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解析

2021-02-17 22:57耿庆柱张培献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4期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

耿庆柱 张培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行业也获得了极大进步。众所周知,我国所建设的水利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为了满足群众需求,建设位置分布得比较广泛,再加上地形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探究力度,找到能够有效解决软基问题的先进技术。而软基基础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地质问题,其具有承载能力不足的特点,若是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那么就很有可能会给后续的施工作业造成严重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实际在进行软基基础的处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施工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在我国的沿海和内陆区域都有大规模的分布,在一定的外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沉降。软土是软弱黏性土的简称,属于特殊土中的一种。软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结构性强、灵敏度高、强度低、抗扰动性差、渗透性差,层间物理力学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等特点。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承载力不足、压缩变形量大的土层,具有快速沉降、变形不均匀的特点。因此,当软土地基不能满足使用的相关要求时,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加固处理。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软土地基,就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这就对加固软基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1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1.1土质分布不合理

软土地基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且由多种类型的土壤混合而成的,依据深度分布,各层间性能具有明显的差異性,且密度不均匀,不同土质间的承载性也不同,对基础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开始前,如果未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地基承载力达不到相关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后期也会产生一定的塌陷问题,不利于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的提高。

1.2强度较弱

水利工程对质量与使用年限都具有较高要求,由于软土地基组成成分的限制性,其含水量又较高,导致强度较弱,早期沉降可能不会明显,但受到外力及荷载作用,易产生变形,甚至引发裂缝与塌陷,尤其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其安全风险更大,对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1.3透水性较差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含有淤泥,且含水量比较高,进而导致其透水性较差,表层水不能向下渗透,地基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且上部工程设施因与雨水长期接触而导致损坏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性能,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这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与时间。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解析

2.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给软土地基施加外部荷载,通过在地基里布设的排水通道,使土体孔隙中的水分在压力作用下通过通道排出,使地基发生固结变形,以求增强地基强度、降低不均匀变形的一种方法。排水通道按布置方向来分,可分为水平排水通道和竖直排水通道,水平排水通道一般为砂垫层,竖直排水通道一般为砂井和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不适用于透水性差的黏土和湿陷性黄土。在应用此法施工时,要注意预压应力的选择、排水体的布设间距和深度。

2.2换填处理法

换填法操作比较简单,技术性不强,处理成本也较低,往往适用于软土地层较为稀薄的情况,主要是利用综合强度较高的素土、砂石等材料来替换掉原软土地基中的表层中粉质粘土等,进而提升该地块的地基强度。其处理关键点在于换填材料的选择和填层的敷设处理,回填土要选择一些较强透水性、压密性的材料,考虑到施工成本,最好可以就地取材,用最为常见的沙土、灰土与水泥来更换。其次是分层压实施工质量管理,要控制好单次填料的厚度,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进行压实,并及时检验压实度和平整度,根据要求做好地基的夯实处理,确保每一层换填压实质量合格,能够在地基上形成一个较好的持力层,以此来提升原区域地基结构的综合强度。最后为避免出现空隙性和冻胀土等隐患问题,要排除坑中积水、浮土等杂质,做好排水处理,防止软土地基冻伤。

2.3灌浆法

灌浆技术应用较为常用,根据灌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渗入型注浆、水泥搅拌技术等。渗入型注浆适用于缝隙较多的地基,能够确保原结构不受破坏。水泥搅拌是当前较常用的一类技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通过对软土的搅拌,使软土与水泥产生反应,将软土层中的水分排除,从而改善软土结构性能,提升承载能力,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为了有效提升整体效果,施工开始前,先要做好勘察工作,并选择适合的固化剂,对浆液进行有效调配。另外,选择适合的注浆方法,对灌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密实性,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2.4旋喷注浆技术

此技术将液压法等很多技术优势融合在一起,可以在高速旋转情况下将处在固化状态的那些浆液融入到地基介质中,让地基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实际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旋喷注浆式技术,可以对黏土液等诸多液体展开有效喷射,尽可能实现施工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对喷浆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复合型地基的质量,确保相关软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并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上,解决沉降不均等情况。除此之外,具体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要与实际地基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恰当的技术类型,且在操作完成后做好施工成效的评估与检验工作,借助技术手段来对工程展开全面、客观的测试,从而确保软基施工的质量满足各项标准。

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有其特殊性,带来的工程潜在风险不可小觑,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严肃对待软土地基加固的施工环节,特别是在现今水利工程的高速发展时期,为了保障水利施工建设项目质量,促进其良好发展,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水平,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灵活运用,从而切实高效解决施工问题,降低施工风险,使软土地基的加固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何正恒.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42.

[2]范中斌[1].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5):P.161-162.

[3]李碧豪.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9-290.

[4]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9(15):71-72,84.

猜你喜欢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