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编者按: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产业快速发展,保有量迅猛增长。但由于源头管理乏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手段缺失等因素,违法行为突出、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飞线”充电、室内充电等违规行为导致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期“街镇之窗”特刊登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和大兴区观音寺街道的做法,以飨读者。
201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登记制度、路面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范。为了引导居民定点充电,预防和遏制因违规充电等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2020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台了《海淀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以上各项政策的颁布,既考虑了交通秩序和行车安全,又兼顾了市民需要和行业发展,为电动自行车的全环节管理提供了规则范本。
一、万寿路街道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
万寿路街道辖区共有27个社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近万辆,社区内共有电梯682部,车棚359个,电动自行车经营商户4家。目前,27个社区共安装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和充电柜)312个,已实现社区集中充电设施全覆盖,并计划年底前实现辖区119个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成立安全生产检查队,联合市场监管所、消防部门、管片民警、社区物业等,针对辖区内出售违规电动车、非法改装电动车、违规充电、存放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定期巡查和处置整改,并召开工作例会,研判安全形势。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巡查362次,清理各社区内楼道堆物、堵塞通道点位177处,其他安全隐患点位81处。
二、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停放充电不规范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居民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还不够普及和便捷,充电问题受到众多使用者的关注。有的居民喜欢将车放在车棚内充电,有的居民从楼上拉“飞线”充电,更有甚者,直接将电动车骑至楼上充电。因此,一段时间内,在各小区楼道、车棚、道路旁到处都是随意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而且往往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电池持续高温发热。这极易引发起火爆炸,是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罪魁祸首。
(二)电池质量不过关
电池质量不过关是各类电动车事故的导火索。首先是电池质量不合格,部分商家为节省成本使用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的蓄电池。其次是擅自改装电池,将体积大、容量小的铅酸电池非法改装成体积小、容量大的锂电池。改装过程中容易破坏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从而引发车辆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故障。
(三)非法改装改造
根据国家《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为每小时25公里,且车速、功率、电压和脚踏骑行能力均不能更改。但有的商家为迎合消费者需求,私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如改装原厂配件、外设蓄电池托架、私自拆除限速器、取消脚踏设施等。这些违规行为导致电动自行车重量变大、速度加快、充电状态不可控、制动性能不稳定,成为危害人身安全的“幕后黑手”。
(四)违法违规行为高发
由于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对车辆性能的需求,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逐渐向大功率、高车速等方向发展。有的电动自行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轻便摩托车的性能,游走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管理的边缘地带,导致非机动车登记制度名存实亡。界定难引发规范难,目前对违规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没有强有力的惩罚和约束,因此,不戴安全頭盔、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任意占道等现象屡禁不止,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违规逆行等现象多发高发。马路上随意穿行的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
通过梳理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产销售监管不到位。相关单位未能把好产品质量关,未能对经营商户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摸排,没有对经营品牌、进货渠道、库存状况等进行建册登记,致使大量非标电动车进入市场流通。二是集中充电设施不完善。目前社区充电设施正处在规划建设阶段,各种功能还在试验和探索中,尚未在所有小区中实现全覆盖,居民无法便捷高效充电。三是执法处罚不严厉。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违规在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监管不及时,处罚不严格,还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地方。四是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虽然出台了法规和条例,各类警示案件触目惊心,但居民仍存在侥幸心理,对各类宣传普及未能入脑入心。
三、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主要做法
电动自行车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高效便携充电、安全常识普及、定期排查整治等方面。万寿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协调各主体单位群策群力,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多层面、多角度协同合作,用实际行动切实维护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广泛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提示,发布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要点和安全提示,讲清危害、讲清后果、讲清责任。街道多次组织民情专员包片进行承诺书签署,累计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580余份,协调社区物业开展应急逃生自救训练,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教育和引导居民自觉执行电动车安全规定。各社区在公告栏、电梯轿厢、楼道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利用LED屏滚动播放警示案例,并针对平房区、筒子楼、高层建筑和社区内商户、办公场所等消防重点单位,开展入户宣传,使电动车不进楼、不入户、不在楼内公共区域充电,严禁飞线充电的规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他宣传方式包括,开展超标电动自行车违规上路宣传,在华熙“外卖小哥驿站”进行“先锋骑手”电动车充电及骑行安全宣传,联合万寿路学区在育英学校开展“平安建设进校园”活动等。
(二)源头治理,坚持疏堵结合
依托“四民工作法”,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所、消防部门、管片民警和物业单位作用,加大安全检查频次,对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反弹。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定期对辖区电动车销售点、快递站、中介机构等重点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发放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告知海报,督促各企业商户整改安全隐患问题。万寿路市场监管所、消防等职能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所有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店等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销售不合格电池、非法改装电池及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提醒严禁在销售场所内充电。社区检查和物业巡查双轮驱动,对电动车充电区域的用电安全、小区电动车停放是否堵塞消防通道,是否存在私拉电源线路、乱接插电板等情况进行重点盯防、重点检查。
(三)靠前规划,实现便捷充电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整治乱停乱放、纠正上楼入户充电和飞线充电是一方面,加快落实好配套充电桩建设是另外一方面,否则居民无法及时高效充电,各类问题还会卷土重来。万寿路街道协调物业单位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做好充电桩的规划、选址、设备、平台、施工等工作,提出了“短期安装能到位,长远服务有保障,居民便捷得实惠,确保安全不走样”的工作思路,辖区27个社区已安装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和充电柜)312个。随着电动自行车共享充电桩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车桩比”不配套问题进一步凸显,街道以万寿路甲15号社区为试点,在所属五个小区实现充电桩共享网络全覆盖,供给侧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四)倾听民意,做好后续保障
充电桩网络覆盖社区后,为避免出现建了不管、浪费资源的“僵尸桩”,同时让居民停车安心、充电便捷、用得实惠,部分社区党委主动协调共建单位联动筹资,加大电动车充电桩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充电设施合理布局。物业单位在硬件设备、信号覆盖、充电费用等问题上听民意、顺民心,及时与设备供应商协商洽谈,降低每度电收费标准,实行“计时加电量”的收费模式,消除居民对充电费用的疑虑,更加以民为本、普惠于民,实现了停车有序、充电便捷。小区环境更加美观,社区形象更加整洁。
(五)科技赋能,弥补管理短板
电动车进入电梯可能引发电梯故障、起火风险等险情。除了引导居民使用共享充电桩,对电动车充电进行源头疏导、上楼堵截外,街道还利用科技手段,在小区电梯加装电动自行车电梯阻车器。一旦发现上楼车辆,阻车器会自动报警,电梯门随之锁定,直到电动车退出,电梯才可恢復运行。对此,居民反映使用效果良好。运用科技手段精准识别、辅助管理,既弥补了人防力量短板,也降低了消防隐患,进一步规范了电动自行车日常管理。
四、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电动自行车事故警示我们,必须给电动自行车装上“防护网”,加上“安全锁”,套上“紧箍咒”。下一步,万寿路街道将严格落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查摆管理漏洞,提高工作实效,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管理好电动自行车,既能满足群众合理需求,也能维护好本地区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良好形象。
(一)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管理
首先,小区内要规划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场所,安排专人加强管理,并配备专业消防器材,充分发挥消防部门、管片民警和民情专员作用,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从源头杜绝“飞线充电”、推车进楼现象。其次,要加大对物业单位的督促,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按期完成海淀区下达的199个充电设施的点位安装任务,尽快实现119个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二)推广电动自行车禁入电梯管控系统
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与严禁上楼需“双管齐下”。要加强科技赋能,在万寿路甲15号社区、五棵松紫金长安、今日家园等重点社区内先行先试,发挥科技手段在火灾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三)联合职能部门加强检查监督
联合市场监管局和工商部门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的销售经营主体进行摸底排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对违规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户及其产品加大曝光力度,号召居民购买正规厂商售卖的合格产品。同时,根据摸排结果,集中约谈一批电动自行车销售经营主体,告知其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严禁其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
(四)严格号牌注册登记管理
根据规定,不在《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中车辆申报的临时标识已于2021年10月31日过期。下一步,要联合车管所开展好“一车一证”登记,向居民宣传好号牌申报相关事项,登记结束后及时建立街道台账。联合交管部门严查电动车无牌无证上路、占用机动车道、超速、逆行、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对无牌上路行驶且无法提供合法手续的车辆,依法督促车主及时登记上牌。
(五)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持续用好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违规使用电动车的危害性,教育居民文明驾驶电动车、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用好群防群治力量,同时引导群众购买、使用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要结合车辆销售和牌证办理,对车主进行简易的操作规程、应急措施培训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陈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