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颖祎
绘本一词源自日语词汇,意为图画书。大部分的绘本都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以图言物”是其最大特点,非常适合3~6岁的幼儿阅读。
(一)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6岁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的插图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能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选择绘本作为幼儿的启蒙阅读物,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幼儿更加专注于阅读。
(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其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故事名字和插图来猜测绘本的内容,根据绘本的细节来推测可能的剧情走向,这些都有助于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在倾听绘本故事时,幼儿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与句式。此外,幼儿还能通过模仿主人公的交往行为习得更恰当的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三)有效管理情绪
绘本阅读活动除了能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比较强,缺乏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也缺乏排解自身消极情绪的经验。绘本故事能促使幼儿积累社会经验,帮助幼儿掌握管理情绪的办法。
(一)绘本选择方式不合理
1.幼儿的选择。幼儿选择绘本的标准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他们倾向于选择封面漂亮、角色可爱的绘本,如生活类、童话类的绘本。幼儿很看重绘本的造型,比起平面的绘本,立体的、多层次的绘本更受幼儿的喜爱。对幼儿来说,直观的外在因素比故事内容本身更具有吸引力。
2.教师的选择。相较于幼儿来说,教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更加注重内容,但过分注重绘本的教育价值,轻视绘本的趣味性,容易导致幼儿的兴趣降低。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会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绘本的空间,但这样的模式往往难以持久。亲子阅读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家长往往会包办绘本的选择,导致幼儿参与不足。
(二)绘本阅读指导方式不科学
1.教师角度。绘本阅读活动在幼兒园中非常普遍,每间教室都会开设绘本图书角,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本素材。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教师会采用传统的“讲与问”的方式开展活动,很少进行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解析绘本内容时花大量时间进行词汇和句式的练习,忽视绘本所要传递的情感主旨,这不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绘本阅读体验。
2.家长角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了解了亲子共读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但部分家长对阅读指导方法缺乏了解,在带幼儿读绘本时不能给予幼儿到位的指导。另外,有些家长过分追求绘本的教育价值,认为绘本读得越多越好,盲目追求阅读的数量,仅以绘本中是否存在新的知识点为依据进行绘本的选择,不利于提高亲子共读的效果。
(三)阅读形式单一
1.学校的阅读。幼儿园中最常见的两种阅读方式是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在自主阅读时,由于识字量太少,幼儿往往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图片上。他们会快速翻阅书中的图画,不一会儿就开始和同伴讲话,这是幼儿自主阅读时的常态,不利于幼儿领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在集体教学中,教师会围绕绘本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绘本阅读方法。但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兼顾所有幼儿的发展情况。
2.家中的阅读。幼儿在家时,容易受到众多玩具的诱惑,更难静下心来进行自主阅读,他们需要家长的陪伴。笔者发现,在实际的亲子阅读中,部分家长工作忙碌或是教育水平不足,导致亲子共读的效果不甚理想。
新西兰的图书研究专家多罗西怀特曾说:“绘本读物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对于绘本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尝试探寻有效的改进方法,最大化地发挥绘本的价值。
(一)优化绘本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可以适当拓宽选择的范围。教师可以和幼儿谈话,了解他们的喜好,尝试深入幼儿内心,理解幼儿的需求,让幼儿参与绘本挑选的过程。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改变重成绩、轻素养的倾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有教育价值的绘本,家长不能盲目追求阅读量多,而应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家长在尊重幼儿的选择的同时,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做好绘本筛选工作,筛掉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二)合理运用绘本阅读指导技巧
为了提升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应该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最大化地发挥绘本的价值。教师和家长可以选择泛读的阅读方法,先让幼儿掌握完整的故事脉络,再尝试与幼儿进行绘本精读,并在精读的过程中,拓展和延伸绘本的内容。
在欣赏绘本中的图画时,教师可以使用细节捕捉法,帮助幼儿抓住画中的要素和细节,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颜色和构成,让幼儿尝试用丰富的形容词来描绘画面,这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教师可以在故事情节出现转折时设疑,让幼儿猜想后面可能发生的故事,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
此外,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可以将绘本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幼儿阅读绘本的效果。例如,碰到绘本的故事情节与某类生活现象类似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现实生活和绘本故事的区别与联系。这既能巩固幼儿已有的阅读效果,又能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
(三)丰富绘本阅读的形式
1.成人讲述,自主翻页。幼儿的识字量不多,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遇到阻碍。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读懂绘本,家长可以陪伴幼儿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引导幼儿完整领会绘本的情感,促使幼儿学习新的词汇。在为幼儿朗读时,家长可以将翻页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幼儿沉浸于故事内容,增强幼儿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2.结伴共读,自主表达。在幼儿园中,教师除了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阅读,还可以鼓励幼儿结伴共读绘本。教师可以挑选一本幼儿熟悉的绘本,让幼儿为同伴讲述故事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故事录音,围绕故事内容向幼儿提问,让幼儿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幼儿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索。
3.家长参与,体验教学。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部分家长缺乏成熟的引导技巧,往往难以收获理想的阅读效果。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幼儿园可以开展以“亲子绘本阅读技巧学习”为主题的活动,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并给予家长实践的机会,邀请家长作为嘉宾到幼儿园与幼儿分享绘本,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特点,从而提高家庭亲子阅读的质量。
综上所述,绘本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读物,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尝试从绘本的选择、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绘本阅读效果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