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澜 谢晓枫
摘要:不断发展的智能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新闻的传播途径,场景化传播就是发展至场景时代的产物。数据新闻本就依托图表而非纯粹的文字传递信息,加之数据新闻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数据新闻的场景化传播在智媒时代的发展具有可行性。用户需求、技术与设备的进步亦或是行业经验,为数据新闻场景化传播提供支持,但风险同样需要警惕。
关键词:数据新闻;场景化;可行性
智能技术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我们进入场景时代,生活各处皆为场景入口。LBS、大数据与社交媒体的联合应用,收集用户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使得场景化传播方式深入到新闻传播领域的各个方面。
为用户带来丰富新闻体验与视角
基于时间、空间和人这三个要素的场景化传播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化信息传播,通过文字、图片等传输所带来的单维度信息,场景化传播依托于卫星定位系统,结合传感器和三维建模技术,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并分析场景,为用户利用技术构建的超真实虚拟环境,或结合现场实景,为用户带来能够自主获取信息的沉浸式适时体验,视角不再局限于通讯员的写作与立场,扩充所传递信息量。加之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使用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不断进步,使得用户体验感得以延伸。
在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中,《人民日报》就使用了可进行VR全景拍摄的相机和5G客户终端设备等装置,将人民大会堂和“两会”现场视频信息同时间传播至身处不同空间的用户,丰富信息获取体验。
新闻的精准适配与推送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抓取用户位置变化、信息检索浏览以及社交互动的记录留存,作为用户画像进行数据分析,识别用户所处场景,通过算法为用户推荐相适配的信息内容,降低海量信息检索成本与门槛。通过地理位置与时间等客观信息,结合个人兴趣一类个性化要素,解读预测用户的实时需求,并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个性化信息传递的服务质量,以用户为中心,尽可能的使技术更懂人,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
新华社曾经推出的应用“我在现场”就是通過对用户地点的追踪定位,只需要用户点击“周边”板块,就为用户呈现附近发生的新闻,将新闻的接近性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场”问题重回新闻传播视野
在过去新闻与传播领域研究的几十年来,一直将目光放在摆脱身体的限制进行远距离跨时空传播的方面。而场景化传播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学界的注意,身体“在场”的传播方式重回我们的视野。基于身体“在场”的情形之下,提高新闻信息的交互性,强调以身体作为媒介的重要性,深入探索由于市场合理和技术的革新,合力推动传播由静态背景转向场景沉浸的可能性。传播内容和形式在表达上与身体相连接成为未来的趋势。近几年传媒行业大力推动的VR新闻、全景新闻等新闻样态,推动人与媒介交互生成在未来传播发展趋势中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政府网推出的游戏类H5《美术馆里看政府工作报告》,通过美术馆的场景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用户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从每幅图画中找到设计者制作者意欲呈现的隐藏元素,并点击,屏幕上就会出现其所对应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这种方式使用户参与其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参与性,满足用户“在场”需求,还潜移默化地向用户传递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数据新闻采用图表、视频等形式将新闻数据直观生动的呈现,深受用户的喜爱,但数据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在传播实践中存在不足。
可视化方式单一
传统新闻以文字多为文字与图片的组合表达,而在数据新闻中,多用信息图表来替代文字的堆积。尽管图表的传播效果相比文字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终究还是单薄,常常受限于静态的条形图、折线图,从目前行业内数据新闻专栏的新闻实践来看,较少运用视频类的动态可视化形式。原因在于动态化的呈现形式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同时对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除了重要活动外,日常数据新闻报道中很少会见到动态表现形式。以国内发展较为完善的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在分析其143篇数据新闻报道中,仅有23篇涉及到动态图片或者H5的形式。
新闻交互性效果有限
从交互性来看,数据新闻的交互体验主要来自于H5形式的新闻呈现,用户通过点击手机屏幕或者网页,就可以看到图片的动态切换效果,或者是长按按钮左右滑动,可以旋转屏幕中所建构的可视化交互元素。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交互体验归结来看,只是受众对于信息呈现顺序的选择,并没有在其他的方面获得交互体验,没办法将用户带入到更加沉浸式的场景中,更不用说与游戏的交互效果进行比较。
数据资源存在不足
用户在阅读客观信息较多的新闻,尤其是数据新闻时,最主要的关注点除了数据信息本身外,还在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数据出乎意料时表现的尤为明显。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可信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但行业内存在着为了缩短制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对信息获取渠道不加筛选的现象。
此外,作为数据新闻重要来源之一的学术论文,在引用其数据信息时也存在着问题。在社科类论文中,所呈现的数据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客观性上有些许欠缺。且学术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作者在信息采集和处理时不够规范严谨,这些都会损害新闻报道在受众心中的可靠性形象。
用户“在场”需求增强
智媒时代,依托于智能技术,用户能动性增强,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更希望能够“在场”参与,这种“在场”希望能够纳入更多的身体感官,并试图借助于外接可穿戴设备,如VR眼镜等延伸身体功能,以获得更加多元的体验。
场景化传播本着将用户置入新闻事实现场的原则,对真实情境进行模拟,建构立体的多维虚拟景象,运用多场景组合的报道方式,对新闻场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实现用户在新闻事件中的象征性参与和身份的虚拟在场。这种传播方式帮助用户对新闻的理解由抽象转为具象。
“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便做出过尝试推出具有插画手绘风格的游戏类H5《美术馆里看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使用美术馆的场景强化用户体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报告要求用户在规定时间内从每幅图画中找出报告中的隐藏元素,随后会呈现不同元素所对应的报告内容,这种方式将用户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不仅满足用户“在场”需求,还潜移默化地向用户传达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其中不乏政府官方统计数据的呈现,虽是以文字的形式,但也表明用户需求推动媒体新闻信息场景化传播方式的转向。
移动互联终端普及与移动网络的完善
移动互联时代,媒介技术几乎领导了传播生态。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对用户地理位置、实时状态和社交氛围的获取都需要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等技术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支持。终端融合成为焦点,对场景的开发应用也不断深化。把终端接入用户,从受众场景转向新兴媒介用户场景成为终端融合的关键。同时,新一代通信网5G的出现,具有高速率、万物互联的特征,助推人机之间的联结,超低的延迟使得用户能随时随地获取高清影像信息,为数据新闻的场景化传播从硬件方面提供支撑。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1月至10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338亿GB,同比增长34%,增速较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270亿GB,同比增长27.6%,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4.9%。10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1.46GB/户,比上年12月和今年平均值高2.87GB/户和1.19GB/户。
媒介的新尝试提供借鉴经验
随着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新闻行业在信息呈现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通过视觉图形算法媒体可以将只能在屏幕界面上发布的新闻报道在现实中呈现,大大提升了数据新闻的交互性和沉浸感,还可以更好的展现数据的变化趋势,使得受众对变化趋势一目了然、“一触了然”,以最低的获取成本得到最佳的新闻体验。
澎湃新闻一直在努力将新兴技术落实到具体新闻报道中,如《海拔四千米之上》《全景现场》,将VR技术与节目制播紧密结合,这其中包括定点VR和漫游VR,每个场景之间在逻辑上可以互相关联。澎湃新闻始终坚持创新,注重与时俱进,为其他媒体对新技术的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用户体验反哺数据新闻生产
数据新闻进行场景化传播,将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相结合,用户既可以经由大数据推送,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数字屏幕上观看新闻,也可以亲身到达线下智能接触点,实现真正的身体在场的沉浸式新闻观看,切身体会数据的直观呈现。在社会化媒体阶段,用户数据的采集来源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而在智能触媒中,用户所使用的任意物体都将成为一个信息采集的接触点,这些接触点会实时地记录用户的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等多个感官的使用数据。同时用户的观看次数、时间段、地点、个人属性等信息同时也会被智能接触点收集,作为数据新闻生产的新数据加以记录和分析,反哺新闻生产环节,实现良性循环产业链运作模式。技术的进步打破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壁垒,在万物互联的场景化时代中,数据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流动”,在人与机器之间互动,反过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制作周期长,难以保持稳定输出
数据新闻的场景化传播尝试需要新技术的支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以及团队内部的高效配合,并且从信息数据的处理到多维图表模型的制作都需要人力和物力参与其中,相较于传统数据新闻的一维可视化呈现方式,周期更长。加之,目前市场内的实践较少,可借鉴的经验少,如遇到突发状况,难以及时有效应对和解决,加剧了制作过程的不稳定性,在早期难以保持高频的稳定输出,不利于新闻媒介的日常经营。以目前业内热门新闻形式VR新闻为例,其仅仅是拍摄时间短为几周,长则耗时几个月,所需经费大,生产过程长,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新闻生产。
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激增
在场景化传播时代,用户在新闻平台上搜索、浏览、评论、点赞、分享等所有的操作痕迹都会被系统算法识别,并作为用户数据记录下来,留作分析以指导新闻再生产实践。用户在线下进行数据新闻沉浸式观看体验时,“身体在场”的情景赋能用户自主探索的权利,也是在线下与智能接触点的接触中产生新的数据被设备采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是在用自身的数据换取新体验,用户数据暴露对用户隐私造成威胁。当用户注意到隐私问题时,会主动筛选掉场景化应用的产品。
近日,工信部通报多款APP存在过度收集用户隐私、侵犯用户合法权益问题,被要求下架整改,其中不仅有社交软件,还有许多利用场景五力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APP。如何把握必要的数据收集和过度信息收集的尺度,成为未来数据新闻场景化传播的一大难题。
新闻重点模糊、偏离
从传统单视觉上的数据新闻收看转向沉浸式和交互性的场景化体验,初期用户的注意力易被听觉等其他感官上的刺激所转移,难以集中在新闻本身。且出于对新表现方式的好奇,受众会以尝试新体验为目的观看新闻而不是获知新信息,这就失掉了新闻本身的传递事实的意义,模糊了场景化新闻报道形式的重点所在。加之,场景化传播对技术和人才要求高,而当前行业发展尚不完善,制作过程中很可能重点偏离,导致注重形式上的效果而不考虑用户实际体验的信息接收与理解效果。
数据新闻从传统的形式转向场景化传播,脱离一维的传播样态与用户体验,转为构建多维立体的虚拟情景,通过大数据和LBS精准定位并适时推送,使用户沉浸其中。技术带来的新闻呈现转向为人们搭建了一个技术乌托邦,身处其中可以不断满足期待,但现实来看,这是一种探索性创新与构想,任何新事物都是在螺旋式上升中前进,在新闻实践中必然会遭遇问题与困境。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从客观的角度探寻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喻国明,陈雪娇,卢文婕,曹笑凡.边缘计算、5G与传播的未来融合——试论场景视阈下新闻传播过程的重新构建[J].传媒观察,2019(10):5-10.
[2]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3]喻国明,李健祺,靳江楠,王莹.技术赋能:5G时代场景传播中用户角色的迭代.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00):21-31
[4]刘泽溪.场景新闻的叙事特征与真实危机.青年记者.2020年(25):41-42
[5]黎勇.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可视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叙事创新.中国记者.2020年(02):56-59
[6]刘宏,周婷.场景化时空:一种理解当今社会的结构性视角.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學报).2020年(08):33-38 11(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