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辉
桂东南特色体育资源的学校创新应用*
陈 辉
(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桂东南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类型形式多样化,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桂东南特色体育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既是桂东南人民实践精神文明自信的源泉,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体现。校园是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阵地。在学校体育课程项目几乎均为西方传统体育项目,使得民族体育特色项目逐渐被人们遗忘,制约了地域民族特色项目发展空间,使之严重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将桂东南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学校课堂,有效地传承桂东南民族体育文化,丰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本土体育文化,增加体育锻炼项目、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可以通过改编民族体育进入体育课堂、经常开展课外民族体育活动、举办校园民族体育运动会、创编民族体育特色的健身操、体育课堂讲述体育文化知识、校园内多途径宣传民族体育、邀请传承人到校园传授技艺等策略促使桂东南民族体育进校园,有效推动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进校园。
桂东南;民族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均明确指出,学校应因地制宜的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体育竞赛[1]。民间体育活动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项目,它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又具有技艺性、健身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2]。民族传统体育是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丰富的民间民族体育文化应得到传承与发展。如何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桂东南民间体育文化,对于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校园是开展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阵地,将民间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有效传承与保护民族体育文化。因此倡导桂东南特色体育运动进校园,对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桂东南地域范围,玉林地区的北流市、福绵区、容县、博白、兴业、陆川县等县市,贵港地区的平南县、桂平市,以及梧州地区的岑溪市、藤县、蒙山县等地区都属于桂东南地区。根据调查得知桂东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少含括三种类型,竞技类、表演类、游戏类,每种项目的类型是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分类。竞技类项目中有着竞技性激烈观赏性较强的活动。比如玉林市州珮功夫,福绵区的十八路庄,容县的六槐功夫,贵港市的赛龙舟、抛绣球,桂平市的花拳(蔡家拳)、四门拳(刘家拳)、双刀(南拳手刀)、虎爪拳(洪家拳)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3];表演类项目多半在地方庆典和祭祀仪式中出现,比如舞春牛、舞龙、舞狮、舞麒麟、跳竹马、舞蝴蝶、跳禾楼、走火炼、上刀山、搭人楼等表演形式的体育娱乐项目;游戏类项目主要是桂东南地区农耕形成的体育游戏,比如踢山羊、滚前车、摸盲鸡、跳飞机、掷钱幢、九窝子、盲人摸鱼、跳房子、打棍尺、打篾蛋、撞膝、跳大海等娱乐健身的体育游戏项目。
桂东南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因为在空间分布上,桂东南存在众多少数民族,所以民族体育项目资源丰富。但是民族体育项目主要分布在周围的乡村地区,因为在主体城市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流失较多。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存在各种差异,但是种类繁多,又因为生活习性以及地理位置有所差异,所以一些依附于自己民族节庆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各有千秋。
表1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分布区域
桂东南地区民族特色体育活动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特色体育运动越受欢迎,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强盛民族特色文化发挥积极性作用。推进民族特色体育运动融入校园体育课堂,有着深远的意义。桂东南特色体育运动有着高健身价值、高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让蕴含丰富文化底蕴及内涵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能更好的传承地域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
桂东南地区拥有众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各有千秋,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及内涵。2010年11月,广西教育部门联合自治区体育局开展一个“民族体育进校园”的实践活动。而在我国其他较发达省份,早已经有多间学校开展了这项活动。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是各个少数民族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传承,融合文化、习俗和体育运动合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某一时期中某一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竞技、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等各方面。而校园经历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体育课堂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术的平台,也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摇篮,每一个师生都有可能成为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拥护人和受益人,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课堂改革火热进行的当下,教育局以及当地学校应该提倡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让每一个师生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以保护,将桂东南民族体育文化这股热流传承下去。
遵循各地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地理位置不同,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校园体育课堂中,体育课普遍为球类或田径等西方化状态,这使得校园课堂单一,学生会因为校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而对体育课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倦以及抗拒感。桂东南民族体育有着各种丰富的体育项目,如果将这些能够反映本土生活形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具有竞技类、表演类、游戏类的体育项目融入到课堂中,不仅能让师生学习到民族体育项目,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新颖感。例如少数民族的打陀螺、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项目,它们有着各自的娱乐之处,也有着健身性,可以改变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点缀校园文化生活,做到教学内容灵活化、多样化,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课堂面临着课程改革的广西地区,这无疑给桂东南民族体育走进学校课堂提供了空间,让每个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丰富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领悟到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就下发了许多关于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文件公告,提倡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会两项能使自己锻炼身体并且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这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学校课堂中广泛开展“强身健体,阳光体育运动”,这项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在现在的学校体育课中,广泛学习的都是三大球或者田径等西化的普通项目,这对我国体育发展是岌岌可危的。所以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民族体育锻炼项目。而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健身性,多样性。例如桂东南民族体育中有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舞狮。这是一项通过敲锣打鼓的节奏声将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的运动项目。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完成各种造型和表演动作,这对训练者来说,不但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对于观赏者来说,可以娱乐大众,提高兴奋程度,调节自己的心情。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作用是很多现代竞技体育都无法体验出来的。将这些体育锻炼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师生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传统的民俗文化知识。
民族的生命力是否强悍体现于民族的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体魄意志是否坚强、生活是否充满活力。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传统的练习方法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体育锻炼态度。正确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锻炼态度及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到乐趣,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体育技术,更多是让学生在课余休闲之时,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学习压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同学的习性,发现每一个同学的长处与短处,让同学们取长补短,通过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中的踢毽,通过调查与观察可以发现,从古代到现代,女子踢毽都较为流行,而男子则较少。因为踢毽这个体育项目不但需要耐心跟细心,还需要身体协调性较好,而女子身体较为纤细且较为柔软,所以在踢毽运动中较为灵活轻巧,而男子则因人而异。通过引入民族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体育项目,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一重要论述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4]。教材改革是现在学校教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在现代体育教学课堂上,许多国家地区都不断创新,但也不会疏漏自己国家的特色运动项目。诸多地区都将地方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国家的特色文化在社会和学校中加以宣传、继承和弘扬。为了传承和弘扬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有必要将充满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中并进行适宜的改编。民族体育项目流传于民间,将这些项目引入学校时,它的活动主体就从民众变为学生,它的主要功能也从大众锻炼转变为学校体育教学,在进行改编时应注重几点[5]:1)改编时应该注重民族文化内涵,因为在传授学生技术时,不单单是技术、技巧上的传授,更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精髓及文化素养。2)由于归属于民族体育,则在不同的项目中都应有各自的特点。在改编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改编出来的内容应该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体现这个民族的民俗民风。3)发挥其强身健体的价值,增强身心素质是民族体育项目进校园的一个重要功能。在课程改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承受能力不一,布置适合的训练量进行分批练习,以“健康第一”的锻炼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练习,让学生体验训练过程中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营造更好学习氛围,校园课外活动应注重开展东南民族特色育项目,将社团活动和进行课堂教学互相促进,为进行课堂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培养了学生对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兴趣,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广泛的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项目作为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内容,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发扬桂东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价值,使桂东南特色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普及与传承。在桂东南山区,不少中小学校缺少运动场地和器械,在课外活动中,学校老师就地取材,比如一块小木头经过加工成了陀螺,再加一根麻绳,学生们便可以通过击打陀螺,使其旋转玩耍;找几根竹子,砍头去尾就可以用来跳“竹竿舞”,学生们可以在欢声笑语中蹦蹦跳跳的度过美好的课余时间,又能享受到民族体育带来的乐趣。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既能增强学校的体育氛围又能有效促进学校的师生间的交流。
在学校教学中,每年一次的校运会备受师生的喜爱,在学校举办校园运动会将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作为竞赛或表演项目,通过学校运动会平台展现桂东南特色体育项目的传承价值。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可使其得到普及宣传,增强学校凝聚力,使师生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娱乐与放松,减轻压力。将桂东南特色体育项目列入运动会意义在于:一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二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并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从而将充分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传承发展水平,锻炼和培养民族优秀体育人才[6]。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每一个体育项目的形成都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而民族体育更是拥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时,老师不单单要注重技术、技能的教学,还应该讲述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知道这些民族体育的文化源泉以及内在的文化规律。以广西壮族的“抛绣球”运动为例子,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古代的战士利用青铜等材质铸造了许多兵器,而现在的抛绣球其实就是以前古代使用兵器的一种方法,那时的绣球是一种叫“飞砣”的兵器,它的用处通常在于出战和狩猎,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兵器逐渐发展成现代的绣球。这种绣球是一种用绣花布编制包裹而成的球体,绣球在生活中也常被当作是幸运物,在壮族地区,许多女生可以通过抛绣球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个男子的喜爱之情,当女子遇到自己的意中人,可以将绣球抛向这位意中人,如果意中人对这位女子也敢兴趣,便会将自己的贴身之物或金银饰品绑在绣球上抛回女子手中。这些历史文化故事虽然并不出名,但是可以通过在学校课堂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使他们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
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因其地理特点充满了地区性、独特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为促进桂东南民族体育顺利走进校园,可以运用各种宣传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桂东南民族体育与社会发展、民族体育与民族团结、民族体育走进校园等相互关系和重要意义的宣传。在校园可以创造桂东南民族体育的氛围,如组织板报宣传比赛,或上课视频传播,学校广播宣传。可以利用互联网网络、微信、微博、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网络APP软件等现代媒体方式为学生提供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各种信息,在网上创办论坛等形式,让师生在网上也可以进行交流。还可以利用学校运动会或新生杯等运动比赛进行宣传以及同场竞技,通过单位形式进行比赛分组,使桂东南民族体育以活态体现在师生的脑海中。毫无疑问,桂东南民族体育走进广西校园不仅符合校园体育发展而且前景广阔,将会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以及教育部门的赞许。
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流传于少数民族发源地,因为它的独特性,所以在城市中很难看到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邀请民族体育传承人到校园是桂东南体育进校园的策略之一,因为传承人是这项民族体育项目的代言人,是这项运动真正的主人,他们对这项运动有自己的见解之处,熟练掌握着这门民族体育竞技的技艺。民族体育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常见的传授方法就是“师傅带弟子”,通过传承人的相应培训以及指导,可以使体育人更快的学习和适应民族体育项目的精髓。邀请民族体育传承人到校园传授技艺,不但可以让学校的师生看到这项运动的先驱者,还可以让他们领悟到最最贴切的民族文化精神,获取最真实的民俗风采,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可以尽最大化发挥民族体育传承人的技术特点,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体验到民族体育的真正风采。学校根据引进的民族体育项目,聘请相应的传承人,在各个地区招聘挑选体育人才,调整学校的师资力量,这样才能促进民族体育进校园。
[1]夏明海,何国建,刘天宇.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进校园的文化价值再认识及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报,2020,40(6):69-72.
[2]樊福苍.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应用民间体育活动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5(9):155
[3]黄向平,孙庆彬,周家金.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3):51-56.
[4]刘平清,谢艳.健康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6):139-141.
[5]孙庆彬,高会军,周家金,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课堂教学三部曲:桂东南传统体育文化学校保护传承的实践方法[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2):94-99.
[6]张怀成.基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目标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orts Resources In Southeast Guangxi
CHEN Hui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537000, Guangxi, China)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20KY14005);玉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9YJKY07)。
陈辉(198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