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2021-02-13 10:03陶磊刘拥锋
关键词:抗疫育人思政

陶磊,刘拥锋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6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领导人民果断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如何将伟大抗疫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其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尚需研精覃思,厘清其中关键要点,深入探索推进路径。

一、充分认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映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培育和塑造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对标新时代育人的新要求,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筑铸魂育人体系的需要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之下,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生发、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通过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得以全面深刻阐发,有利于科学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鲜活表达,用抗疫精神构筑铸魂育人体系,就是要通过抗疫斗争中所展现的伟大精神、伟大品格、伟大担当,唤醒、鼓舞和引领当代青年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中,体悟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磅礴大爱和舍己为人的崇高气节。同时,用抗疫精神构筑铸魂育人体系,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桥梁。将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更为强烈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培育作用,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面积极的价值导向,使思政课成为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发展潜力的不竭源泉。

(二)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3]我们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一以贯之、独立自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成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践基础和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块试金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有效管用”的深层次检验与综合性考验。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考验,发挥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越性,体现了强大的整体动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把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层本质、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深埋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外化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之中。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过程与结果的巨大差异。有比较才能鉴别,有认同才能选择,有选择才能坚持,才能够认清形势、把握大势、认同优势。将伟大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厚植新时代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我们也要在深刻反思抗疫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兴利除弊、补齐短板,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稳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彰显更加令人瞩目的显著优势。

(三)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选择利用的、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信息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丰富、扩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成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及教育主导者所具备的开发能力密切相关。在这场当代青年亲身经历的重大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中,凝结和升华的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备了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无法比拟的鲜活性、时效性和可感知性,更易在共时性的情景、场域中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同频共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稍纵即逝,把握其时效性,及时将其转化入教学体系、渗透到教学实践之中。思政课教师要及时运用抗疫斗争这本引领学生立德成人的最佳教材,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抗疫精神这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理论宝库,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不断提升育人成果的有效性。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树立系统论思维,重视对抗疫精神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与利用,延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效益。

二、准确把握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个要点

抗疫精神如何更好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着重把握微观视角叙事、正确价值引导与涵育法治意识等关键要点,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牢牢抓住微观视角叙事渗透

法国哲学家巴尔特指出:“叙事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社会。叙事与人类的历史一起降临,没有叙事的民族何曾有过?所有的阶级,所有的人类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叙事……叙事是世界的,是超越历史的,是跨越文化的:就像生命一样,叙事无所不在。”[4]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视角构成了叙事的整体架构与层次。随着信息技术“触角”的不断延伸与蔓延,“微”媒介逐渐成为叙事的主要载体。然而,抗疫精神微观叙事视角中的“微”不仅仅是指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公号等作为信息传播载体,也是指以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为嵌入视角,展现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彰显“无微不至、微言大义、积微成著”的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最为直接、最为活跃、最为显著的因子和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类科学技术变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时地变换自身存在的基本样态,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微观个体的生命叙事视角也表明,富有生命温度的内容往往最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受教育者。不论是在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今时代,还是在思政课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为受众供给高质量传播内容的“产品”被反复关注和提及。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利用生动感人的抗疫人物、事迹在微观叙事上构建大学生熟悉的生活细节和形象场景,自然契合大学生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执着顽强抗疫斗争的直观体验,使富有生活温度的叙事得以消弭不同时空和圈层的界限与隔阂,实现渗透的可能与情感的升华。

(二)疏通思想“梗阻”,进行正确价值引导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17.8%,接近约1.8亿[5]。疫情暴发初期,社会信息与各色言论错综复杂、槃根错节,为国家信息安全与社会安定带来了强烈冲击。此阶段主流媒体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注重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及时遏制部分大学生错误思想苗头的发展态势。这也提醒思政课教师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教师之为教,很大程度上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达到育人目的。在疫情暴发初期和中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及时向学生传递准确、权威、有效的疫情相关信息,说明我国疫情防控所采取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分析国际疫情的新态势,凝聚思想共识。后疫情时期,思政课教师要把学生们在整个抗疫期间产生的普遍关心的问题纳入教学环节,“不回避矛盾和热点,不忌讳争论和反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积极自信的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回应和解说引发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6],讲好抗疫中国故事,阐发抗疫精神的生成与发展的实践必然性及其重要性,疏通思想“梗阻”,进行正确价值引导。

(三)涵育遵法崇洁、明德惟馨的法治意识

遵法崇洁、明德惟馨体现在科学有效引导人民群众明公德、守法规,以自觉自律的意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的初期,面对党和政府采取的一些应急措施与制度安排,部分人民群众滋生了心理上的逆反情绪和行为上的不配合。此类情况之所以出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部分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公民应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工作,履行及时报告、及时隔离等公民义务。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7]。2020年2月6日,中央文明办发布《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更加注重培育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更加注重强化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8]。遵法、明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离不开伟大抗疫精神的有力支撑。同时,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也离不开对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法治文化的培育与扶携。抗疫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无论对于大学生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的涵育,抑或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均有着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深入探索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推进路径

将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深入探索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融通课堂内外,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打破思维的界域与藩篱。

(一)把握融入的顶层设计“要点”

顶层设计重在实践摸索、总结经验基础上的综合设计和立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9]将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立体化的难题,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融入举措成为了十分重要关键的环节。一是我们要善于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制度层面加以谋划、规范与落实,探寻由上而下的总体性、全面性的融入方案,打造抗疫精神育人共同体。高校在制定各项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制度、大学生党团培训制度、社团制度、辅导员工作制度、思政课后备人才培养制度,鼓励其在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学习领会和阐发抗疫精神的多维深刻内涵,并注重现实成果转化。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塑造,强调以先进带动普遍、以个体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全域,达到“见贤思齐焉”的激励溢出效果。二是积极推动在“课程思政”这一更大的场域与格局之中彰显抗疫精神独特魅力和价值。各门思政课程应与课程思政整体全面协同推进,辩证地看待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内在差异性,尊重教师在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实践表明,强调整体全面推进,关键在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与融入举措的耦合性。三是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和以新技术为手段的创新性,在各项融入举措中彰显系统思维与战略思维,不断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同向同行之中,拓展学生对抗疫精神的深度体验。

(二)构建立体化融入平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要求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互动。抗疫精神通过立体化思政平台的载体,加之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有效支撑,以第一课堂为起点,以第二课堂作为延伸,提升全效全方位渗透效果。

一是强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引入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4K超高清分辨率等新技术,更好地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发挥以情生趣、以情明智、以情化人的独特优势。教师可借助新兴技术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VR”体验馆,模拟诸如火神山医院实景、社区一线疫情管控等疫情防控相关情境体验。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环境,生动直观立体地体验所要创设的情境,实现线上与线下互联,使学生不出校园也可“身临其境”。以内容的亲和力、主体的感召力、方法的创新力、价值的引导力,实现在情境中育人,提升教育实效。

二是运用好课堂教学主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0]密切结合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及时把抗疫实践与思政课教学做到有机融合,创造性地运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最鲜活、最生动的“活教材”,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元素,凝聚起青春的磅礴力量。思政课教师在尊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将抗疫精神全面深刻融入思政课的教材与教学的知识体系之中,使抗疫精神真正进入学生头脑,浸入学生心灵。

三是强化第二课堂内容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第二课堂具有随机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与第一课堂优势互补,两者相得益彰。思政课教学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两微一端、抖音、b站等短视频或直播平台拓展和延伸第一课堂,也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补齐课堂教学的短板。鼓励大学生在安全保障前提下访谈抗击疫情中的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疫情亲历者、志愿者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11],使抗疫精神有效转化为学生终身成长的“营养剂”“动力源”,使学生终身获益。

(三)铸造抗疫斗争的精神情怀

作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抗疫精神的生成与发展蕴含着新时代共产党人与战“疫”一线工作者舍己为人、心怀天下的伟大情怀与责任担当。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注重在精神层面以理性的力量感化学生,实现情与理、外与内的交融与簇生,以精神催发情怀,以情怀涵养思想,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德行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滋养中促使学生领悟抗疫精神的思想精髓和价值旨归。抗疫精神生发、发展和具像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使思想理论真正能够抓铁有痕、掷地有声。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抗疫精神所蕴含的深厚情怀。其一,敬畏生命的情怀。面对疫情,人民的生命健康面临危机,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态度,前线奋战的医务人员以身作则、众志成城,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其二,心怀人类的情怀。人类情怀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情怀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勇于担当的坚实底气,人类情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托。当中国的疫情控制得当之时,当西方国家恶意诽谤持续倾灌之时,中国专家学者仍以高尚的人类情怀,主动请缨并驰援他国。其三,爱国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历经千年生生不息,朴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体现在当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国为家、胸怀天下的价值观念,逐渐凝聚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面临自然灾害、社会动荡、外敌入侵等重大危险之时,表现得更为强烈与炙热,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正是最好的体现与凸显。

(四)突破融入常态化思维的“峰点”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2]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迫于疫情防控实际,思政课教学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宅得住”“静得下”和“悟得来”。同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和蔓延,意识形态之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愈加复杂激烈,抗疫精神如何在承压中实现系统性、高质量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当务之需。对于高校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谋划、落实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重要的是树立整体而鲜明的创新观,打破思想的界阈与藩篱,突破融入一般化、常态化思维的“峰点”。创新的本质不仅仅是名称的新颖性,更要有现实的实用性、价值性,片面追求新说法、新概念,实则是新瓶装旧酒。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的情况表明:有的高校存在“调门高、行动少”、思政工作“表面化、碎片化”等现象。实践表明,对任何实质性问题与最主要矛盾的忽视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流失。将抗疫精神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注重在求实中创新,树立正确的实践观、育人观,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调查与研究,将抗疫精神与不同地区高校、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以科学创新的思维模式为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精准施策、把握航向。

猜你喜欢
抗疫育人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