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7日文章,原题:农村“剩男”配城市“剩女”——中国式生硬催婚?中国媒体在西方情人节这天发了一篇有关农村“剩男”因高额的彩礼面临娶妻难的文章,登上热搜。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吴修明在文中接受采访时建议,地方政府可采取适当措施,如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他称要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
吴的提议顿时引来中国网民的犀利反驳。网民说,农村“剩男”是因为没钱、没本事而“剩”,城市“剩女”则大多因为财富自由、不愿意承担家庭压力而“剩”。农村“剩男”的素质也根本无法和城市“剩女”生活在一起。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表示,“剩男剩女”的性质不一样,与城乡差异关系也不大,简单匹配是“想当然的看法”。城市“剩女”多,是婚姻观念变化的表现,城市女性并不把婚姻当成唯一选择。
有媒体委婉称,如此建议出发点固然好,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引发更多矛盾,呼吁“别乱点鸳鸯谱”。还有评论说,随着中国婚恋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人相信,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婚姻和生育都不再是必选项,不妨“少一些歧视和偏见”。
媒体报道折射出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焦虑。由于进入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中国近年不遗余力地催生、催婚。但在方式方法上往往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出生率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退,这对于还没完全从劳动密集转型为技术密集的中国产业来说是一大挑战。对外来看,劳动力成本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竞争力;对内来看,人口下降也会导致消费力萎缩,内需不足。此外,中国养老体系也面临压力。
面对持续走低的人口出生率,大量的未婚未育青年自然成了被操心对象。这倒不稀奇,许多低生育率国家也出台许多政策试图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但中国的催生、催婚方式往往有凌驾个人意愿之嫌,甚至故意矮化“不婚不育”,方式生硬而难以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