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分析

2021-02-13 10:3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思政思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的核心思想就在于突出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之上。这一要求也进一步说明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的工作。

2018年 6月 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018年11月1日,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高教司吴岩着重强调了“新时代高教40条”,特别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体育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要树立强体魄又育思想的目标,同时高校体育在新时代对体育教师教学的新使命、新要求不得不面临改革。结合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积极展开。

2 思政进体育课堂的研究现状

2.1 “课程思政”等相关研究的主题内容分布宽泛

在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书目检索网站以“课程思政”等为题名进行关联检索,可查到文献、期刊5200余篇,硕博论文70余篇,相关研究自十八大以来逐渐丰富,尤其从2016年以来呈快速递增趋势。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从立德树人的相关理论和学校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和实施路径研究三类。其中,理论问题研究主要围绕其概念内涵、特点和重要作用等内容展开;现状研究与实施路径研究主要以问题挑战、培育践行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

2.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等跨界研究不足

在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书目检索网站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等为题名进行关联检索,可查阅文献、期刊近30余篇,硕博论文10余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现状研究等领域严重匮乏不足。本课题充分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合路径,并结合目前我校体育课现状为思政进课堂提供理论依据

3 思政进体育课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思政进课堂是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体育课教学,我们既要与国家形势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打造适合我校体育课堂特色的思政教学改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深入总结新时期我校思政进课堂现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体育课“课程思政”制约因素,探索体育课堂“课程思政”研究路径,为实现我校体育课堂“课程思政”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本研究在理论上主要从德、体两大主题交叉的角度探索我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从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发研究体育课堂立德树人教学方法,丰富了理论基础研究的内容;在实践中,本课题重点研究体育教师、大学生、体育课堂、“课程思政”、体育精神等五大因素,希望通过精准的学科分析和深入的学科思想整合,解决好体育课堂“课程思政”立德育人全新融合模式,促成我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大发展。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结合其他学科“课程思政”立德育人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高校体育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体育教学中“教”与“学”两大因素的调查分析

全校广泛开展体育课堂“课程思政”立德育人教学改革的问卷采访调查等,摸排学生、教师的情绪状态、心里耐受等等。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和“学”的过程密不可分,教师应加强高校体育科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要注重体育与素质教育中的一些交叉性理论问题的探究。武装学生思想同时武装教师思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增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思路顺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互动、互助。将“健康第一”的教学观和体育观在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从中提高认知思维、情感意志活动能力,加强身体练习,提高交往活动能力。

4.2 体育教学课堂中“课程思政”切入点的分析与研究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从本科专业做起,结合本院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体育健康认识等方面入手,找到体育教学当中“课程思政”立德育人切入点,从部分专业尤其是意识形态高的专业出发采用 “反复论证”“以思促健”“以文带武”“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等办法找出切入点。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想中练、在练时想”,使思维的主动性和身体的能动性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全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思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时时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4.3 法律规则意识、顽强个人意志和团队精神培养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分析与研究

加强运动比赛项目“体育精神”的宣传推动作用,强化体育精神促进课程思政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通过体育精神与个体思想的碰撞,体育精神与个体思想的交流,体育精神与个体思想的融合,从而理顺“体育精神”与“课程思政”的联系,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将严格遵守竞赛规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恪守体育道德的思想与实际相结合,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加快落实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高校在课外应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4.4 体育“课程思政”课堂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启发、引导和组织,给学生提供较充分的自学、自练、自我创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我价值充分发挥,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真正将体育教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挖掘出来。增加学生“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量化分数中的占比,加强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课程思政”的占分比例,同时提出相应的量化机制和评价机制,解决我校“课程思政”在体育课堂应用建设中的短板。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