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开展初探

2021-02-13 13:47陈绍玲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员交流班级

陈绍玲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级中学 226511)

自主、合作、探究是当代教育最提倡的学习方式,而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该学习方法的运用完善了教师“一言堂”教学的弊端,通过转变课堂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予到学生手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交流和讨论,增加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出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收获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提升,更是思想和个人能力的拓展,符合当前初中生的基本发展需要,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效率、有效果,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自然就更多.

一、合理构建小组建设学习交流平台

小组合作是指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学习小组,在组中每个人分工合作,互相协助,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之所以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让班级内的各个小组的成员的能力相当,而且在小组当中如果都是优秀的学生,那么这个小组的综合实力非常强,而且成员之间可以帮助的地方不多,那么如果小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同学们普遍问题比较多,相互之间的帮助,也起不到任何提升的效果.所以选择水平不同的学生组建小组是最有效的方式,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成绩较弱的学生,通过组内成员的优劣互补,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而成立学习小组则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小组成立之后,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并且把小组建立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小组,不仅要以学习为目标,同时也要养成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长短互补、层次合理、个性平衡”的原则进行分组,通过学习成绩、生活状况、家庭背景、课堂态度等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将不同等级的学生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当中,每个小组都要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再根据每个人的长处给予不同的任务.同组学生的座位要相邻,以方便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果学生分成小组之后,座位还比较分散,一旦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极有可能会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而且课堂的纪律很难保证,这对教师来讲也增大了管理的难度.教师按照各项标准进行了小组划分之后,需要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沟通,来安排各个组员在组内的职责和任务.对于小组成员来讲,各司其职才能有效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每一个同学在主内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应该仅仅依靠其他的成员来完成任务,每一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小组的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提高.

例如,笔者在班级将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其中包含一位优等生、两位中等生、一位后进生.将成绩最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负责讨论与合作的过程的安排,并监督和指导其它组员的学习情况;而两位中等生则为记录员和操作员,分别辅助记录和评价每次小组学习的成果并进行反思,发现组内的不足并及时解决问题;操作员则根据组长的安排对活动实践进行实际操作.后进生则作为向教师汇报情况的联络者,通过教师直接的联络能让教师了解后进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同时该工作没有很大的复杂性.但是,在班级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服从组长管理的学生,将这些少数学生和教师成为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就是教师直接负责管理.合理、有效的对班级进行分组,不仅对日后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高效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课外学习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增进组内成员的情感,避免出现个别学生被孤立的现象,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设计小组互动内容体现合作意义

刚组建小组,组内成员难免有些不熟悉,小组成员的相互熟悉应该由教师引导,并且课后也应该积极沟通.因此,数学教师要运用教学课堂,在课堂中多构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以此增进合作小组中的感情,加强彼此之间的认识.以数学问题为课堂导入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是给予交流空间最好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问题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纽带,贯穿着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有一个问题来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然后其他同学根据这位成员的表达去了解这位成员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有什么样的特点,并且对今后的合作形式进行思考,尽可能找到小组成员都比较舒服的相处模式,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问题的讨论更容易得出优质的结果.通过提问能激发优等生的解题欲望,每一个小组的设置都会有组长,组长需要在小组的问题讨论过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首先表示自己的观点,而其他的成员也会受组长的影响,进而也积极加入思考问题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提出的数学问题要遵循以下原则: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使学生交流的过程有多种思路,能各抒己见;问题的难度要具有梯度,如果问题过难,那么讨论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从而使教学的普及性下降,也容易打击成绩靠后的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太简单的题目,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而没有必要进行讨论;问题要具有趣味性,有趣的问题可以加大讨论的积极性,营造欢声笑语的讨论氛围.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问题:当两个三角形角度一样,一条边长也一样,那么要在加哪些条件才能证明他们是全等的呢?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进行讨论,作图是非常简单的步骤,全员都能参与其中,同时手脑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再由优等生得出结论,并讲解给其它组员听,教师在讲解一遍知识点,进而达到双倍教学,使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的时机

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分析合作环节的时间和步骤要如何布置,明白自身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说什么.在预估合作时间时,我们可以以中下成绩的学生为参照物,估计可能思考的时间范围,并以此估计自身介入讨论的时间.教师在小组旁边观察学生讨论,如果时机不当,则会让小组成员感到紧张和不安,进而打乱讨论的思绪,如果时机正确,那么教师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障碍,提升讨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的介入时机一定要把握好.

四、及时对小组作出评价和调整

定期对小组的反馈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调整是小组合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即是对小组成员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引导学生明白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哪些方面自己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使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也让学生明白小组做出的成果是每一个组员的功劳,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调整是为了避免班级成为多个小团体,进而造成组间的不良竞争,而且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和退步,调整也能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组内环境学习,进而保持学生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新鲜感,进而提升小组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通过合理的调整,使班级整体的凝聚力提升,同时让学生能从班级的不同学生身上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自主讨论和实践的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低,虽然能给予学生成绩上的提升,但是却无法达到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发展的效果.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当下能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的开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只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其它的学生,进而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学生之间交流也更加方便,也能增进情感,同时在课堂上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等,达到综合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目标.

猜你喜欢
成员交流班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班级“四小怪”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班级英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