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芝 王荣荣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1956 年,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对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认同,已经成为党内外、全社会的共识。随着工业化建设加速,如何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克服工业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就摆在了第一代国家领导集体面前。周恩来较早关注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环境污染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的科学判断[1],引导人们关注环境;同时,从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也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周恩来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环保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旧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决定了传统农业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基础性地位,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关注的最大环境问题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旱涝灾害。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很快便引起了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关注。
1949 年9 月,《共同纲领》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初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从农业大国国情出发,特别提出“应注意兴修水利,防洪防旱”。同年12 月,全国农业生产会议上提出中国“农业经济占整个经济比重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重申“兴修水利计划”[2],以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短短数年,新中国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水环境的深度改造,确保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1. 水利工程蓄水抗洪成效显著
新中国建立伊始,受灾严重的淮河、海河及长江荆江段等治理工作就提上了日程。1951 年,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明确了“治水为了用水”,要遵循灌溉、航行、发电并重的水利原则,为实现综合利用的目标,他提出要探索新中国的治水理论,把现有的“蓄泄并重”“防洪防汛,减少灾害”,提高到“以蓄为主”“保持水土,发展水利”,最终实现“用水之目的”。同年,面对农业发展与抗灾的博弈,基于国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周恩来认识到“在未经过大造林、大水利等工作之前,水旱灾害是难以避免的”,要彻底摆脱自然灾害,就必须做好长时段斗争的准备。[5]
在新中国建立“十年来的水利建设中”,发挥公有制、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扩大了灌溉面积7.6 亿亩,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倍;初步治理了低洼易涝土地两亿多亩;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积60 万平方公里,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40%;发展排灌机械300 万马力;兴建了农村水电15 万瓦”[3]。当家做主的人民群众爆发了极大的热情,因地制宜取得了很大成绩,著名如河北省洼地改造、水利工具革新等。1957 年4 月,中国水利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对科学治水的重视及科学治水工作的启动。治水工作实践创新和科学研究成效显著,以海河流域为例,大多水库在1958 年至1960 年间建成,在防洪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击1963 年大洪水中“减轻了下游灾害,灌溉了大片农田”[4]。
2. 治水方针及对水环境的改造
1960 年,农田水利局总结了1949 至1959年十年间治水工作,称之是“伟大的水利建设群众运动”,明确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而总结了在党的领导下治水理论上的创新,提出我党制定的“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治水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实际出发,打破了旧中国治水陈规,充分总结人民群众治水经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经验”,是“适合我国特点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治水方针和措施”。[3]
早在1952 年12 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继续发动群众开展防旱、抗旱运动,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的指示,具体要求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要有计划地开展造林、种草工作,通过封山、禁开陡坡等措施,涵蓄水源、降低水土流失;二是改进耕种方法,推行挑旱渠、修梯田、等高种植、牧草轮作等先进方法,增强雨水就地渗入、提高雨水利用率。重在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及禁垦等手段,解决河源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保证农耕区的产量。1954 年9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进一步提出要注重以河流为单位的区域水利工程建设,为害严重的河流要重点治理,并提出了治标治本结合、防洪排涝并重的方针,通过水利工程、除弊兴利优化水环境。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决定了新中国领导集体对发展路径的选择:中国要想以赶超西方的速度实现工业化,就必须超越传统由农业、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范式,必须选择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苏联工业化发展范式[6]。新中国历史证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极大提升了国家安全能力,捍卫了新生政权,并为工业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举措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新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直接产物。当时国内的普遍共识是:“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自不例外,苏联的经验便是“从建立重工业开始”[7]。1951 年2 月,毛泽东提出“三年恢复,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设想,1952年9 月,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方针:“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特别是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机器制造、有色金属、军事工业等。[8]同年12 月,中央就1953 年计划、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编制纲要做出明确指示:新中国必须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必须集中有限的资金和物质基础“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9]。
1953 年9 月,周恩来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五计划”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集中一切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起“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10]。翌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具体列举了要集中力量发展的重工业,包括燃料、动力、化工、冶金及机械制造等,他解释说因为旧中国工业基础脆弱,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只能打破常规,“依靠新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10]。1955年7 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量化规定了五年中工业化的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 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 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实际施工建设150 项中,由能源、原材料和机器制造组成的重工业占了147 项,而轻工业只有3 项。[11]
2.“一五计划”实施后环境问题逐步显现
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在19 世纪就出现了针对工业严重污染环境的诉讼案件,到20 世纪中叶,这些国家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一时期,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环境问题,但受意识形态影响,社会主义阵营主流思想是将环境污染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对苏联经验借鉴较多,受苏联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影响,大多数人也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污染。
1953 年开始,重工业项目在短时间内大量上马,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会不会产生污染这一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淡化了环境保护意识,加之处理工业“三废”技术尚未发展起来,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对环境的作用开始显现。以废渣污染为例,火电厂每年直接排入江河的灰渣达1500 万吨[12],被排入水域环境持续受到废渣影响,便开始出现问题。再以水污染为例,60 年代末到70 年代初,仅渤海湾每天就有600多万吨废水排入,沿海养殖业不可避免地遭到污染;长江流域南京段的水质因工业污水排入,江中鲥鱼捕捞减产85%,杭州、苏州等水乡城市因工业废水污染,在方圆十里无法找到饮用水源。此外,在大西北,兰州市下游黄河几十里河道内,水中含油量最高值超过卫生标准52 倍;在东北,吉林市8 处水源中7 处受到工业污染。1971 年尾,北京水源地——官厅水库的水源受到了工业污染,以致北京出现了较为严重中毒事件。[13]对新中国环境现状的调查,使周恩来下定决心要尽快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重蹈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马克思的世界观包含着深刻而系统的生态观。[14]面对为保卫新生政权需要经济超高速发展的国内外压力,周恩来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思想,直面工业化高速发展给北京乃至全国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摆脱苏联影响,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也会有环境问题,从理论层面正本清源。
周恩来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如果我们在发展工业时不注意保护环境,也会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造成污染。他利用参加会议、视察地方、接见各界人士及批阅文件等一切机会,反复强调一定要以西方为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他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启动。
1. 对新中国水灾害应对的思考
20 世纪60 年代,中国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966 年,为解决华北地区旱灾,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华北及陕蒙辽等省(市区)抗旱会议,基于气候趋于干旱的变动特征,提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抗旱将是保证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他亲自兼任了河北省抗旱领导小组组长,提出要关注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要从根源上防止农业灾害发生,强调植树造林、保护覆被的重要性。
早在1960 年,他就指出了海南岛上台风灾害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直接关联,要求开发建设必须与植树造林同步进行;同年,他表达了对贵州一些地区过量砍伐可能引致灾害的担忧,要求各地要做好蓄水造林工作,保护好地方资源优势。1961 年、1962 年两年间,他先后到西南、东北地区考察,一再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964年,周恩来提出了通过“水土结合”“让黄河成为一条有利于生产的河”的治黄方针[15],强调流域治理过程中要把上中下游加以系统考虑,要兼顾生产和生态,要统筹治理。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工作因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周恩来对此深感自责,在他努力下1966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植林是百年大计”,分析了黄土高原森林覆被与黄河灾害的因果关联,强调林业与水土治理的密切关系。
2. 对工业“三废”处理的思考
20 世纪60 年代,环境保护概念尚未传入中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描述主要是来自日本“公害”一词。当时日本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工业三废已经造成了大量的鸟类和鱼类死亡,森林受“酸雨”破坏也在消失,人类则因“水俣病”造成身体畸形等。1969 年1 月,周恩来捕捉到尼克松总统宣誓中“保护环境”施政计划,敏锐地认识到这可能是美国甚至西方各国政治的新课题,于是指示中共中央调查部研究局围绕几个问题:环境保护的意义,形成污染的原因,污染造成的危害,以及西方学者对污染问题的见解和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准备采取的对策等搜寻汇编相关资料,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层第一次要求研究国外的环境保护情况。
随着“一五计划”实施,“公害”“环境保护”概念从西方引入,周恩来对西方相关工作信息收集的重视,折射出他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与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在当时“抓革命,促生产”形势下,一些领导同志认为关注中国环境问题为时尚早,快速发展生产才是第一位。弥足珍贵的是,周恩来对环境问题一直秉持着理性态度,在各种场合宣讲保护环境的意义,仅在1970—1974 年的4年间,周恩来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共作了31 次讲话,呼吁党内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中国环保问题。[16]他说如果起步阶段不注意保护环境,工业化搞起来,也可能出现这个问题[16]。周恩来提出了不能向西方那样等待污染成灾再去治理,要有提前预防、及时治理、抓紧治理的思想。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国家对工业污染已经开始从国家层面展开治理。出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加之冷战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对新中国的信息封锁,国内民众对工业污染问题重视不够、甚至闻所未闻。周恩来一直努力从理论层面唤醒民众认知,他曾讲“不一分为二看待问题不是毛泽东思想”,分析中国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17]
1. 重视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实地调查
早在1922 年,周恩来就使用了“国情”一词,用它来指中国的“实际”[18];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革命过程中要少犯错误、避免错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把中国的情况搞得很清楚”[19]。周恩来的一生重视实地调查研究,坚持认识国情、依据国情解决问题。
在新中国第一次环保会议召开之前,周恩来指示在全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环境问题大调查。调查显示,当时比较突出的环保问题集中在四方面:第一是水资源污染,全国各地皆有程度不同地存在;第二是城市的空气污染,也已经成为全国性的环境问题;第三是沿海地区海洋污染,自大连湾、胶州湾一路南下,包括上海沿海地区,直至广州沿海,海水污染都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选址随意性较大、污水未做处理便向外排放,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第四是生态破坏,一些地方“大炼钢铁”“以粮为纲”运动式、跃进式开展,使当地森林在大规模的乱砍滥伐下成片消失,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的林草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在短时间内遽增。
2. 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的环境问题
1971 年4 月,针对“如何科学解读毛泽东思想?如何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旗帜”,周恩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高度做了解读,他说:“毛泽东思想不是孤立产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伟大的实践产生的伟大的知识。”[20]
1972 年,中国受邀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一些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持否定态度,不主张参会。周恩来力排众议:“要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世界环境状况和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作为镜子,认识中国的环境问题。”[21]在组建与会团队时,周恩来纠正了环境问题就是卫生问题的偏颇,组建了由工、农、水利等部门参加的团队;针对代表团会议发言对国内的环保成绩评估过高、对环境污染着力回避的问题,周恩来要求发言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只把公害说成是资本主义的顽症”,由此增加了“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一节[16]。会议代表团向他汇报,按照国际标准,国内的大气、水质、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都已经较为严重了,周恩来指示立即着手召开全国性环境会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要从有关部门上升到全国各级领导[16]。这次国际交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资本主义应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
1972 年9 月,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分析了我国治理“三废”的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他们生产的无政府主义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无法从制度层面控制工业污染;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目的的计划经济,完全可以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工业污染问题,[21]以保证资源和环境的代际公平。
今天我们讲道路自信,早在1963 年7 月,周恩来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讲话上,就提出新中国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的发展道路”[21]。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
1. 以西方为戒、克服西方的弊端
周恩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公害”之间的必然关联有着深刻认识;同时,对于西方发展的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秉持积极学习借鉴的态度。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时,西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周恩来提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22]。
1970 年底,日本一位从事公害问题研究的记者访华,周恩来安排他给有关科技人员、国家机关和各部委的负责人做了一场环境问题报告会,还指示参会人员要认真讨论。[16]1971 年10月,周恩来要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代表相机了解美国的环保情况,他特别关注了《纽约时报》对美国污染现状、治理困境的介绍,有文章写“美国人正在摧毁他们伟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成了排污纳毒的壕沟”,而“纠正过去的错误”需要大量的经费[23];还有文章讲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在1985年以前停止向全国水道倾倒污染物质的法案,其目标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是耗资巨大。看了这些材料,周恩来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绝不让我们的长江变成密西西比河”,另一句是“治理污染要花钱,但是光靠钱治理不了污染”[23]。周恩来强调一定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决不能重蹈覆辙;同时中国在解决公害问题上,必须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表现出来,否则“我们算什么社会主义国家”?[24]
2. 从国情出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不走资本主义的老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发挥制度优势从根本上杜绝;二是在预防、治理过程中,也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家底出发,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只靠资金解决。因此,开展综合利用成为周恩来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表述为“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将“三废”“三害”变成三利,这是应对新中国建设初期诸种资源短缺的非常手段,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积极探索。
1959 年6 月,周恩来到石家庄专区调研,在和“三废”问题严重的钢铁、焦化等单位的人员座谈时,要求对于废气、废水等污染源要通过回收利用,减轻污染同时增加社会财富。[21]在其他工厂考察时,他多次提出对于有害的废气,不能简单地烧掉,“烧掉是下策,放空是下下策,应当把它综合利用起来”。他一再强调“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诸如废水经过处理可以灌溉,许多地方污水经过了适当的处理之后,确实对缓解农业用水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烟尘经过回收处理成了再生燃料,一些废渣也变废为宝成了建筑材料。[16]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综合利用已成为世界环保共识,很多国家加大了对工业废品再利用的研究投入,同时大力禁止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使用,强制要求一些产品部件的生产必须使用可回收材料。由此可见,周恩来“综合利用”观点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声。
在“公害”问题治理上,周恩来一再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至于如何发挥制度优越性?周恩来强调要发挥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群众路线的作用,社会主义中国关心环境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最根本的方法则是要依靠群众,群策群力。
1.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在物质资源匮乏、百业待兴的建国初期,周恩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彰显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如1971 年10 月,周恩来陪同外宾参观北京石油化工总厂时,看到有害成分含量较高的黄烟冒出,在短短的考察时间内,他一连五次要求尽快采取措施,有效减轻对工人健康的危害;[16]同年,在得知鞍山钢铁厂矽尘问题严重时,他立即指示劳动部门一定要尽快解决,确保工人身体健康;[25]1975 年3 月,了解到云南锡矿工人因粉尘污染、罹患肺癌比例较高,周恩来立即召集有关负责人商议解决。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党群众观的又一重要内容。在1972 年联合国环境会议上,周恩来亲自参与制定的三十二字环保方针,被提到了国际社会面前,其中“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诠释了社会主义中国依靠群众治理环境问题的理念方针。随后,在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确定了这三十二字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三十二字方针中有十六字和“人民”相关,其中“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指出社会主义中国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人民福祉,“依靠群众、大家动手”八个字,揭示了环境问题的根除必须是全体民众的觉悟和行动,这一认知,在今天依然具有先进性。
2. 克服本位主义、协调推进
周恩来反复强调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需要工、农、林、渔等各个生产部门的协调,需要城市、乡村、沿海不同地区的统筹,需要交通、卫生、城建等各个部门的同步配合。1957 年1月,周恩来审阅《关于召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会议的报告》,在充分肯定过去几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绩基础上,也明确指出我国依然存在着“农业、林业和水利方面的综合措施和配合不够的现象”,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同年6 月,周恩来在题为“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协作,要求“有关部门的负责干部认真地提倡协作精神,推行协调方案,迅速克服本位主义的不良作风”[20]。
1972 年,因官厅水库水源污染,北京市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中毒事件。调查发现水库的污染源来自多个地方,主要有来自宣化、张家口、大同等地方的污水。在周恩来的亲自推进下,很快成立了由京、冀、晋等地相关部门和中央有关部委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分期分地区治理的方针,经过各地10 余年的共同努力,官厅水库的污染问题才基本解决。[16]受地形作用,中国江河大多跨越多个省区东流入海,上游污染源必然污染整个流域,因此上游生产获取的利润与其给下游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鉴此,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同心协力。对淮河、海河等流域治理过程中,周恩来反复强调要克服以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为代表的种种本位主义,必须摆正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20 世纪70 年代初,周恩来以其敏锐、前瞻的思维,对当时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利用审阅文件、出席会议、会见各界人士、视察地方等机会,反复强调环保的意义,以期形成共识。同时,他亲自参与部署了针对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促成随后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环境保护工程的启动[16]。
1. 1973 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
为从法规制度层面夯实社会主义环境保护的根基,在周恩来推动下,新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起步。1973 年8 月,在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就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通过了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特别是制定了首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即《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中国环保事业起步的里程碑。
该规定出台是在人类环境会议的影响下,为解决我国的污染等环境问题而制定的。中国参加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积极效应主要有:(1)为了参加会议,开始搜集、关注中国环境现状,特别是问题,接触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信息,并将之与中国环境状况、环境保护相结合,增长环境保护知识以及对环境保护技术的认识;(2)运用外国“借镜”发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了认真对待环境问题的共识。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需要制定用以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具有立法形式,从新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看,它也是实际上遵守、执行了的法律规定。
2.1973 年开始陆续颁布了各行业的环保规定
首部环境保护法规颁行后,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环境保护的热潮。各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保护机构开始建立,在科研工作的推进下,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纷纷出台,主要有《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73 年)、《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4 年)、《食品卫生标准》(1974 年)等,涉及当时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行业部门和领域。
在各行业环保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同样显示了周恩来的高瞻远瞩。如1974 年3 月,核电站建设刚刚进入视野,他就提出了要将安全问题前置,强调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确保核电站绝对安全,对于核电站工作以后将会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废水、废气、废物等垃圾,必须从长远考虑,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21]在环境保护工作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领域、甚至是细节上,周恩来也能抓住问题、防微杜渐,如1973 年9 月,他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游览西湖时,发现西湖水面有油污污染,因为当时中国尚无旅游业、旅游景观的概念,鲜有人能关注到旅游风情区污染问题,周恩来发现后给当地负责人建议:今后西湖内应少用游艇,以避免湖水污染。[21]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对“三废”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的卫生问题到环境问题的深刻转变,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国家层面、相关部门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转变,有了这个转变才能走出单纯防治疾病的行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自觉。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是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接受者,更是传播的引领者、推动者。在那个特殊时代,理性承认中国环境问题被误认为是抹黑新中国的政治氛围下,周恩来对“公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注,并努力使问题得到其他领导人、民众的认可,显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如1970 年6 月,周恩来借用毛泽东“六·二六指示”中的“预防为主”,阐述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毛主席讲‘预防为主’,要包括空气和水”[26],他解释说人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是会得病的,贯彻毛泽东“预防为主”的卫生思想,就需要防止空气、水被污染,就应当加强环境保护。
2008 年,在周恩来诞辰110 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对其丰功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周恩来十分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更为宝贵的是周总理能对“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进而“深刻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27]。
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建发展中,提出了许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启示作用的创新性思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