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
摘 要: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等隐患问题。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现状
首先,就是人员的专业性,由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确山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管控,因此所浇筑的一些混凝土可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适当的加强对于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以保证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完成,这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好我们建筑工程的高质量的完成,可以这样说,只有我们拥有相当专业的人才,我们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才能更加快速稳定地进行下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其次就是这项技术的改进提升空间还很大,由于对于这项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混凝土混合不均匀的状况,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往往会出现沉陷裂缝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于混凝土混合技术的改进和提升,以此来保证所建设出的工程具有相当高的质量,同时不会出现裂纹或者塌陷等问题的危险建筑,只有不断加强对于这项技术的改进和提升,我们所建设出的建筑工程才会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对这方面的关注的加强,也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工作目标,除此之外,加强技术的提升,也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因此对于技术的改进和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是我们对于原材料的选取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查过程,因此,存在着由于原材料的质量差,而导致混凝土出现问题,这样的原材料会进一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严格落实对于原材料的检查上,我们应当建立合适的检查机制,从而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完成。抓住原材料质量这一关看似作用不大,但其实它能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有很多建筑工程的开发商就缺乏对于原材料的检查工作,导致最后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对于原材料检查这一个步骤,只有原材料的质量达标,我们建设出的建筑工程才有可能具有更加高的质量,才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
2.1混凝土的混合拌制
混凝土是多种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的成分包括了石子、沙、水等物质,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合理配置。在具体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际项目制定合适的配比方案。不同的结构对于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是不同的,一旦混凝土的配比出现一定的偏差,就可能影响到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进行混凝土的混合拌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试验工作,保障配置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保障混凝土混合拌制,才能更好地为后续浇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等病害问题的出现。
2.2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相应的模板当中,从而使得混凝土凝固为相应的形状,这个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开始混凝土建筑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搭建的模板以及钢筋位置进行充分的检查,重点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安装合理以及均匀,这样能够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前后,钢筋位置出现相应的偏差,容易造成钢筋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与此同时,在开展浇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浇筑具体的技术、浇筑高度以及混凝土隔板的相关方案。只有确定了相关的工序,才能够更好地选择相应的振捣工具。在具体开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合理设置浇筑时间和浇筑混凝土的量,最后一次完成浇筑,减少浇筑次数。多次浇筑导致混凝土凝固成型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而且为了减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尽可能缩短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保障模板和钢筋位置处在正确的位置,密切注意模板以及钢筋的位置,从而防止钢筋错位或者挡板错位的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
2.3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为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结构当中,需要做好振捣工作。通过振捣工作能够更好地改变混凝土的分布,使得混凝土分布得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振捣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缝隙,需要合理利用相关设备,熟悉设置机械设备参数和使用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振捣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振捣工作量巨大,需要做好設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振捣工作的开展。
3技术应用与改进
3.1严把材料关
作为人工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是天然石材的完美替代,不仅可以随意改变形状,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材料配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水泥标号、砂石型号粒径和洁净水之外,增加适当添加剂,确保混凝土材料达到使用强度和质量要求。因此,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上,混凝土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种类很多,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成品质量的承重要求,具有不同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水泥材料标号,因此,需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测和把关,防止发生混用和错用,做好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监测,重视监理的责任落实,加强对于材料入场抽检和第三方平行检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防止走过场和流于形式,避免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2养护阶段加强监督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不够重视养护环节的措施制定和落实检查工作,常常发生后期养护不到位而导致的裂缝和质量问题,为后续房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和防水保温等留下隐患,甚至降低了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已经成为影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应当根据养护需求和季节变化,灵活地制定科学的养护实施方案,并列入施工的监督管理中。将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合理扩充,增加养护环节的重要性宣传和研究,使用适宜的养生剂材料,做好土工布的覆盖和洒水,维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对减少裂缝具有很大意义,控制养护时间不低于两周,覆盖材料厚度不宜低于3mm,防止局部裸露。虽然提前拆除模板可以提高模板租赁的周转速度,降低施工成本,但是,由此造成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开裂风险将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和成本,应当进行综合核算,做到科学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降低随意性。
3.3提高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的模板、专业的施工机械、专门的添加剂,增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因此,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新技术应用,加强监督检测手段,提高施工精度控制,可以达到更优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控制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竣工后都要层层把控,高度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逐一击破,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参考文献:
[1]苏俊钢.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砖瓦,2021(01):177-178.
[2]李志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砖瓦,2021(02):137-138.
[3]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8):104-105.
[4]柏青.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存问题与处理建议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