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娴
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令教育教学的资源愈来愈先进,孩子们所接触的物质文明也愈来愈丰富。所以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所以STEM视域下探索科学区域活动策略十分必要。基于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一份子,要有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助力幼儿解释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思想,从而构建出精彩的幼儿园活动课堂。而本文将会对STEM视域下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STEM视域;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
在过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大部分幼师并没有从STEM视域下引导幼儿进步与成长的教学思想。认为科学教育就是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而且幼师对科学教育活动宗旨的理解有偏差,局限在通过让幼儿动手动脑来更好地学习或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简单粗糙随意,不具有系统性。因此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普遍存在忽视幼儿实际操作、自主探究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身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充分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强化对STEM教育理念的认识,让幼儿能够在STEM视域下得到相应的成长,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学习者,发展幼儿面对真实世界的技能,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一、STEM具体所指什么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众所周知,不同学科的价值体现点不同,但是都充满了学习的意义。其中S代表Science,即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T和E代表的是Technology和Engineering,即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M代表math,即数学,是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学科,于社会生活中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二、STEM视域下开展幼儿园活动的意义
STEM课程包括四个方面,幼儿也会受到四个方面的教育。即运用科学知识理解并参与自然的能力,得到科学素养的发展;运用技术储备管理、评价、使用技术的能力,得到技术素养的发展;运用技术工程设计的理解得到工程素养的发展;运用数学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得到数学素养的发展。总之,STEM视域下进行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视野的丰富,提高幼儿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科学经验、技术经验、工程经验、数学经验)进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望幼儿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发展有更好的适应力。
三、STEM视域下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幼儿更好的认识世界。在提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下,身为幼儿教师,要有为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着想的教学思想,从而基于STEM视域下对科学区域活动策略进行思考,在课堂活动当中落实能够发挥幼儿参与能动性的可行策略,培育幼儿的科学素养,使幼儿以热情的态度得到科学知识与技能,最终在STEM视域下提升大班科学区域活动质量。如下,则是本人依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STEM视域下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策略所作具体论述:
(一)直观画面,展现科学魅力
幼儿期是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在任何时段,幼儿的发展都是被国家所高度关注的。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的过程中,多媒体资源在幼儿园中的普及速度也较快。特别是在当下信息化教学的时代下,作为幼儿教师的一员,可在STEM视域下创设直观画面,展现科学的魅力,让幼儿以集中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区域活动当中,使知识与技能在充满生气的氛围中被幼儿所获取,达到在STEM视域下提升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飞船与太空生活”的科学区域活动中,由于这部分科学知识距离幼儿真实生存的环境有一定距离,便可充分利用能够将突破课堂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多媒体技术将教学活动展开。于活动初始环节,我利用希沃白板课件创设飞船升空的直观画面,引导幼儿了解有关“神舟”发射的情况,使幼儿对飞船和宇航员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令幼儿有了对科学魅力的充分感知。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剪映)慢速播放“神舟”飞船发射过程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神舟”飞船的外形,对幼儿提问道:“飞船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由几个部分组成?”由此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表达能力,使幼儿关于“神舟”飞船的外形和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幼儿观看了图片《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使幼儿在直观画面下感受到了太空生活的奇特之处,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视野。在活动结束时,我对幼儿拓展了一些关于太空和星球的知识,让幼儿回到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对科学知识做更多的了解。这样,通过以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画面,以科学的魅力吸引幼儿,激发了幼儿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实验指导,提高技术能力
《指南》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引導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该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训练。STEM视域下包括要提升幼儿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在科学区域的活动上是实验方能体现的,这也是科学的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对于充满实践性的科学活动,要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思想,从而对幼儿进行实验指导,达到在STEM视域下改善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蚕的一生”的科学区域活动中,于初始学习环节,我借助希沃白板演示了自制视频“可爱的蚕宝宝”,对幼儿提问道:“蚕宝宝刚孵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吃什么长大的?蚕宝宝从孵出来到吐丝一共生长了多少天?”引起了幼儿的思考。饲养探索期,因为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观察事物的变化仔细,这就需要提供更精密的仪器供幼儿使用,比如显微镜、放大镜、刻度尺、玻璃容器、温度计等工具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最后,组织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了本次活动的体验,引导幼儿分享怎么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对蚕宝宝进行观察、饲养及记录的经验。这样,通过针对养蚕实验,对幼儿进行实验指导,加深了幼儿对科学现象“蚕宝宝的生长与发展”的认识,充分提高了幼儿的技术能力。
(三)合作分析,发展工程意识
STEM活动是一个充满无限创意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问题与挑战的工程实施的过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多次被提出,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被重视。就此,作为幼儿教师,当在时代的发展下存在师幼角色转换的思想,采取合作分析的策略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将自主权交给幼儿,从而在民主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恰当的点拨,发展幼儿的工程意识。
比如,在“神奇的电路”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探索之初,我提出问题:“怎么让小灯泡亮起来”,问题基于幼儿的游戏意愿,对幼儿来说更加真实。探索时,幼儿想要让小灯泡亮起来、让小风扇转起来,便自然会在制作过程中进行电路搭建的设计、材料与工具的选择、协调同伴的分工合作、记录过程、反复尝试、不断优化,从而引发更加深入的探究。这样,通过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开展合作分析,使幼儿的工程意识得到了发展。
(四)引入计算,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对数、量、形关系的研究,在科学探究中会运用数学,在技术和工程活动中也需要数学。从深层的角度分析,数学与科学之间是包含的关系。数学本身就是科学学科,所以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有利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认知能力水平分析,了解到目前对于幼儿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便是计算。就此,我们不妨从STEM视域下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引入计算问题,增强幼儿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于STEM视域下绽放出精彩的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
比如,在“斜坡与轨道”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在初始学习阶段,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各种斜坡,对幼儿提问道:“怎么样才能让弹珠从斜坡上滚动起来?为什么有的球滚的近有的滾的远?弹珠为什么滚到这里就停下来?...”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斜坡原理的欲望,使幼儿发现斜坡高度与弹珠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斜坡表面粗糙程度与滚动物体速度的关系等。然后,我引导幼儿在搭建斜坡的过程中使其认识斜坡与轨道搭建的影响因素,促进了幼儿对长短、方位、倾角的理解,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斜面的斜率和方向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科学探究与数学有着脱离不开的联系,在“斜坡与轨道”活动中,虽然幼儿无法进行精密的计算,但仔细思考在斜坡轨道中滚多远或者需要几块来搭建轨道,需要什么形状的物体滚动等等,都是几何代数中的典型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的兴趣。
四、结束语
STEM活动将跨学科的知识融合,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是一种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立足学习过程、多技术交叉融合的跨学科式教育,是未来社会技能真正聚焦的核心。综上所述,直观画面的创设,实验活动的参与、合作模式下的分析,计算问题的引入,都是对STEM视域的一种充分体现,能够令幼儿以充满热忱的态度参与到科学区域活动当中。面对时代不断的发展,从事幼儿教师的我们,也当时刻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本着为幼儿进步与成长的角度,于STEM视域下创新更多的活动,期望幼儿全面发展,使得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效益取得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陆燕燕.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08):32.
[2]徐慧君.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主题活动的开展探究[J].成才之路,2021(20):104-105.
[3]来忆梅.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渗透STEM教育的指导策略——以“花样轨道的探究性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12):48-50.
[4]张玉,余海霞,赵昉文,黄小红.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2):48-50.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