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祥鹏
摘 要:因为深海环境比较复杂,有着复杂的交变应力情况,所以为了保障海洋平台的锚桩足够稳定,需要做好铸钢材料研究。本文将对比美标与德标在建筑材料中的要求与性能,优化控制铸造工艺,探索热轧件焊接质量控制思路和铸钢件焊接办法。焊接中做好余热温度控制,严格管理焊接层间温度和参数,确保焊后热处理效果与质量,以防出现焊接裂纹,保障焊接效果。利用工程实践,分析焊接工艺应用思路,提高锚桩的焊接水平。
关键词:海洋工程;浮式生产储油平台;锚桩焊接
海洋表面建设浮式平台用于生产和储存油品。平台生产具有储量大、运量大的特点,为保障稳定生产,需要确保平台有足够的抵御风浪能力。平台的固定,使用的是锚链。为防止风浪引起锚链剧烈晃动,产生交变载荷,需要充分利用锚桩吊耳,延长吸力锚寿命。在现有技术限制下,目前铸件的内部晶体很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焊接期间,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影响铸件的焊接效果,无法有效使用海洋平台。本文将研究对平台锚桩质量有影响的焊接技术和铸件铸造手段,探索提高质量控制效果的办法。
1材料选择
海洋平台,焊接工艺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热轧件和铸钢件选型。以过往经验判断,美标和德标是铸钢材料中广泛使用的要求。主要热轧材料为EH36和DH36。本文将对比德标和美标材料性能,按照国内海域对于铸钢材料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德标明确规定了各种合金元素要求和规范,有着更高的铸钢件原料要求。美标中,影响铸钢性能比较大的因素包括P和S的元素成分,其他元素并没有具体的要求,S元素的要求比较宽,P元素的要求比较严。相较于德标要求美标抗拉强度和屈服度更好。以抗疲劳性和抗冲击的角度考虑,本次的母材选择,决定考虑美标。
2铸钢铸造流程和控制
铸造铸钢件的时候,需要先设计模型,然后制造芯和制造型,随后浇筑与热处理,最后逐渐进行检验检查。设计模型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工程要求,按照铸造工艺和厂家设备,编制与工程匹配的文件还有图纸,参照作业图纸的描述和尺寸情况,完成结构的合理性设置,完成三维模型的创作。再之后,就可以按照图纸的数据情况生产加工,完成一切的准备工作。砂芯的制作,使用混砂机,分解芯盒也要提前的进行准备。最后把砂芯和模子结合到一起初步完成模样制作。在铸造铸钢件中,浇筑属于十分重要的步骤。在浇筑前,需要先做好浇筑包质量检查工作。浇筑期间,浇筑速度和温度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因素,应确保型腔中,钢液能够缓慢平稳的流动,不能有空洞和涡流现象。操作流程中,有着十分严肃且高标准的要求,提前解决好添加元素比例的设计与使用非常关键。优化处理脱硫去鳞的步骤,加强合金元素的配比管理,结合情况,选择磁粉探伤以及外观检测,必须保障铸件整体干净,不能有氧化皮、污垢和毛刺。铸钢吊耳型线变化大和高应力部位,需要使用双晶直探头展开超声波检测,顺利完成质量验收。
3焊接工艺与过程控制
3.1参数
作业中,锚桩焊接点包括热轧件与铸钢件。热轧件材质为热轧钢板,铸钢件材质为ASTM A148 Gr.90-60。焊接中,用LB52U焊条,通过手工焊的方法打底。盖面和填充,使用的是DW-A55LSR。
3.2坡口
铸钢件固有铸造特点,在严苛工艺中,完成检验和过程控制。此时铸钢件或多或少还有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处理。焊接热轧件和铸钢件之前,需要探伤检查焊缝周围母材,以此确保铸钢材料质量效果。热轧件与铸钢件厚度大小都是100毫米,是超厚钢板。使用K形和X形坡口与全熔透焊接[4]。需要加工处理铸钢件坡口,坡口的角度、钝边和间隙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
3.3工艺流程与过程管理
现场需要制作钢框架支撑,顺利完成钢铸件焊接。焊接之前,先预热,温度控制在110至150摄氏度,层温不能超出200摄氏度。正式焊接之前,不可以在工件的上面进行焊机电压、电流参数调整。坡壁起弧操作是可行的,应做好填充与盖面热输出值控制,绝不能超过1.8kJ/mm。焊接填充层,需要先完成焊渣清理工作,不能让焊道有杂质。焊接双面坡口时候,采用背部清根办法,清理的深度需要超过4毫米,一直到能看到平滑母材,之后探伤,选择磁粉技术。探伤没问题,则继续进行后续焊接,完成整体操作。
应做好焊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认真检验,才能保障铸件的焊接质量。为防止焊接中违规操作和电流过大导致焊缝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重视焊工的技能培训。选择焊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作业能力、责任心意识与操作水平,应以标准规定操作。作业之前,参数表的填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高度集中应力的地点,更是要重点控制。操作中,旁边应当安排检验员进行旁站,做好熔池清洁工作。使用空气吹扫焊道,随后继续焊接。
热处理以后,铸件内应力实现可靠控制,并利用热电偶对铸件加热。母材、母材焊缝都要设置加热片,有需要的时候进行加热操作。操作前,先清理污垢。铸钢件与热轧件焊缝处理宽度需要超过250毫米,应保障受热均匀,时间需要超过2.5个小时。铸件的热处理,采用保型工装就能规避挠度发生问题。保温工作十分重要,通常会用到加热毯。一般情况下,焊缝的操作,需要将温度限制于580至600摄氏度。结束焊接作业之后,使用超声波对铸钢件进行探伤检查。
做好局部缺陷问题检查和分析,焊缝区域的残余应力,应呈现出逐步下降特点。之后用碳弧气刨对其进行打磨与处理,不可以使用热切割,不可以伤害母材。应保障开槽长度和母材,让二者的过渡能够比较圆滑。缺陷问题的处理,应配合使用磁粉或是渗透等方式,返修问题影响很大,需要认真进行重复性操作,直到作业质量符合规定。
4铸钢件锚桩筒体的建造
4.1技术要求
平台建设中,锚桩筒体十分重要,径厚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比例。铸造件为锚桩吊耳,壁厚100毫米,热轧件剪力板同样100毫米厚,为槽口设计。筒体壁厚和剪力板为1比4的过渡焊接。筒体建造的公差,按照EEMUA158规范和图纸要求。与过去项目相比,同心度、组对错皮、不圆度、直线度和周长要求更高。对于锚桩筒体来说,冷弯加工其钢板的时候,最佳方法就是钢板回弹,一定要优化控制与处理,以免在反复过弯中,卷板机过度疲勞,出现裂纹,影响使用效果。
4.2分段划分
锚桩吊耳、加强板架共同组成了锚桩筒体。外筒体包括7个单节管,由三个总段组成。首先是第一段,包括4管段,全部为剪力板、锚桩吊耳。第二总段的构成是预知的2个分段。第三总段则是管段的外筒体还有单筒内的加强板架,需要喷涂操作,筒体在不包括锚链情况下,单个重量为120吨。三个总段都是单独卧式预制,之后总装接长。
4.3建造工艺
1)按照图纸情况,以半自动的方式进行作业生产,预制筒体总段。
2)总段附件包括剪力板和铸钢吊耳。使用本文提到的焊接工艺与控制手段预制。生产前预热并加工坡口,做好层温控制,参数调整,焊后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检验步骤。
3)单独预制筒体内的纵横加强框,尤其要注意的是焊接的变形控制。在预制垫墩上放置片状圆形框架。外筒的吊装,从外套进筒体板架,顶住盖板,焊接完加强框架组和外筒体以后,翻身与喷涂整体。
4)喷涂完以后正立放总段,并进行吊点孔机和法兰组对。
5)焊接接长与组对总段,精准定位。
6)开孔,做好坡口对接,吊装剪力板和铸钢吊耳,应用超声波进行检查。
7)将其余附件安装好。
8)建造完锚桩筒体,逐个吊装送至码头出海。
结语:海洋油气的生产和存储,需要使用特定的平台。建设平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焊接工艺控制,应保障所有焊接材料符合规定,做好应力结构监测,优化调整建造流程,保障安装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华霖,陈哲,程晋宜等.EEMUA及DNV标准下支管与主管连接节点的焊接工艺[J].焊接技术,2021,50(04):45-48.
[2]杨丽丽,舒宁华,许志恒等.海洋石油工程焊接变形控制要点探讨[J].清洗世界,2021,37(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