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探析

2021-02-17 23:01:53赖剑博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4期
关键词:质量检测水利工程问题

赖剑博

摘 要: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水利资源调节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为国家与人民群众提供可靠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问题越来越多,对水利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问题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1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的会审,是否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1.2原材料、外购材料、半成品及工程实体的质量检验,提供正确的检测数据,做出评价结论,并参与工程质量事件的分析处理。

1.3工程所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检测。技术审定和推广工作。

1.4通过科学检测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原则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如此才能保障检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所以在质量检测的时候就要能做好预防的工作,这也是质量检测的重要任务。质量检测主要就是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把质量安全隐患能够有效遏制,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再者,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要按照长期性的原则,这也是和水利工程自身的建设特征紧密联系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相对比较长,建设的环境也比较复杂,所以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就要能从长期性的角度出发,保障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测都能够符合标准规范,保障质量检测工作顺利实施。另外,要加强遵循质量控制的原则,检测过程中以人为本,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特点

3.1地域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对河流等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在施工地点的选择上会受到地域的限制。每一个地区的施工条件都有所差异,在水质、工程要求等方面也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异,因此在检测质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水利检测机构首先应该针对水利工程所在的区域特点进行必要的了解,然后才能选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恰当的参考标准,从而得出最合理、最有效的检测结果。

3.2政策性

水利工程因此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都与国家政策的方针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实施受到了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影响,质量检测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并未完全开放的市场,只有通过政府认证的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才能够完成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

3.3技术性

虽然说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往往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但实际上由于检测行业一直以来都处在政府的管理之下,很少经历严酷的市场竞争,因此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往往比较低下。老旧的检测设备、落后的检测技术和存在着严重缺陷的检测管理制度都限制了水利工程检测机构的发展。与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理念相比,中国水利检测机构不管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在运作模式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4、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4.1在施工实践中,水利工程缺乏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能准备好充足的资料,不能建立强有力的资料整理制度。正是因为缺乏对工程资料的正确及整理,才导致现实施工过程中的麻烦,有些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性的资料管理人员,导致工程过程中验收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工程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目前来说,我国的有些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质量检测岗位员工制度,缺乏专业性的质量检测工作制度,有些单位不具备良好的客观施工条件,比如缺乏先进性的检测设备等,这都不利于工程检测及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2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方案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健全,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技术依旧是不成熟的。有些中小企业的建设单位不会积极主动地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提供手续,甚至逃避相关单位的质量检测监督。

目前来说,我国诸多的水利工程缺乏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的时间比较短,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招标及实际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設投入逐年增大,很多的施工项目越来越精细化,有些施工单位却依旧沿用过去的设计图纸,不能实现新型招标设计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水利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5、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预控措施

5.1重视第三方的检测评审

第三方是指两个关联主体之外的某一个客体,通常把这个客体叫作第三方,其检测方式是一种公正检验。第三方可以独立于主体之外,也可以和两个主体相联系。它是由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比如专职监督检验的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合同,以权威、公正的非当事人身份进行的商品检验的活动。建立第三方质量评审制度是保证及增强质量检测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第三方的质量检可以集结众多多专家的智慧和知识,从而发现单位内部检测难以发现的一些问题,强化质量检测各方面的成果。施工前期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结束后,项目经理要先组织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内部自评。内部优化调整完成后,再邀请专家评审并完善质量管理成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质量管理水平。对于第三方质检评审工作,最好渗透入到水利工程的每个方面。

5.2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领导者、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检测员都属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对不同方面的检测人员有不同的素质要求。领导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管理组织能力。项目经理必须是有多年工程建设从业经验的人才。监理工程师则要求有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检测人员应该有大量水利工程建设经验,最好是直接参与过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这些方面的工作。检测人员应按照如上要求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其检测工作质量过关。

5.3加强对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检测数据是体现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信息。因此必须配备专业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准确及时的实行检测。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是开展质量检测工作的重点,信息化后可对数据进行长期使用和保存。质检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质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分析、反馈并且提供使用。信息要求具有适用性、价值性、正确性、等级性、可加工性和可追踪性的特点。为了让质量信息充分发挥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质量信息系统,形成一套收集、储存、分析、报告质量信息的体系,以便辅助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帮助决策机构及其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并快速传递决策指令。

5.4做好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

在水利工程质检工作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才能保证搞好验收评定。出于系统积累施工经验和资料的需要,应该在工程初始时就建立各种技术档案,并整理、收集相关资料,一直到工程结束。所有收集的资料必须有原始记录,并附有相关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任何人不可擅自进行修改或增补。在每个工程的每个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就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对下一个部位或工序进行施工。同时也要对竣工验收提供详尽完整的技术资料,比如对坝体填筑每层都取样合格后,才能铺层土。这就要求取样后必须马上进行烘烤、称重、计量,尽可能快的得出结论,以加快施工的进程。并且,内业工作必须非常细心,因为一个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6、结束语

当前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检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其予以重视,并采用合理的措施展开质量检测的工作。确保其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具体需求,进而提升工程自身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玉红.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问题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351-352.

[2]刘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96.

[3]次旦央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状与检测管理方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06.

猜你喜欢
质量检测水利工程问题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科技传播(2016年19期)2016-12-27 16:09:21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探究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状与检测管理方式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监督与检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