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鑫 黄瑞海 张春凤 赵裕明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和它相关的主要有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等,重点是把教育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校企融合发展,是校企深度合作发展的的阶段,学校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从人才、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彼此渗透,形成利益相关、休戚与共的办学共同体。
“三教”改革主要指的是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就是“职教二十条”中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2]。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近年来硕士、博士比例不断提高,引进具有企业经历的人员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总体上“从学校到学校”“学术型培养应用型”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3]。另外,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专兼职比例等方面不够合理。有的职业院校因扩大规模或升格需要,集中大量引进毕业生作为专任教师,过了这个阶段,由于生源减少或其他原因又造成多年引进教师减少。其结果是造成某个年龄段教师数量庞大,年龄跨度大,有经验的中年骨干教师少,无法形成老带新,青年教师成长缓慢,整个学校年龄结构层次失衡。职业院校高水平的校外兼职教师总体偏少,或者浅尝辄止,停留在“代课”层面,没有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之中。
职业院校教材大多由自身教师编制,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由于教师来源、结构等问题,往往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了解不够深入,因此职业院校的教材就无法与时俱进,无法反映出当下的市场对于人才与职业技能的各种需求以及要求。另外,教材可能更多的呈现出知识性内容,实践指导方面的内容比例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再者,现在职业院校的教材的结构设计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项目化、模块化等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改革的推动[4]。
首先,“理论为主,知识本位”思想依然占据主导位置。职业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应该强化技术技能的培养,教师围绕着理论知识如定义、概念、计算过程进行讲解不可取,理论课时占用太多,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变。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简单的做知识的“搬运工”,应该秉承服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及解惑者。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借助新的教法如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开展教学。第三,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与课堂教学缺乏深度融合。虽然各个院校开展了一定以新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但其更多只是知识的信息化,是一种传播手段,并不能替代现在主流课堂[5],学生在掌握基本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应更加深入开展职业技能训练,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
校企融合发展是当今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合作中,往往需要协调考虑双方的主要利益联接点。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意向,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所以合作双方是会进行长期的博弈、协调直至平衡的动态过程[6]。作为“理性”的学校和企业将会时刻关注自身的合作收益。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让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比付出的成本更大的收益时,双方才有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的意愿和动力。
学校追求的是育人效果最大化,如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社会、企业急需的人才,是学院利益追求落脚点。围绕着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一是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人才质量标准,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便培养的学生符合技能型人才市场的需求,解决专业建设与企业对接的问题[7];二是利用企业在合作中投入的资金、设备、实践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三是学校可以通过合作解决专业教师队伍深造、锻炼和成长的问题。部分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较少,很少考虑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或者在服务时较多的顾忌合规性问题,“合规性”成为惰政怠政的理由。职教二十条中指出,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考量相对于学校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其经济组织的属性决定了一切活动的目标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参与的动力一是希望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指出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二是企业希望在人力资源上获得院校优质的实习生、毕业生;三是获得院校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服务;四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业文化等。
以浙江建筑职院俞慧刚副教授在浙江5所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调研情况(表1)为例,充分展示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联接点,只有满足其部分或全部利益诉求,提升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经济动力,才能解决校企合作中“校热企不热”的问题。
表1 浙江部分院高职专业校企合作情况
为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模式改革,职教二十条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应在1+X证书制度的推进过程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编配套教材,配合出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考核评价机制作为风向标促进教师、教法改革,从而全面深化“三教改革”。
在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参加1+X证书相关培训,包括1+X证书制度相关政策解读、职业能力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办法等,参加1+X证书考试,并获得1+X证书培训师、考评员等资格。同时,为配套1+X证书的教学需求,可向企业派遣教师进修实践,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教材层面,1+X证书配套教材由校企共同编写,符合当前岗位实际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更可采用新型活页式项目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在教法层面,1+X证书标准强调构建真实工作场景,开发的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均深入了教法改革。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更是专门设置了X证书课程。相较学历教育课程,X证书课程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培训和实操训练,教学内容增加了职业道德、职业安全、职业创新、新理念、新技术等;课程评价形式更加多样,既有理论知识、线上实操,也有线下实操;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包括教师、考评员、企业一线员工等[8]。
产业学院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化校企合作、夯实产学研紧密结合平台、促进校企全面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双方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培养、共同收益的原则。基于产业学院,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训项目安排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既满足了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又契合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人力资源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企业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需求。
以笔者所在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与阿里巴巴集团、新道科技、俄速通等公司校企共建,成立阿里农村电商学院、新道商学院、俄速通跨境贸易学院等产业学院,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建成农产品电商孵化平台、农村云财务服务平台、俄速通跨境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电商学院坚持“立足乡村,服务区域”的办学宗旨,加强与区域内电商企业和农企的联系和交流,采取引企入校,企业项目进课堂;聘任企业专家担任导师;师生进企业,参与企业推广活动和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近2年来,累计为超过120家农企开展电商运营、推广。累计创造效益1500余万元。新道商学院打造的农村云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直击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的痛点,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组织财务云托管。依托俄速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俄速通科技企业孵化器、俄速通集智等平台,共建俄速通跨境数字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引入真实企业贸易软件,学生在真实贸易操作中熟悉跨境贸易流程和要点。打造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3个国际化一流专业,为对俄贸易企业培育复合型人才,提供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跨境供应链金融技术支撑。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提升人才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9]。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使基地有效对接工作岗位,建立真实的生产环境,做到仿真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以生产项目为依托,教师参与项目提升贴近生产实践的教育教学水平;以生产项目为载体,打破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指导生产项目为目标,开发贴近生产的教材或实训指导书,从而深化实施三教改革。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在省双高、中特高建设过程中,陆续建成对俄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植物组织培养繁育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四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米旗烘焙工坊两个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为例,该基地自2005年建立以来,基地现有面积5000平方米,大型专用仪器设备6台,仪器设备总值356.92万元,集 “教学、科研、生产、示范、推广、培训、创业、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为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单位,实施一体化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近三年,为3个重点专业和2个选学专业培养800余名毕业生。能够开出黑木耳栽培新技术、灵芝高产栽培技术、菌包工厂化生产等15个教学项目,项目教学与学生自主孵化创业项目于一体,如:学生自主创业孵化食用菌栽培、灵芝盆景制作等项目。创新创业大赛成绩显著。支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9项, 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并为学院摘得“先进创业基地”铜牌。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团体三等奖5项。依托基地孵化了科技型企业——大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食用菌机械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近三年申请专利8项,获市级以上奖项5项,科技厅专项支持30余万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型企业。依托基地,近三年,各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95.87%、双证率100%、企业满意率90%以上,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输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来规范其运行。笔者所在学院2011年制定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确定了以“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成教学、实训、培训、创新创业、技能鉴定、生产示范、科研、社会服务八位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对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实施分类管理,成立学院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完成对基地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核、评估、考核等工作进行管理,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量化绩效考核办法和细则,实行目标管理,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通过项目带动,教师带学生共同参与技术创新与服务,和企业融合发展,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08年以来学院借助国家示范校建设契机,重点打造了农产品检测与分析实训基地,依托该基地开展教学、科研和对外检测服务。2012年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实训基地, 2016年与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宁安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等行业企业,共建绿色食品分析检测中心,该中心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从粮食生产、种植环境、土壤检测到成品品质分析实施全链条的检测,已经成为区域内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方面人才培育、新技术研发、大项目研究、企业员工委培的“校企政所行”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中心。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心为载体,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小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0余家合作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技术研发、分析检测、技术推广等服务,累计化验样品6000样次,开展检测技能培训500人次。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能够有效发挥技能大师在技艺传承和技术引领中的重要作用,是破解职业教育脱离实际这一弊端的重要途径[10]。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在双高院校建设、深化三教改革中陆续建立建立周忠宝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邢立伟农经科技工作室、范学伟动物疾病检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滕井胜宠物疾病诊疗大师工作室、聂守军(水稻)大师工作室、刘彩华种粮大户工作室、李凤玉农产品分析检测工作室、李祥杰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室等1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专用性、优质性品种资源开发,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安全高效、优质高产、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带动响水大米等龙江特色农产品运营水平提升,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经营升级、管理创新。预计培养5000名具备一定新技术研发、推广的农业英才,开展技术攻关,引进、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服务中小微企业,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