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的改革新出路

2021-02-14 05:13谢从冰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愈加突出,而媒体融合则成为了传统媒体在竞争中崛起的重要契机,传统媒体想要获得市民的关注和青睐,就需要从社会关注的角度进行新闻挖掘,而社会新闻就是赢得读者的重要筹码。一直以来,社会新闻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信息源更为广泛、可信度高、内容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因此深受欢迎。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社会新闻如何改革,如何开展媒体融合,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阐述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社会新闻传播受到的主要冲击,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的创新传播思路,进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改革出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双向传播;融合深度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出现之前,社会新闻主要的传播载体就是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体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报纸和杂志能够长时间进行新闻信息的储存,电视的新闻传播更加生动和直观。然而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社会新闻传播就有了比较大的局限性,不仅受到时间的限制,也受到地点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的社会新闻传播受到了比较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新闻传播,就需要创新和改革。

媒体融合的核心理念就是融合各种媒体的相关要素,实现传播的最佳效果。相关要素可以是传播技术,也可以是传播渠道和传播工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目前很多传统的新闻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呈现出多媒体平台共同作用的效果。传统的新闻记者也在积极探索,实现传播环境的转变。在这个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社会新闻传播自然会受到比较强烈的冲击,具体表现为:

传播主体发生变化

传统媒体的主要信息渠道就是政府机关单位、国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信息的搜集和发布主要就是通过记者或者通讯报道者来完成,相比较而言,报道的形式较为单一。另外,传统的新闻传播在信息的获取方面有着较为固定的渠道,采集到的信息一般都不能完全予以利用,工作效率不高。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广大受众成为了社会新闻传播的新力量,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进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收集,并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并进行传播。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新闻传播的受众和媒体人之间的界限逐渐融合,各自的身份开始被重新定位,新闻的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受众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结构被颠覆,新闻传播真正做到了来自大众、服务大众。媒体融合背景下,人人皆是传播者。

传播途径发生变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途径从传统单一的模式向多种途径混合的模式进行转变。传统新闻传播主要就是通过传统四大媒体进行传播,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众多新的传播途径,社会新闻的传播方式呈现了多元化的传播趋势,同一个社会新闻可以同时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然而不同途径报道的新闻又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新闻核心是相通的。新闻内容以不同方式被提取和制作,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实时传播成为当下社会新闻传播的重要特征。这样的传播方式深受网民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闻的传播不再被约束,新闻资料可以随时被传输到网上,所以,新闻传播途径被打破,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运营模式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运营机制主要就是独立经营,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之下,运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独立的经营模式被联合运营所取代。联合运营在资金设备的投入上相对要少一些,这样能够使运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另外,联合运营扩大了新闻搜集的信息范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联合运营模式促使大众主动参与到媒体行业的发展当中。联合运营模式也会加大社会新闻的传播媒介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从而适应不同媒体的不同角色需求,这样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财力的消耗都得到了有效降低。

传统新闻信息的来源都来自于记者的采集,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单单依靠记者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新闻的报道需求,记者的数量有限,又不能在新闻发生的当时有“瞬间移动”的能力,报道的时效性自然会受到影响,在全面传播者的时代,怎样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成为了社会新闻改革创新的路径,具体表现为:

多媒体网络传播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未來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式,能够为社会新闻的传播提升传播效率,社会新闻若是依靠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率和到达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可以实现互联网全渠道传播,拓展社会新闻的影响范畴,增加大众的舆论效应。社会新闻基本都与民生相关,本身因为新闻的特殊性质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是在新的传播背景下,尤其是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怎样能够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是所有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具体实践的层面上来看:新闻机构可以建设自身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让社会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顺畅。在新闻播发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对新闻内容进行预告,把视频新闻的关键部分截取一定的时长提前展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激发起共鸣和讨论。在新闻播出后,利用官方微博等平台对社会新闻的话题进行讨论,增加话题的敏感性。例如,北方冬季供暖是重要的民生新闻,在供暖前期一定会形成社会的舆论话题。新闻机构在搜集相关供暖新闻材料的基础上,先在公众号中预告供暖题材的新闻内容,然后在电视民生类节目中播出,电视节目播出后在新浪微博展开“您家热了吗?”的话题讨论,话题热度会提升一个新的层次,受众对该新闻机构的粘性也会增强。

增加手机移动端新闻达到率

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手机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代的年轻人几乎与手机分不开,利用手机几乎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全部活动。社会新闻传播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捷性,让信息传输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年轻人对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是很关注,手机新闻更能够利用他们的碎片化时间,而且手机移动端的传输能有针对性,利用大数据平台为受众推送感兴趣的新闻内容。通过手机移动端的新闻传播更好地服务大众,增强社会新闻的传播效果。

媒体融合背景下重视社会新闻的双向传播效果,提升服务意识

社会新闻的性质更能够激发受众的关注度,与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社会时事新闻相比,一则新闻热度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中,每个人都是新闻的接受者也可以是新闻的发出者,甚至成为新闻的组织者。若是新闻机构一直仅仅秉承着向大众传播信息这一唯一的职能,很快就会被当下的传播环境所取代。但是人们获得信息的平台多种多样,受众面临新闻传播的平台比较多,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并不像几年前仅能通过电视、广播等平台才能获取到信息,所以新闻机构若想保持新闻曝光度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定服务大众的工作宗旨。社会新闻的报道需要深入群众,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关于食品安全的社会新闻,就可以利用这种双向的传播模式,新闻机构只是信息的统计者,真正的媒体人是所有的受众,以新闻媒体为主体去解决百姓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传播正能量,让新闻的服务更加多元化。总的来说,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社会新闻需要更多的人民群众来共同参与,新闻机构要成为人民的“发声筒”,保证新闻服务的落地执行。

强化媒介融合,进行新的传播平台的构建

重新定位促发展。最近几年,传统媒体一直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出路,不断进行自身的转型创新,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很多传统媒体将关注点放在了自媒体上,纷纷与自媒体平台合作。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找到合适的角度与用户进行更近距离的接触,突破传统思维,促进媒体转型。《人民日报》的一位资深报人曾经说过:“媒体的核心竞争在于生产优质内容,最根本的东西是信息和思想,这一点稳如磐石。形态变化了,就去适应形态;渠道变化了,就去适应渠道”。现如今,媒介的传播形式发生了变化,深谙新闻的传播也需要随之改变,顺应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很多优秀的传统媒体都已经在发展中不断脱颖而出,借助于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了用户群的重新构建。还有一些媒体进行了技术团队的重新组建,对自己生产的新闻进行评估,了解用户的阅读情况,这些都是社会新闻变革的可借鑒性经验,只有结合读者的兴趣进行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才能获得稳定的用户群体。

回归本色,凸显社会新闻的基本要求。社会新闻主要就是引导社会舆论,这是传统媒体的主要职责。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传统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一直都是存在的,应该要将其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背景下,社会新闻更要将舆论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以这个基本要求为指导,深挖有价值的社会新闻,重点关注大众关注的话题,从生活出发,但是又要超脱市井新闻。

挖掘社会新闻的价值,将传媒报道的深度充分体现出来

强化新闻内容,对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新媒体对事件新闻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每次都是第一时间进行新闻传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新媒体就是传播角度最佳的媒体。从现如今的媒体发展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虽然时效的优势被弱化,但是却可以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新闻价值的二次挖掘,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和公共空间影响的角度,全面分析社会新闻事件,从而有效提升新闻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的不同。

紧跟热点。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新闻就是热点新闻,对热点新闻的报道一定要有全局的观念。新闻媒体建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连接着政府和每个公民,热点社会新闻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促进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为民众排忧解难,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客观事实对民众的影响反而不太大,但是感性诉求的影响力却不断提升,甚至成为公众进行判断的重要考量因素,这对于新媒体时代舆情反转的发生和常态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新闻的传播要及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及时攻破不实言论,对民众的意识形态进行积极引导。

创新常规新闻的策划。社会新闻传播报道也需要进行策划,新闻策划主要就是借助于一系列的报道或者多版面的组合方式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进行挖掘,对其内在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实现对新闻价值的再认识。媒体工作者传统的社会新闻编辑时间都比较长,长期接触民生新闻,有时候很容易因为新闻题材的趋同性而产生麻木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和编辑都需要主动参与到策划当中,主动进行思考,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报道,如何让报道更加完善。而如何更好地报道社会新闻的重点就是创新,一方面选题要创新,还要创新报道形式,转换报道角度,实现社会新闻报道的质的飞跃。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需要创新选题,同时再加上较高的执行力,才能展现社会新闻传播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意义来。

培养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人才的职业技能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需要了,在原有的基础上,传统媒体人才还要从专属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着手,深化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现如今,媒介平台对媒体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不能进行新技术的学习,不能掌握新的专业技能,就会逐渐被媒介平台淘汰。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人需要具备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在社会新闻频出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新闻消息的准确传达。社会新闻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相应的人才支持,人才的培养要从校园抓起,强化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基层实践平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注重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培养,为社会新闻的变革创新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传播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为社会新闻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新闻传播要抓住时代发展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促进平台优化,稳固融合媒体平台与受众之间的融合深度,不断创新传统社会新闻传播的方式,丰富社会新闻的传播内容,促进媒介融合背景下各平台的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

谢从冰(1988—)女,汉,福建漳州人,本科,初级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访。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