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春 张凤英
(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人事处,江西赣州 341000;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江西赣州 341000)
赣南是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处于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和贫困地区,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是中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地处赣南的核心区域——赣州,承担着为江西省培养林业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职业教育指导中心统计,江西省林业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缺口达8 000多人。但由于林业行业属艰苦行业,选择林业类专业就读的生源越来越少;部分选择林业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基层林业单位和区域林业企业的岗位需求,毕业一年内转岗从事非林业类专业的比例较大。同时,由于本区域经济欠发达,林业类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上述多种因素导致林业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招生困难、供需脱节、就业不对口等问题。但是,赣南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林业类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导致江西省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等战略目标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1]。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于2014年开始通过积极争取,促使江西省林业厅、教育厅、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林业“三定向”政策,以解决林业类专业人才缺口问题。同时,学院成立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林业类专业人才“三定向”的培养方案。基于林业行业需求驱动,构建了校企共育人才平台,探索了林业类专业人才“三定向”培养方案。一是从林业技术专业试点。学院以定编为纽带,与林业基层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二是由定编延展为定岗。依托学院牵头组建的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借鉴“三定向”的培养方案,向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等专业推广,以定岗为纽带与集团内企业合作育人,实现林业类专业人才的“三定向”培养。三是建立专门机构和“三个一”(一套定向培养制度、一个联合培养平台、一笔稳定培养经费)机制,保障“三定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2]。
在培养过程中,为满足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了“以产治学,由产至教”为特色的教学创新机构,根据林业行业生产任务和生产需求安排学生的实训任务、教学内容;根据行业生产特点、专业知识需求、岗位技能标准等实际情况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见图1。
图1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南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
“以产治学,由产至教”指的是一种特色的教学创新实践,即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行业生产任务和生产需求安排学生的实训任务和教学内容。校方与生产单位在研究确定行业生产特点、专业知识需求、岗位技能标准等实际情况后,根据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编制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根据林业季节性生产特征安排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按照林业生产关键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典型专业教学项目的教学等。
为做好“三定向”林业人才培养工作,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在林业技术专业先行先试,以定编为纽带,形成了一套定向培养制度、一个联合培养平台、一笔稳定培养经费的机制,保障了“三定向”林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2]。
2014年始,江西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下文同意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实施林业基层技术人才“三定向”培养方案,并要求利用5年时间陆续招录1 000名基层林业“三定向”学生。考生通过向各市县林业局报名,各市县林业局审核学生报考信息,并汇总至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院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面试为辅助依据,与用人单位双方共同完成招生录取工作。
1.根据林业季节性生产特征,安排专业课程教学时间
根据林业生产季节性特点,打破按照课程类别顺序开课的教学制度,根据生产时间需求调整相应的授课及实训时间。一是依据播种、整形修剪、嫁接、扦插、病虫害防治、抚育、采伐等的不同季节性生产周期安排相应的课程,如“林业森林营造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等课程改变原来一学期完成授课任务的形式,在保证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可分为上下学期进行授课;二是在行业、企业集中生产季节,调整教学安排,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以保障学生在企业的生产性实训时间,如林业、园林专业可根据行业、企业生产任务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安排为期1个月左右的生产性实习。
2.按照林业生产关键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典型项目教学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根据用人单位对林业生产典型岗位的技能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典型项目,以项目教学代替课程教学。林业技术人才涵盖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森林营造及城镇绿化美化技术人员、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保护技术人员、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人员、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技术人员、林业勘察设计技术人员、林业行政管理人员等7个典型岗位。笔者通过对7个典型岗位分析发现,其包含有森林培育、资源监测、资源保护、经济林栽培4个关键知识点,再将关键知识点分解为11个核心技能点,依据这11个核心技能点按照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组织实践教学,一般在第二到第六学期完成教学任务,见图2。
图2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典型项目教学的形成路线
3.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文化“四融合”
为更好地满足林业类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训练要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场地和生产任务,供学生实践训练。学院鼓励优秀的教师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在校内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实体性企业,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允许教师利用学院场所和设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目前已成功创办了江西美和家居有限公司、江西榕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协作育人企业4家,学生在协作企业中开展生产实践训练。另外,学院还与基层林业单位和企业在定向培养的基础上,将技能训练场地放至定向单位开展,实现了学生技能实训与企业生产的良好对接,即“生产企业即教学课堂、生产任务即实习任务、学习成果即企业产品”。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文化的“四融合”:师资为校企混编师资;课程为校企共同开发,既是校内全日制学生学习资料,又是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材料;设施实现共享,既是实训设施,又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研发设施;文化实现双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嵌入校园与企业文化,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4.校企共同制定生产岗位技能标准,实施关键技能“一对一”过关考核
为培养行业、企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人才,实现毕业即能上岗就业的目标,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遴选生产岗位主要技能,制定考核标准并编印成册,实行“一对一”过关考核。例如,学院经多次开展行业调研,设定林业技术专业11项重要技能指标,包括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规划设计、森林主伐与间伐作业设计、资源外业小班调查、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林业地理信息技术、植物识别、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考核。其过程为:学生操作→教师当场检查→根据完成任务情况随机提3~5个问题→根据完成任务情况与回复问题情况当场评分。为使“由产至教”教学模式落地,11项重要技能指标要求人人过关,对考核不通过的学生,学院给其补考机会,考生申请后再次安排考核。如顶岗实习前还未通过,则推迟安排顶岗实习,毕业前还未通过,缓发毕业证。
1.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以林业类专业为纽带,汇聚校内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以送科技到企业、到乡镇以及共同开发研究项目等方式,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搭建了“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与企业共享教学团队。目前,已建成经济林研究中心、有害生物防治中心、林木种苗繁育中心、花卉组培中心、林下经济研究所等联动机构,每个机构均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并按照“企业出题、院所出智、多方筹资、成果共享、行业受益”的建设思路运行。比如,依托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利技术,与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共建了天敌昆虫繁育研究中心,该中心坚持服务地方,立足赣南、面向全省,针对制约江西省乃至全国林业生产的主要害虫,实现天敌产品的商品化应用,繁殖松材线虫天敌“花绒寄甲”32万多羽,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实现多方共赢
通过“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校内外实体基地为依托,在满足学生实训实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技术咨询服务。目前,学院成立了“园林技术大师工作室”“家具技能大师工作室”等5个大师工作室,其中“家具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省人社厅批准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分别建立了以学院教师和企业工匠为主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既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和全天候学习支持,又全方位培训学生的创业技能和职业技能[3]。
通过“以产治学、由产至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类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学生报考人数从改革前的248人上升至796人;学生退学率降至零,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技能测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2%,学生满意度达97.6%;学生就业对口率提高至94.4%,89.2%以上的毕业生在省内行业单位就业,91.3%的毕业生半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且离职率降至2%,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98%。
基于“以产治学、由产至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类专业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专业服务产业项目700余个,中央财政支持产教融合实训项目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1名。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省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累计216项。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类专业教学团队连续4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6个,项目资金共计1 480万元,获得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每年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技术服务40余项,实现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产值1 000余万元。年均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达8 000余人次,为艰苦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