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军
摘 要:市政路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重要意义,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顺利出行,也可为车辆运输运载提供基础支持。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市政路桥整体建设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故做好沉降段涉及路基路面施工作业非常关键,充分保证沉降段施工质量,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路桥路基路面沉降机理
首先是地基变形机理。地基变形一般都发生在具有沟壑的路段,因为这些路段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较大,地基本身的强度较差,在实际填筑的过程中,土壤的缝隙之间不容易进入一些密度较大的填料,因此会出现路基不稳定的情况。而且这些路段由于地基不稳定,所以交通承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在高峰路段甚至还会出现整体变形或坑洼的情况。其次是路堤的变形机理。在市政路桥道路施工中,台背填料土一般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黏土类型,但是受施工环境湿度、气候、地质以及地形的影响,想要有效地压实台背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路段的含水量还难以满足压实的需求,这些路段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严重的变形情况。
2市政路桥路基路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
2.1设计阶段存在问题
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等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测,以出具明确的图纸规划。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忽视了设计环节的重要价值,仅凭经验出具图纸方案,并没有全面考量施工环境的气候、地形等要素,也没有对软土路基、高填方路基等特殊路基进行明确的运营和设计,很容易引发沉降问题。除此之外,设计阶段如果没有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也难以满足不同路段和地址的具体施工要求,势必会减少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2.2路堤的地基处理不当
首先,存在原地面压实不足的问题。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路堤填筑前需要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处理,一旦施加的压力不足或者是选择的工艺不正确,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工程应用效果。其次是针对特殊路段没有进行特殊的压实。一般情况下针对特殊的路段,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做压实处理,以确保土基和填料能够有效结合。如果方式不当也会出现路基承载力低下的情况,甚至出现填料位移的问题。最后是填土路基压实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路基在压实时的松铺厚度、机械选择以及填料的含水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路基的压实度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路基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3市政路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搭板建设
在当前的路桥建设过程中,搭板的精确度对于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建设企业一定要对搭板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搭板工作要在确保搭板和路基顶面维持平行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来开展,这样一来,最终就可以使得搭板的顶面和桥面层底的标高保持一致。此外,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确保市政道桥项目的建设流程更加顺利、安全、稳定,就可以事先利用橡胶材质的支座来开展测量工作,进而高效确保道桥的使用时间。与此同时,建设过程中所利用的支座要放置在搭板的四周,并且牛腿和桥台之间应该体现出一种倒立的状态,这样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政道桥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确保路基和桥梁之间完美过渡的同时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除此之外,在搭板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还要尤其重视大雨浸泡问题,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事先利用优良的防水材料对搭板和桥头缝隙开展倒灌工作,进而高效确保市政路桥的综合建设流程不会受到雨水的影响。
3.2地基处理
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桥背地基软弱的问题,建设人员要及时以具体情况为基础来开展精确的解决和处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在高效提升原有承载限度的同时全面的完备基原有的相关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在降低桥台和路堤沉降差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错台的问题。与此同时,假如软土层的地基厚度较高,那么建设企业在对高路堤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就非常有可能会在填充工作结束后出现软土地基向两侧位移的问题,甚至基桩自身的承载限度也会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桥台出现水平位移的情况。正是因为受到这部分问题的干扰,桥梁的伸缩缝和支座都极易遭受到大幅度的破坏,严重的甚至还有可能损坏桥面和桥台。所以,建设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利用回填材料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减轻,进而达成增强地基刚性的目标。
3.3后台填筑
现阶段桥梁引道出现路堤沉降问题的关键表现形态主要由路基路面出现压缩和形变以及地基沉降等两种形态构成。通常状况下,建设企业不会处理前一种形态,因为其对于桥梁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从后者的层面而言,导致其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填充过程中所利用的材料品质以及材料自身的问题。通常状况下,轻型的填充材料不仅仅可以高效推动地基沉降程度的降低,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缩形变的程度。所以,建设企业一定要对轻型材料抱有高度重视。
3.4科学压实
针对路桥对应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还需实施合理压实施工,保证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压实程度达标,涉及压实施工要求描述如下:首先,做好土壤和路基所含水分控制,确定所含水分和干容量之间关系,制作驼峰水实相关曲线,维持水泥、沙粒等材料级别方面科学配置。其次,对碾压程度实行有效控制,选用性能较佳的压路设施,明确碾压长度,依据施工需求控制摊铺速率。若施工场地气温比较高则需适宜提升碾压长度,施工场地气温比较低或是风速比较大则可适宜降低碾压长度。再次,在压实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碾压过程中沥青易于混合,应对碾压轮实施喷水,处置边角位置的时候不采取压路设施,改为采取振动夯板实施补充压实等。最后,开展碾压压实的时候,需自双侧至中间碾压,先实行非振动碾压后实施振动压实。实行非振动碾压时,维持碾压速率处于2km/h;开展振动压实时,维持碾压速率处于5km/h~6km/h。一般可先予以3遍非振动碾压,然后给予3遍弱度振动压实,之后实行1遍强度振动压实,最后开展非振动碾压收光压实,充分保证碾压压实效果。
3.5排水处理
首先,由于沉降段相关排水情况和路基路面平稳程度、承重性能存在密切关系,开展排水的时候可采取截水沟排水方法、边沟排水方法等,并做好沉降段填筑施工后需适当修整路堤顶部,充分保证路拱位置较为平顺,减少积水情况。其次,针对沟渠实施加固的时候采取浆砌片方法,设定排水沟渠的时候需做好长度控制,实行水流疏导,使水流得以良好分流,规避水流集中而引发积水问题。再次,针对双侧和椎体所存在的护坡土,应在加宽位置及时刷除,针对边坡实行有效防護,规避雨水频发冲刷而损害路堤边坡结构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相关路基路面出现沉降会形成严重不良影响,危害驾驶员和行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影响桥梁质量,分析市政路桥相关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对应原因发现,主要涉及路堤出现变形、台背地基发生变形、桥头搭板存在设置问题等,故需依据路基路面涉及施工技术做好沉降段施工,做好搭板正确设置,维持软土地基有效处置,做好台后填筑施工,开展合理压实作业,科学执行排水处置,充分保证路基路面施工效果,提高沉降段施工质量,增加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振宇.市政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224-225.
[2]吕祥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21(1):75-76.
[3]杨朝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策略[J].城镇建设,2020(6):131.
[4]吴迁.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相关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0(3):14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