江一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格局,进一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严格落实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質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硬约束。三是湖北作为“千湖之省”,要形成湖泊保护的湖北经验,推动“湖泊+”转型升级,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共治。
(五)补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促进恩施等民族地区振兴。一是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编制湖北民族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体制优势,培育壮大富硒茶、土司遗址和避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
2. 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突出红色资源开发,促进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的创新,让“红”的更红、“绿”的更绿。二是在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绿色发展,实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举共赢。三是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加强生态空间红线管控,探索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保障生态功能和服务的有效改善。
3.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黄石市、潜江市、大冶市、松滋市、钟祥市等5个资源枯竭城市要以产业转型为龙头,带动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协同推进。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
4. 分类施策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四宜”美丽乡村。二是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以农业为主线的质量和效益型产业链,积极发展智能农业、电商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六)优营商,改善区域协调发展
1.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主动取消或简化审批事项,转变管理方式,下放审批权限,真正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系统性重构,切实根除政府部门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顽疾,让市场主体和民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 打造数字政府升级版。以“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为抓手,推动实现事项管理全统一、业务系统全联通、统一受理全覆盖、重点事项办理全提速,推动“网上与掌上”“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让数据多流通、群众少跑腿。全面梳理各级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一张清单”,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持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智能化水平。
3. 弘扬“店小二”精神。大力弘扬服务企业群众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做到“十必须十不准”。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为企业降本减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守契约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求是,2019,(24).
[2] 董雪兵,李霁霞,史晋川.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N].人民日报,2019-10-18.
[3]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EB/OL] .中国政府网,2019-02-21.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1/content_5367465.htm.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2018-11-29. 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29/content_5344537.htm.
[5] 陆大道.关于“十四五”规划:领域与认识[J].地理科学,2020,(1).
[责任编辑:邹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