郐艳丽
200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公共管理学院设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本科专业名称为“城市管理”,硕士、博士专业名称为“城乡规划与管理”。这是我国首个以工科规划治理为特色,融合公共管理、城乡规划两个一级学科的城市管理专业,是全国公共管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交流的平台和纽带。
一、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发展大致历经三个阶段:一是夯实教学基础阶段(2008年—2010年)。这一阶段,在广泛借鉴发达国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方案的基础上,首创“4431”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多学科融合的城市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教学方案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吸收高素质人才,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二是完善培养体系阶段(2011年—2015年)。这一阶段,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城乡规划管理博士点(2011年),全方位推进立德树人,全面建立了本、硕、博纵向贯通,多学科融合,直面现实问题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历经多次变换后,最终在2014年将城市管理教学基地固定在四川省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唯一一个集体性实习的校政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和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乡村规划研究与教育基地。还建立多个非固定实践基地,如玉树灾后重建称多教学基地、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乡村产业教学基地等,以应对国家发展重大事件。由此,基本形成了高品质、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以来)。这一阶段,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召开跨学科学术会议,促进城乡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的有机融合,引领城市管理学科范式转型。并积极推进国内国际横向拓展,2018年首创暑期六校国际联合工作坊,2019年联合开设城市治理全英文专业硕士项目。
二、学科特点
(一)学科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众多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办学最早、师资力量最强、教学体系最完备、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领袖型人才,全面引领我国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城市管理专业的设立与发展。面向未来,专业定位为响应新时代国家治理转型需求,发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优势,依托公共管理一流学科,融合城乡规划理论方法和大数据技术,建设城市管理新文科,发展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城市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基地。
(二)专业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优势凸显。一是教师结构合理。该系教师团队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优越,现有全职教师13人,全部是博士学位,而且来自经济学、社会学、规划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二是教学体系完善。建构 “4431”本科教学培养体系(4个学科理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4类分析方法: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大数据技术应用;3个实践教学环节;1个国际交流平台),形成多学科融合、直面现实问题的复合型教学体系。三是培养成果丰硕。截至2021年7月,共培养了16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生直接就业比例为35.3%。四是研究成就显著。获得国家和地方认可的城市管理教学领军团队直面国家城市治理难题,开展大量实践创新研究,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超大城市治理、城市更新、城市管理制度、跨区域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破解了一系列特大城市系统性治理的时代难题。
(三)培养特色
一是坚持培养理念创新,培养复合型三有人才。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系统推进思政建设全面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公共精神培育,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学体系。以培养有思想、有温度、有技术,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深切人文关怀的高层次城市管理人才为己任,学科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是坚持教学手段创新,创设多途径培养方式。持续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建设了《城市经济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两门金课,《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作业已出版6部教学作品集。三是坚持教学模式创新,建立多维度教学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领袖型人才,建立本土化和国际化并重的教学平台。与海外近50所知名高校保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国际名校交流项目机会。创立“暑期六校国际联合规划工作坊”,旨在促进规划各领域进行交叉和对话,提升学生研究、设计与沟通交流能力。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授予双硕士学位,是全国唯一一所与国际一流学校联合开设城市治理课程的院校。四是坚持教学制度创新,建立全方位保障制度:①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夯实学生导师制度,明确班主任负责制,建立同班同学教学互助制度,实施高低年级帮扶制度,解决学习生活难题。②教师教学保障制度方面,建立新课预讲与反馈机制,全系教师听课并提出修改意见和课程调整方案。③论文质量保障制度方面,建立评优与论文答辩制度。④专业认同感方面,建立迎新送往制度,举办迎新会和毕业联欢会,培育“城管一家亲”的氛围。
三、发展思路
城市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尤为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新文科的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的新特征。新文科发展语境下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体现在培养理念之新、培养模式之变,以及培养基础之实,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一流、世界一流的城市管理专业,发展成为新文科专业建设的典范。
(一)创新系统开拓的培养模式
一是坚持学科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动城乡规划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的融合发展,在原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四大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增加地理学、政治学、生态学、法学四个学科理论基础,建构系统性的中国特色空间治理知识体系。二是坚持人大特色。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治理类、大数据技术课程,持续探索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三大教学方法,提升引领全国专业发展的培养体系。三是坚持创新发展。拓展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与百度地图大数据、城市大脑、市民热线等企事业机构合作,并建设雄安新区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和深圳制度创新研究基地等,夯实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四是坚持精益求精。建设4~6门国家、市级精品课程,6~8门中国人民大学金课,4~6门案例辅助教学课程,2~3门MOOC;开设大数据城市治理、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等前沿课程。
(二)夯实国际一流的培养基础
一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要求,突出師德教育,打造创新团队,扩大师资规模,引进法律、生态领域国内外一流专业人才,引进高级别外国专家,充分发挥校外专家作用,形成教学与实践互融的高端师资和智库团队。二是出版系列精品教材。本着“四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国情)原则,基于城市管理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编辑出版《城市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三是建构专业标准。与其他高校合作探索城市管理专业准入门槛,引领全国城市管理专业规范发展。四是夯实理论基础。建构既能够发挥各学科优势、又根植于国家实践,能够应对国家空间治理迫切需要的中国特色空间治理理论,实现空间治理知识体系的本土化、系统化。
(三)完善开放融通的培养方式
一是巩固新文科特色。建立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联合培养机制,实现学分互认,探索联合授予双学位机制。建立与人大国发院,以及首发院、中规院等高端智库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二是创建城市治理知识体系。对城市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有系统、跨学科、较全面的研究,在超大城市治理、包容性城市更新等前沿领域持续探索,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治理实践创新。三是提升国际化水平。巩固发展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六校联合设计工作坊项目制度化,持续办好“城市治理”硕士国际项目,探索与世界著名高校建立本科学生交换的长效机制,完善“首都治理国际高端论坛”会议筹办机制,联合开展全球城市治理研究。
(责任编辑: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