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国城管执法部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城管执法工作也遇到了很多新困难和新挑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应对新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疫情背景下首都城管执法工作的新特点
城管综合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根据《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若干行政处罚权集中到城管综合执法机构,由其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构不再行使已经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在实践中,行政处罚一般不能独立于其他执法手段而单独存在。因此,城管综合执法往往包含了监督、调查、强制、处罚等一系列措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京城管部门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安排行动方案,为基层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疫情防控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城管执法人员经常面临“5+2”或“白加黑”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时期,城管防疫工作的强度和压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在北京市火车站重点站区,城管执法人员夜以继日,坚持对辖区客运大巴的营运证件和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督促大巴司机从严落实扫码、测温等各项防疫措施。除了在醒目地点张贴防疫标语、通过广播循环播放提示信息外,城管执法人员还通过加大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等途径,对乘客未正确配戴口罩、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行为做好提示、督促工作。劝导火车站公共区域集聚逗留的人群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城管执法人员还负责对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餐馆食堂这“三类场所”和出租调度站等重点区域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等。
(二)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涉及面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运行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面临新任务和新情况。如何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应急权力能得到正确有效的行使,如何在积极采取各种行政应急措施的同时,彻底消除疫情传播隐患,需要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过程中统筹兼顾。城管执法的日常工作涉及面就非常广泛,管理服务对象十分复杂。虽然当前北京防控形势相对稳定,但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有半点放松,城管执法人员需要特别注重人性化执法。对非法客运经营等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安全的违法行为,需要城管执法人员依法予以坚决果断打击,从源头切断潜在疫情传播风险;对一般轻微违法行为且及时消除后果的,可从轻或免予处罚;对因管控措施引发群众不满抵触情绪,以及其他矛盾的,城管执法人员需要特别考虑执法对象的感受和执法实际效果,避免矛盾的升级和转化,争取最大的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效果。
(三)疫情防控工作手段数字化程度高
针对疫情防控时期禁止人员集聚等要求,城管执法部门通过运用以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流动人员的精细掌握,减少了非必要的人员接触和人力资源浪费,促进城管执法能力的智能化创新发展。例如,北京城管执法部门充分把握当前数字化、融合化、场景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依托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北京市12345市民服務热线反映需求为重点,结合“接诉即办”等改革要求,已初步建成了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物联网平台,着力推动城市问题综合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建设,实现了城市管理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为全国提供了数字化疫情防控和智慧化城市治理的创新经验。
二、疫情背景下首都城管执法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缺乏联动协调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涉及多个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经常出现重复执法,甚至空白执法事件。单位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系统管理,各单位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未统筹考虑,以至于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协调难度高,影响执法效果。例如,疫情期间,因京广线高铁定州境内大风吹扬地膜导致大量列车晚点,造成北京西站众多旅客滞留,为当地城管执法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于城管执法部门与铁路系统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一些乘坐非停运高铁的旅客也被拦在了站外,导致人群大规模聚集,极大影响疫情防控的落实情况和市民旅客的安全出行。
(二)工作手段智慧化程度有待提升
疫情期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问题。疫情防控相关的各部门都有独立的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自己选择的操作系统、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度不够高,没有互联互通,阻碍了数据价值进一步发挥。比如,铁路系统的车次安排、旅客行程等信息数据与城管相关数据并不相通,而两部门各自的零散数据远不足以实现对火车站重点地区的精细化城市管理。同时,智慧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从北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建设来看,疫情防控实际运作中城管执法部门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投入,信息技术仅仅只作为辅助手段。在疫情防控等方面,城管执法人员仍以日常巡查为主,很难做到全时段、全方位监管,离构建完善的城市问题综合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三)工作内容突破城市管理原有范围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就是国家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城管执法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抗击疫情的需要和地方政府的安排。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在城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积极安排执法人员配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交管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道口值守、巡查防控、调查登记等“联防联控”工作。其中部分疫情防控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确超出了地方政府“三定方案”确定的城市管理内容和范围,体现了疫情期间城管综合执法工作的新特点。城管执法人员需要迅速了解并掌握疫情防控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适时地对城市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进行调整,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阻隔防线,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渠道。
三、疫情背景下首都城管执法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融入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
城管执法是城市治理的有机单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城管执法应当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加强跨部门间协调联动,融入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充分的资源调配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城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优化部门间协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城市管理执法保障问题,更好地实现疫情防控职能。当前阶段,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而复杂,特别是受德尔塔变异毒株影响,外防输入风险持续增大。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早已成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城管执法部门必须长期坚守火车站、机场等防疫一线,做好过往旅客信息核查、护送转运、防疫宣传等工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服务市民旅客,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实效。
(二)创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手段方法
疫情防控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和特殊状态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执法手段难以适应,这也为城管执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大力推进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智慧城管”建设,通过现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流程再造和科技赋能,将基层执法人员从繁重的、反复性较强、专业性较低、耗时耗力的基础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之中,提高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效率。比如,防疫时期的特殊环境催生出“非现场”执法的实际应用,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对违法行为实施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视频取证,有效减少现场执法冲突,从而实现“零招供”办案,降低执法人力成本和办案风险,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管理实效。
(三)提升新发展阶段城管执法队伍综合能力
基层城管执法人员身处一线防疫工作,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是当前城管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强疫情防控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城管执法人员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工作。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来势突然,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储备,因此,必须加强疫情防控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学习,从而提高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在一线工作的城管执法人员密切接触往来旅客和复工复产人员,被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传染风险较高,因此应格外注重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三是加强城管心理素质培训。城管防疫工作纷繁复杂,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应对。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有助于执法人员疏导个人情绪,缓解工作压力,以便以最佳的工作状态应对突发事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實践中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疫情防控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让我们往往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前进,从而树立城管执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以便更好地推动新发展阶段的城管执法工作。
(压题图片:北京西站地区指挥中心
摄影:刘涛)
(责任编辑:陈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