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 朱思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百年来,我们党妥善应对了来自国内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界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风险挑战,正确应对来自党内的风险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获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一百年。“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1](P96)“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来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总结我们党百年来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领导革命、建设、改革,是前人根本没有干过的伟大的事业,因而在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必然经历和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既包括国内的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还包括来自我们党内的风险。
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国内环境是复杂的,面临着来自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以及自然界等方方面面的风险。
在军事领域,我们党面临的军事风险是长期存在的。大革命时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意识到掌握独立的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共产党人在1927年遭到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血腥屠杀,党员数量从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余人,损失惨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和各地军阀不断对红军和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红军被迫长征,红区的党组织损失了90%,白区的党组织损失100%,我们党面临生死攸关的严重危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蓄意制造摩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对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悍然发动进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了各种反革命的破坏活动,特务和土匪猖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还面临着“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等危害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势力,面临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威胁。
在政治领域,我们党面临的政治环境是极端复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如何正确分析各个阶级的状况,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并坚持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巨大挑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了执政党,伴随着我们党所处环境和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被资产阶级侵蚀的重大风险和在全国范围执政的重大挑战。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正确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领导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保革命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全新挑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全新课题。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风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我们党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挑战,肩负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经济领域,我们党面临的经济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三大改造完成之后,随着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对于党内很多干部对经济问题不够了解、不懂得经济建设规律的现状,毛泽东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3](P1480)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面临着把握市场经济规律,驾驭市场经济的全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党面临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任务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挑战。
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党面临的斗争是异常严峻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曾出现过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在思想上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在政治上向往西方的两党制和议会制,在经济上主张彻底私有化,其实质是想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一条改旗易帜的邪路。此外,还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下,通过各种方式歪曲和否定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丑化和污蔑党的领袖,实质上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客观趋势导致意识形态渗透性交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
在社会领域,我们党面临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但也带来了较为悬殊的贫富差距;同时,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原则也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社会领域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甚至演变成严重的违法犯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但还存在诸多风险,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犹存;市场经济秩序仍需规范;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在自然灾害方面,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曾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蝗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也遭遇了三年(1959—1961年)严重的自然灾害;1976年7月,河北唐山发生了强度为里氏7.8级的特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1998年夏,中国遇到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初,一些地区陆续发生“非典”疫情,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6.9万人遇难,37.4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4](P10)。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国际局势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形势风云变幻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一系列影响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变相继发生,世界局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来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风险。
在军事方面,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战火一步步烧到中国边境,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威胁;1962年,印度侵入中国的藏南地区;1979年,越南在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以美国为主导的局部战争仍然接连不断,世界仍处于核武器和局部战争的军事威胁之下。
在政治方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东剧变以来,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惨痛失败,共产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世界各国的共产党组织都面临严峻的危机和挑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在经济方面,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涌动,零和思维、冷战思维大行其道,经济全球化遭遇寒流,世界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美国特朗普政府和极右翼势力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悍然发动对华贸易战、科技战。
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一直试图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企图用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人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1964年,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美国“力图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实行资本主义复辟,瓦解社会主义阵营”[5](P355)。邓小平也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6](P344)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刻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7](P1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2]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挑战,如果党的建设抓不好,苏联共产党就是前车之鉴。毛泽东曾将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并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在党的建设方面,主要面临着主观主义、消极腐败和脱离群众三大风险。
一是主观主义。建党初期,由于年轻的共产党人在政治上还不成熟,缺乏革命斗争的经验,在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问题上相继犯了“左”倾冒动主义、“左”倾关门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等一系列错误,这些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险些导致革命失败。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党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也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脱离实际的错误做法,给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这些错误的思想根源,都在于主观主义,在于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二是消极腐败。1949年,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和“两个务必”的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绝不能当李自成。但是进城不久,“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8](P208),毛泽东强调这种情况“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8](P192)。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品交换原则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甚至演变成严重的腐败犯罪。198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9](P402)1989年6月,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6](P31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腐败问题,深刻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10](P175)“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10](P195)
三是脱离群众。革命战争年代,正是由于紧紧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正是由于获得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党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但也正是由于脱离群众,我们党在政策和策略上曾出现过一些“左”的失误,得不到群众的支持,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党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的群众路线遭到了破坏,这损害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在群众中间起到了很坏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1](P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依然形势严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P14),中国共产党人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从白色恐怖下的殊死抗争到抵御外敌入侵的浴血奋战,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到与大灾大难的艰苦搏斗,从国内各种政治风险的严峻考验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中的饱受冲击,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迎战新形势下的国内国际挑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困难和矛盾之多、经历的挑战和风险之大是世界上任何政党所不能比拟的。但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强烈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一次次成功地应对了这些重大挑战,化解了这些重大风险,引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应对国内风险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围剿,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党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三湾改编,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并正确分析和处理好了国内复杂的阶级矛盾,建立起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为了应对执政挑战,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P1438)并相继开展了“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毛泽东和党中央从当时的形势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五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所有制基础,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全党来说仍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要独立思考,努力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毛泽东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12](P226)全党上下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纠正错误,调整政策,为扭转困难局面、开展全面调整准备了条件。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不少曲折,但探索的主题始终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来进行的,并且我们党在极为严酷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我国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风险,邓小平重申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6](P124),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6](P194)。邓小平强调:“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6](P195)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局面,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6](P148)。但这绝不是纵容贪污腐化和滥用职权的行为,相反,邓小平强调:“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6](P306)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党成功化解了这些重大风险,保持了我国安定团结的局面,牢牢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妥善应对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党在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动员全体党政军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使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党强调实事求是,推动全党调查研究,并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最终渡过难关;面对1998年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我们党统一指挥、精心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面对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党科学防治、齐心协力,取得防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面对汶川特大地震,我们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夺取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大胜利;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共产党又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最终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
在应对国际风险方面,面对战争威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相继取得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面对苏联干涉我国主权的大国沙文主义,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苏东剧变以后,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形势,邓小平坚定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6](P383)邓小平还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6](P321)我们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对于和平演变的风险,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保持警惕,坚决维护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制止了一切动乱,保持了我国政治环境的稳定。只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将始终站得住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历史大势,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自身发展的历史方位,鲜明提出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1](P390)的重大战略判断,并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趁势而上,奋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在应对党内风险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历史上所犯的各种错误的经验教训,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在延安开展了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的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贪污腐败现象,邓小平要求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抓紧惩治腐败。1992年初,邓小平在讲话中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6](P379)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党的十五大提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13](P46)“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13](P4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决遏制住了腐败蔓延势头,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党的群众路线遭到了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了我们党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打下了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历经百年苦难辉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矢志不移、奋斗不懈,带领中华民族走过风雨如晦的岁月,迎来世纪梦圆的曙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历经磨难、久经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14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2]百年来,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犯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导致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和1934年反“围剿”的失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严重偏差,出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刘少奇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经验教训时曾说:“中国党的组织能力并不弱。中国党的英勇牺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数十万党员被人割去头颅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胁我们的党员放弃自己马列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14](P220)。这是“过去历史上我们最吃亏的地方”[14](P293)。这里说的“指导上的失败”,就是指党在理论和路线上发生的严重错误。这些经验教训,需要永远汲取。
今天,时代变化和中国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5](P344)这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第二,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建党之初,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6](P310)。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文革”结束后,面对思想混乱、百业待兴的危重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确立了邓小平这个核心,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纪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形成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成熟的标志、有力量的体现,领导核心坚强,党和国家事业就充满希望。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实践中确立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扎根人民群众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具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具有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雄才伟略,明确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团结、统一、稳定、繁荣的制胜机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树立和维护核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做到思想上十分自觉、政治上十分明白、理论上十分清醒、行动上十分坚定,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不是空洞的表态,要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忠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要坚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政治原则,确保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着力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有力保证。
第三,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回顾一百年的奋斗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1](P519)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第四,始终坚持“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16](P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我们才能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17](P1098)
第五,坚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革命斗志。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饱经磨难、历经风雨,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光荣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18]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谨防自满心态、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1](P226)需要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第六,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威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19]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