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02-13 06:49杨凤城朱金鹏
关键词:小康社会建设

杨凤城,朱金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数次党代会郑重宣示的奋斗目标。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小康生活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接续奋斗历程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中国应该发展成为丰衣足食的国家

建设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后才明确提出的目标,不过,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长程看,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从来都是其重点关注的革命和建设目标。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一方面通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包括实现小康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另一方面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也直接关心和改善着民众生活。

生活改善离不开生产力发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1 079七大闭幕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他说:“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432。翻阅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文献,“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等话语时常出现在党的文件、领导人文章、讲话中,土地改革给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就是明证。

新中国成立后,让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迅速提上中国共产党人的日程。1950年刘少奇在《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文中提出:“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求实现的最基本的任务。”[3]1毛泽东就此指出:“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4]275一言以蔽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萦绕于胸的情怀和使命。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何平衡生产与生活、积累和消费、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的重大课题。进一步言之,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封锁和朝鲜战争,中国近代以来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和由此引发的中华民族对国家富强与尊严的强烈渴望,中国作为贫困落后的农业国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重工业的残酷现实,社会主义苏联的榜样作用等等因素叠合在一起,促使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离不开工业化;而依循工业化先发国家由轻工业开始最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不仅耗时过长且国际国内环境不允许,而苏联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强国的道路,对于新中国极具吸引力因而成为首选。然而,重工业需要高投入、高积累,中国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国,积累何来?对此,刘少奇做过系统分析,他提出新中国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通过掠夺殖民地和无情剥削本国工人、农民的办法积累资金。“在平等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取得借款和实行租让,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取得很大资金,因为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也需要很大的资金去发展他们的工业。因此,我们筹集工业资金的办法,也和以前的苏联差不多,就只有由中国人民自己节约这一个办法。”[3]6他进一步论证道:

为了保卫中国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中国工业化。而为了要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与加快工业化,就需要由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以投资于经济事业。而要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就不能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是说,在最近一二十年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能不受到一些限制。这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创造劳动人民将来更好的生活,在将来能够更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7

实际上,刘少奇表达的思想是党内高层的共识。周恩来也明确指出:“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质和根本性质的任务。”[5]606但是,“当目前国家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建设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基础的时候,我们全国人民都必须把注意的重点放在长远利益上面。我们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为着我们子子孙孙的幸福,我们不能不暂时把许多困难担当起来”[5]607。也就是说,中共中央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5]603,而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需要,必须实现工业化,而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必须适当抑制消费、提高积累率。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须有使命担当、牺牲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换言之,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平衡积累与消费、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之间的关系,成为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毛泽东用通俗、形象而明确的语言做出回答:“生产、生活同时抓,两条腿走路,不要片面性”[4]452;“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没有必要”[6]490,但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渐进的,支票不可开得过多”[4]159。

实际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在消费水平的提高“低于社会生产发展特别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低于积累的增长速度”[7]247的常规情况下,人民生活的适当改善依然能够实现。数据显示,1957年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其中非农业居民为205元,比1952年提高38.5%,农民为79元,比1952年提高27.4%,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的446元增长42.8%。[8]48此后由于“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加之对战争危险的过分估计,重工业畸形发展,“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9]。这是沉痛的教训,也是后来提出实现小康目标的由来。

但是,从历史长程看,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包括实现小康奠定了必需的工业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包括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公有制等在内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改革开放到来后实现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根本的保障作用。

二、20世纪末达到小康状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包括进一步站稳)的历史飞跃。但是,新中国第一个30年过去后,中国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国家。“富起来”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肩上。

据统计,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3 64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81元。全国贫困人口2.5亿人,这意味着9亿人口接近1/3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2%,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75位。[10]在此背景下,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中国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11]237的奋斗目标。随后在几次会见外宾时,邓小平又不断谈及实现“小康”,并强调这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很不容易达到的目标。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首次向党内干部谈论小康目标,指出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不是随意说的。现在我们只有二百几十美元,如果达到一千美元,就要增加三倍”。[11]259同年7月22日在前往郑州途中他谈到,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12]659。由此可见实现小康在邓小平心中的地位。

1980年9月7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二〇〇〇年和一〇〇〇美元》,首次公开使用“小康的社会”概念,“到2000年,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1 000美元,那时,中国将是一个‘小康的社会’”。198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走出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子》,论及“党中央提出,经过20年的努力,使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这是切实可行的目标,达到了这一步,我们才有可能进而向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前进。”随后“小康社会”频频出现在主流报刊上,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可,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依据邓小平的设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 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 000亿元。“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3]14十二大闭幕后,邓小平对于能否在20世纪内实现翻两番十分关心。实际上,他在最初提出人均1 000美元的小康标准后,了解到中国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规模庞大,且经济调整任务重,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能太快,因而在十二大前将小康标准降至人均800美元的水平上。[14]732,8371983年2月他前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视察。一路上关心的焦点,就是到2000年实现“翻两番”江苏和浙江有没有信心。2月7日下午,在同江苏省委、苏州地委负责人座谈时,询问江苏2000年能否实现翻两番目标,人均800美元时社会上是个什么面貌等?得知苏州已有不少农村人均收入超过了800美元后,询问采取的方法和路子。[14]8862月9日傍晚,在杭州与浙江省委负责人的谈话中讲到,苏州的情况很好,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已经到了或者接近800美元的水平。江苏到1988年前后可以达到“翻两番”的目标。他问:浙江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在听到浙江省委负责人肯定回答时又说:浙江能否多翻一点呢?像宁夏、甘肃“翻两番”就难了。[14]8882月16日在听取浙江省委汇报时再次问“翻两番是不是靠得住?”并且讲:到20世纪末,江苏说可以达到每人3 000美元。你们少说也应该2 000多美元。[14]890可见,当时邓小平希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多一些,快一些,为提高全国的人均水平多做贡献。

邓小平1983年的这次南方之行给予他巨大鼓舞。回京后3月2日他在同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的谈话中,表示这次江苏、浙江、上海之行,看到情况很好,实现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提出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中央要创造条件帮助地方实现规划。同时举了苏州的例子,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14]892同年12月22日,在听取姚依林、宋平汇报经济情况时邓小平强调,建设投资,重要的是争取时间,把争取时间放在首位。这方面要勇敢点,太稳了不行。没点闯劲,“翻两番翻不起来”。[14]949-950

在加快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全国上下现代化建设热情与日俱增的氛围中,“六五”计划提前两年于1983年完成,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原设想4%—5%的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982年9.1%,1983年10.9%,1984年高达15.2%。1982—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的270元增加到1987年的463元,增幅达71.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82年的494.5元提高到1987年的916元,增幅达85.2%。[15]134-135在经济出人意料的腾飞期,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三大指出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15]16。

1988年中国经济进入治理整顿阶段,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其间,邓小平一度担心翻两番能否如期实现。1990年3月3日在同中央几位负责人的谈话中他提醒道:“现在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我担心滑坡。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什么叫适度?适度的要求就是确实保证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14]1 310这是邓小平在深刻观察世界局势,特别总结东欧动荡局面原因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经济速度问题实质上是关乎国家安全稳定大局的政治问题。当然,随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市场化改革的启动,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高速增长,翻两番的目标不仅不用担心,而且提前于1995年(按不变价格衡量)实现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 600亿元。[16]1 8261992—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5.7%。[17]6,7

在令人振奋的成就面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和“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进入新世纪后第1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发展中,中国成功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以及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 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 703元,增加2 543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 090元增加到2002年的2 476元,增加386元,年均增长3.8%。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8]155,162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标准如期达到。另外,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中国还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等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硬核的扶贫脱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启动之际,农村大约2.5亿人口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事实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78—1985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1.25亿人,减少了50%,这说明很多地区的贫困是体制原因造成的。1984年9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可以说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扶贫工作文件。接着,“七五”计划提出在5年内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国家设扶贫专项资金、减免贫困地区税负,并组织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政策扶贫为主并带有较浓厚“计划”和“输血”色彩的扶贫方式转变为更清晰的开发式扶贫,即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以自主发展为主。1994年2月,第一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并通过《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用7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0年前后,基本解决农村8 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年5月,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宣布:至2000年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降至3%左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上个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19]247。也就是说,在中国长期存在的极端贫困问题基本上解决,此后看待和解决贫困问题不再是笼统的温饱概念,而是依据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通过收入和衣食住行等消费水平来确定。按照这样的标准,贫困问题实际上依然构成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核和必须决胜的攻坚战。

正是在经济发展和绝大部分群众实现了温饱有余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指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十六大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8]14

三、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实际上,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就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1 36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里。不过,在十六大之前,人们对“小康”的理解主要是经济指标。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考虑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因素。实际上,在论述实现小康水平时,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讲话有时也会连带提及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不过大体上是一带而过,毕竟摆脱物质贫困是压倒一切的优先考量。

党的十六大之后所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指地区和人口意义上的全面,也就是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再是全国人口和地区的数据平均值,而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尤其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个不能落下、一个不能少,均达到这一标准(最低标准),告别贫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二是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基础与核心标准的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的小康。为此,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善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全面建设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历次党代会报告标题的主题词之一,十六大报告的标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如果说,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比较笼统,那么经过5年实践,党的十七大则非常清晰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提出总体建设布局,在重申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更具体也更高的要求,有些则是全新的目标。

就经济建设而言,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3项要求:一是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显然,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比“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更高。二是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目标。这显然和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一定阶段后,自主创新的需要日趋迫切、自主创新能力日渐增强密切相关。三是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显然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拓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任务的提出,基于发挥地区优势的国土开发战略认识日益深入,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深刻认识没有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面小康等密切相关。

就文化建设而言,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等新要求。[21]15-16这反映了十七大前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还有就是自2003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产业,面向市场、满足民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构成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诉求。

就社会建设而言,明确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21]16。这显然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密切相关,尤其是和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入相关。另外,在生态保护方面,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确立”。[21]16这自然也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综观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的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之后,中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困难,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万亿元。与经济发展同步,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尤其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 703元增加到2007年的13 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476元增加到4 140元;[21]292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又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8.8%和9.9%。[22]169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开始建立等。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中之重的扶贫工作在此期间取得重大进展。200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未来10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23]1 877-1 878综观21世纪第1个十年的扶贫工作,党中央采取的新方略新政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整村推进”保证扶贫工作成效,解决以贫困县为单元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问题;二是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4]1 097经过10年努力,“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成为全球最早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25]635换言之,“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25]356。为此,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到二〇二〇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25]35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全体人民一起走进小康社会明确了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大亮点。党的十六大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后,翌年即2003年1月胡锦涛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们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也主要在农村”[18]113。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翌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举行,胡锦涛、温家宝分别做长篇讲话,展开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和主要方针政策。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数个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文件。“没有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一认识不断强化并落实为行动。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的全部取消,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多予少取放活”等支农惠农政策和举措的不断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从制度上探索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返贫的问题,从而有力助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重心,但不是全部,全面小康还有其他方面的任务和成就,择其要者言之,在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的10年间,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自2003年启动至2012年底基本完成的第一期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带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民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从中央到行政村的6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民主法制建设亦取得明显进步,如期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同时还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10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10年间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26]617,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到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如期建成经得起历史考验、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党的光荣使命。十八大报告的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九大报告的标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2个十年的任务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要求。这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增加了居民人均收入的标准,体现了对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突出重视。另外,增加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等内容。这反映了经过21世纪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紧跟科技进步潮流、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协调发展以及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方面,增加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确实尊重和保障”等目标。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等新要求,反映了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议精神和要求。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等新要求。在生态文明方面,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目标。[22]13-14十八大报告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代替以往使用的“建设”,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临近,以增强全党的紧迫感、使命感。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并对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做了调整,增加了一些新要求,在经济方面,增加了“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等内容。在民生方面,明确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任务,改变了十八大提出的“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要求。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增加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等内容,反映了十八大后突出宣传中国梦、突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在政治方面,增加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反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此外,还增加了“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等过去讲全面小康所没有的内容。最后,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统揽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27]789-791显而易见,上述新目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时代特点。

党的十九大重申:“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各项建设与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8]2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逐项变为现实。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始终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9.1万亿,提前超额实现比2010年40.15万亿元翻一番的目标。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2019年我国R&D(研究与开发)支出达22 143.6亿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23%,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R&D人员总量长期居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世界第1位;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29-30]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中华大地“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31]725。

伴随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获得感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如以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作为标准,已超过4亿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高于新加坡和香港;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平方米和48.9平方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32]2016年农村居民接入电力的比例为100%,2015年饮用安全水源的人口比例达95.8%,均远高于87.4%和71%的世界平均水平。[33]截至2019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近10亿,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34]201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4.8岁。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在校生2.82亿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新增劳动力中有50.9%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充分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展开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2019年达到82%,截至2020年10月提升至92.4%。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全国1 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74.9%,比2015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2020年10月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3.3%。[36]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 899个黑臭水体中,已完成整治2 513个,消除率为86.7%。[37]清洁能源占比迅速提高、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截至2019年底,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38]与此同时,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加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已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0%,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约8%提高到22.96%;近20年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之首。[39]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国际社会普遍赞赏我国发展成就,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等生”,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全球瞩目,取得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扶贫制度安排下,先后有7亿人次脱离贫困。剩下来的贫困人口大多是极度贫困、深度贫困的地区和人口。脱贫工作逐步推进到攻坚、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郑重宣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①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2 300元。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 000元。参见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0月26日),中央政府门户网,2015年 11月 3日,http:∥www.gov.cn/xinwen/2015-11/03/content。[28]37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贫困人口收入方面,截至2020年11月19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所有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都超过了脱贫标准”[40]。在兜底保障方面,2020年11月23日,据国务院扶贫办消息:“脱贫攻坚以来,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从2015年的3 177.6元提高到2020年三季度的5 841.7元。全国所有省份的农村低保标准都超过了脱贫收入标准”[41]。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2014年确定的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②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表示:“‘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下一步还要对抽查、普查和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查缺补漏、动态清零。最后,由党中央宣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参见李慧《贫困县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6日第10版。。[42]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以如期实现”。2021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3]。这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

在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亦迈出重大步伐,尤其是依法治国全面推进。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为新时代健全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了顶层设计,带来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深入推进。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里程碑。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全面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44]文化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均等化进程加快;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 1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48%[45],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 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46],基本完成支柱性产业目标;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2019年10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全社会道德水平。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指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伴随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制度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并将之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报告具体部署了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制度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中。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战略。据此,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4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在健全与完善上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全面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在经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飞跃的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的形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成功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考验严峻、突发重大疫情和重大风险挑战日剧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治理体系变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出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在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发展格局,赢得世界赞誉。

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历经40年。40年风雨历程、40年接续奋斗,成就举世瞩目。抚今追昔,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目标后所做的畅想: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21]16

站在新时代的今天,审视这一畅想,毫无疑问,经过党率领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高质量发展,有的已经实现甚至超过预期,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张开双臂拥抱中华民族。

五、结 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不可能实现独立和解放,不可能实现国家高度统一和社会长期稳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一盘散沙的状况便不会终结,全体人民组织有序、团结一致的局面便不能形成;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不可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开创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也就难以避免贫富两极分化,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不可能提出小康社会的长远奋斗目标并动员和凝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持续努力、接续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制度保障。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形成并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的强有力保障。其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把国民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着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提供大量持续稳定廉价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人民参与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大推动了个体、民营等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尊重劳动,尊重知识、技术、土地、资本、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同时,利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确保大多数人分享发展红利,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辩证看待和处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中国经济健康高效快速发展。一言蔽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筹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取得显著成就。建成规模庞大的现代化交通、通信、电力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汇聚全国之力,成功应对1998年洪涝灾害、5·12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对口帮扶中西部地区,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协调中央、地方、社会各方,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郑重宣布:“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48]。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昭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样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支撑。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建设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