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摘 要: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想要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市政工程管理中会出现的问题
1.1施工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也在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环境和道路有了一定的高标准要求,这就让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有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工程体系当中,还是在企业的建设当中,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一直都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市政府道路的建设施工企业也不例外,现在的市政工程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施工管理体系,然而施工企业在建立管理体系并没有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就是把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直接安装在了自身的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自身的建设项目不相符,这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结果;
首先我们施工单位缺乏风险管理,在真正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前期准备,没有对施工地进行实地考核和分析,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地预测,导致了很多技术风险隐患在其中,很多施工企业在地基的处理上就不达标,很多工作的基础设施都没有进行验收,这样就会让各种安全隐患问题频繁发生,各种建设区域分布不合理,建设的内容得不到保障,施工团队在日后的施工中留有的安全隐患较多;其次就是管理体系中没有全方面的考核标准,总体来说施工体系中没有一定的技术标准是一件比较严重的问题,监督考核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最后市政工程大部分都是户外工作,给监管部门的工作提高了难度,也让监管工作受到了局限性,很难发挥出管理的作用,管理成果微乎其微,最终制约施工管理效果。
1.2材料控制环节监管力度不达标
道路工程中需要用到的工程材料颇为多,尤其是市政道路工程,它关乎着声誉问题,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在原料上偷工,这会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而且工程建设的内容又比较复杂所以必要时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支持,这种设备支持能够让市政工程顺利进行,还能满足市政工程的标准建设内容,完善工程项目的基础设施要求,有些单位都会在原料和设备上进行偷工减料以此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不会采购需要的机械设备,这样就可以从一定基础上减小成本开销问题,还有可能在原料上选择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原料进行工程原料的储备。部分施工单位在购置原材料之前并没有进行统一标准规划建设,这时如果采购人员没有工作的责任心,在采购的过程中就不会对原料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对比,一旦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都是在施工工程中出现次数颇多的问题。
2市政工程的相关强化管理措施
2.1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
在市政建设施工时必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统筹全局来确保市政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进行市政建设时要听从项目管理机构的安排,通过项目管理机构来使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得到具体化的安排,从而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使整个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可以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对其具体化管理可以使工程建设更加透明和科学,同时,在进行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时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科学的选择,在对项目经理进行选择时要从实际的工程需求出发,选择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确保项目经理可以很好地胜任这一职务,确保组织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运转。
2.2建立工程质量规范体系
为了确保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规范体系,对整个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市政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相关的规定,通过对工程质量规范体系的建立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掌握,从而及时地对市政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在市政建设工程完工后要对其项目进行及时的验收,对于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在工程验收时应当将有关的档案和资料进行完善,在问题解决后也要及时地进行备份,为后期的工作提供资料保障。
2.3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只有建设企业能够踏踏实实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性、安全性,同时也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因此,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的实际特点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该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同时项目相关责任人和决策者也需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强化员工施工行为的安全规范,积极为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施工意识,从而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强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市政工程建设开工之前,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亲自走访施工现场,加大对施工现场勘察力度,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好施工图纸规划以及施工方案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来深化和设计人员的交流,合理控制设计变更,共同改进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使其能够满足市政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此外,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还需要加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检查力度,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尽量降低预计外费用,以为实现市政工程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市政工程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5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队伍
市政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较强,一般都会涉及非常繁杂的施工技术。建设单位开展工作之前,需要针对工程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通過充分的了解后再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为后期施工打好基础。同时,需要组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队伍,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针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在工作期间,开展科学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检查工作,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如果出现工期延误的问题,管理人员要做到及时与施工单位和政府进行有效沟通,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重新规划施工进度,注意不要一味地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工程质量。此外,需要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按照规章制度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提升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加快市政工程施工进程,强化市政工程合同管理,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和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好各种影响市政工程的因素,更好地提高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晓飞,何勇.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4):117-118,120.
[2]钟庆宇.大连市政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48-51.
[3]马力.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J].居舍,2020(5):149.
[4]袁华.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探析[J].现代物业,2012(12):63-65.
[5]朱德滨,刘远才,曾世东.市政工程建设监理现状与监理经验[J].森林工程,2008(5):62-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