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早年,清华大学对教授的备课讲义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经济学教授陈岱孙每次上课前,都要花3个小时准备讲义。他的讲义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准确无误。
一次,一个学生因家中有事,错过了听课,于是便想找陈岱孙借讲义抄一下。陈岱孙在翻看讲义时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让学生等他把讲义补充完再抄。
学生不解,于是问道:“已经讲完的讲义,还需要再補充吗?”
陈岱孙说:“不管讲过多少遍的讲义,我都会不断进行修改,即使改上一百遍我也愿意,因为这既是我的职责,也是对你们负责。”
正是陈岱孙这种从细微处入手、不敷衍任何一个工作细节的态度,让他在清华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每次陈岱孙的课都座无虚席,甚至一些不喜欢经济学的学生也因为他而爱上了经济学。陈岱孙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人才。而陈岱孙的名字,也一度成为清华的“不可替代”。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