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运行过程(包括评价)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建构与内涵构成的第一要素(1)刘启迪《课程目标:构成、研制与实现》,《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第2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学政治课程一直被视为承担国家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其中,课程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学政治课程目标的演变轨迹,探索目标在内涵与方向上的变革历程与未来趋势,为精准把握目标建设的历史必然提供有价值的认知图示,以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理解,促进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建设。
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的设置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课程在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过程中,为新中国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普遍设立了思想政治课程。为了便于清晰展现中学政治课程目标变革的历程,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坚持历史优先、以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为指导、把握政治课程改革主题等原则(2)李寒梅《嬗变与重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现代出版社2016年版,第31页。,以新中国成立70多年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即新中国成立17年课程的改造与建立、“文化大革命”10年课程的极端化、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的调整与发展阶段,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学政治课程目标的变革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改造旧课程过程中,中学政治课程主要是配合社会主义政治运动、继承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方向并建立社会主义教育而设置,课程目标包含于国家颁布的有关文件对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教学任务的规定中。195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3)《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山西政报》1952年第7期,第99页。,标志着“双基”教学目标的初步确立。自1957年至1964年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几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如《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改进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这些文件规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教育,培养坚定的革命接班人”(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自觉的纪律性,养成生动活泼的作风”;逐步养成自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公民基本品质,具备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逐步养成正确对待事物、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基础,清除资产阶级影响,为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打下初步基础(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688-703页。。这些要求注重了学生的年龄等身心发展特征,并关注了不同学段及地区与学校的差别。
新中国成立17年的课程目标,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各级党委重视对政治课的领导,中学政治课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教育,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生初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提高政治觉悟,起了重要作用”(6)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第234页。。同时,它也为将来的目标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变动不居中确立了目标引领的社会主义性质,完成了课程教育性质的转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无产阶级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高学生是非判断能力等目标取向与价值引领稳定了下来。这是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目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但改造与建立中的课程,其特殊的历史局限性也比较明显,比如过于强化政治教育功能,政治教育指向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混同,尚未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教育路线是在反修防修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路线。在这一教育路线指导下,政治教育不仅被置于一切目标的首要位置,还过分强调了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随着课程的运动化转向,课程目标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失去了“教育”,仅剩了“政治”,其他目标要求也被一系列“左”的口号和言论所淹没。目标的诸多功能不但被政治功能所淹没,而且在课程指导文件中,除了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阐述外,目标内涵并无具体而统一的界定与表述,诸如“走革命道路”、“积极参加这一场阶级斗争”、“学习毛泽东著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等内容的表述一直处于模糊不清和变动中。“文革”前17年改造与建立起来的目标体系,受到严重践踏,变得支离破碎。
可以说,“文化大革命”10年作为课程目标建设中的特殊时期,其对“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绝对性强调,能够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课程目标的独特走向。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背景下,“文化大革命”在将中国基础教育推向歧途的同时,政治极端化的错误在思想政治课程领域急剧滋长蔓延。如思想政治教育要服从全国范围“‘反修防修’的新认识高度,提高自己政治神经的敏感度,用放大的眼光从社会生活中到处寻找阶级斗争‘紧张激烈’的现象”(7)王海光《从革命到改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0页。。从字面上看,这些表述虽然较为简单、空洞和模糊,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历史时期,这种完全政治化的语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被毁掉,课程走向简单化与庸俗化,一时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灾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使中学政治课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便于清晰地呈现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目标的逻辑脉络,我们以国家教委1982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育部于2004年与2018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为节点,将课程目标的变化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82-2003年“双基”目标的构建与调整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路线方针指导下,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转向服从和服务于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198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级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与《高级中学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了解经济现象,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趋势;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8)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第253、260页。。力图通过概念化的“双基”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西方现代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引入,对我国思想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这要求中学政治课程增强自己的解释力。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增加了“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要求,课程的总目标指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9)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第279页。。1988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中学德育大纲(试行)》,提出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总目标。1988年的教学大纲将“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要求改为“树立科学人生观”,教学目的修改为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意义、艰苦奋斗态度、国内外政治生活常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基本观点、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方面的常识化教育(10)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第293、295、298页。。
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基础教育课程开始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突破了以往课程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等在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的表述中都已出现。但是,面对日趋活跃的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忽视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中学政治课程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突出了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国家观念、民主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实践能力等要求。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面推进并落实素质教育,199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来培养“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的目标要求。
2.2004—2017年“三维”目标的构建与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建构和实施新的目标体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与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与《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相继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的目标要求,并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与此相应,200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在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现代化建设常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增强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等基础上,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确立了四个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必修课程模块目标——经济头脑(生活规划、自立能力、创业精神)、政治觉悟(政治意识、政治参与、民主与法制观念)、文化涵养(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情趣)、理论思维(价值判断、思想方法、科学精神)(11)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第26页。,标志着课程目标的重大突破。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学政治课程在“三维”目标引领下凸显生活化的变革特点。
3.2018年以来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核心素养目标构建阶段
以全球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全球基础教育体系的世界互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必然纳入全球范围内进行,以回应人的成长需要,解决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共同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系统提出“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使“核心素养”培育开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应的课程目标为:“政治认同”目标指向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坚定信念,使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目标指向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法治意识”目标指向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目标指向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以课程目标的素养化培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步伐,思政课要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7页。,突出了思政课系统性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为课程目标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与遵循。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高中阶段要在初中阶段“思想基础”提升的前提下,重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做好奠基。此后,中学政治课程进入一体化框架下的发展阶段,课程目标的建设指向站在铸魂育人战略高度,突出一体化框架下核心素养的学段性特征,重点培育学生的“思想基础”与“政治素养”,使目标建设与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步调一致,为统筹推进一体化进程作出应有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中学政治课程目标,从概念化、常识化到生活化,再到一体化框架下的素养化,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目标变革幅度最大的。可以说,今天的中学政治课程目标是课程紧跟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具备基础教育属性的结果。当一些人对政治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性的印象中时,公民教育、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注入,已经使课程从极端封闭的状态下走了出来,凸显出改革历程背后蕴含着目标艰苦探索中的学科个性。
课程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建构,这种建构在课程目标领域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条件对目标的“决定性”或者目标对社会历史条件的“适应性”的历史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对中学政治课程目标来说,是其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形成密切关联的过程。在中学政治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水平决定着目标的建设水平,即目标的变革取决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工作者对主导意识形态建设与中学政治课程使命的认识,以及对课程目标满足主导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程度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的变革是中学政治课程目标整体性巨变的主体,是课程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教育必然一以贯之地显著体现在目标的变革逻辑中。
一方面,从历史维度看,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的显著性与一贯性动态地体现在课程目标建设路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面对国内阶级矛盾突出、国际上反对修正主义的局面,在巩固新政权、完成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要配合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教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统一与整合。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年的课程目标,是以“阶级斗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增强课程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抵御修正主义观点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文化大革命”10年,面对极端化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和压力,课程处于被动作出回应的艰难困境,不再简单地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是过度强调政治斗争的主要导向,在课程实施中造成了形式主义和简单粗暴的结果。这一现象显示,在国家政治生活异常时期,政治课程往往沦为意识形态的简单工具,目标支离破碎的无序化正是这一现实的影像。当西方同类课程在极力抓住技术革命契机、大力发展公民品德教育时,我国的中学政治课程却在阶级斗争的极端化中对中学生实施全面的无产阶级专政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环境下,政治教育具有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突出了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特性。中学政治课程在“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国优良的传统作风,建设社会主义的灿烂的精神文明”(13)北京师大政治课课程设置研究组《关于大、中、小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一些初步设想(初稿)》,《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第4期,第44页。中开始“克服忽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教育”(14)北京师范大学中学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关于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一些初步设想》,《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第3期,第45页。等问题,政治教育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教育,实现课程从培养“接班人”到“建设者”或“劳动者”的转变。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要素与机制的变化,价值多元日益明显,主导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更加增强自身的阐释与整合力量,实现和谐引领,提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佐证功能,需要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厘清“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新定位,符合逻辑地建立意识形态教育与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性关联。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在一体化框架下,以“政治素养”为核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为中学政治课程理念的当代显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课程目标在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言说环境和叙事空间中恒与变的结果。
另外,从内容维度看,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的显著性与一贯性也表现在目标的文本表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有关课程目标建设的文件中,“政治方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表述有:“坚持政治挂帅”,“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等等。其内涵从“挂帅”到“奠基”、从“导向”再到“指导”;其调适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到“又红又专”,从“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24号,第10页。,表明了政治教育的全局性与根本性要求。出现频率其次的是有关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也是突出了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的特征。例如:道德教育的内涵从“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变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有道德”指的是有“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教育”的表述有“革命理想和情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理想”指的是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人生理想”的内容也主要是以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为主;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目标中的修饰用语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到“科学”,再到“正确”,其中“科学”与“正确”的衡量准则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指导思想。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在课程领域内的要求,中学政治课程目标自然要随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必然带来人才培养方向的回应与重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突出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公民”更多具有社会主义国家成员的涵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相伴而生,是全球化背景下主导意识形态时代功能的体现与坚守。课程目标在传递主导意识形态的不同要求中,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对“理想社会”中“理想人格”的追求:从“共产主义接班人”、“四有公民”,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表明了以不同阶段的意识形态品质为中心的政治理想人格结构的思考;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抽象思维,到以“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体现了更为直接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思维方式的转变。课程目标在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内在延续基础上,也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中学政治课程目标从价值取向到内容选择,再到表述方式的变化,是在主动适应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与教育思想的变化中进行的。但课程目标的调整在适应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在对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服从与适应中,课程目标也在努力跟进时代步伐,实现着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具体来说,中学政治课程目标不仅履行着维护政治合法性的特殊使命,还在思考着中学生建设美好社会与生活的需要,思考着如何负责任地审视中学生的成长需要,以确保中学政治课程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主要标志的中学政治课程目标,也在努力兼顾学生的成长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单一意识形态教育观念上的封闭性与理想化,必然使缺乏实效性与吸引力的问题凸显出来。改革开放后,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回应中,在吸纳课程观、学习论等先进理念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开始发生调整和转变。从概念化到常识化、生活化,再到素养化课程目标的构建,课程在逐渐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力图实现普遍一致的国家与社会要求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相结合,将主导价值观教育与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特别是当下大中小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和渐次推进中,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尊重。
对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视,意味着课程目标育人属性的存在,对人的成长的尊重将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本质上的,即目标背后所蕴含的课程观念的变化。但真正将这些观念贯彻到底,对中学政治课程目标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伴随着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企望,中学思想政治课程逐渐吸纳符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体现着人的价值的存在,在不断打破原有思维定势的努力中,逐步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目标理念。在新与旧的碰撞中,目标带着同传统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观念握别的豪情和淡淡的眷恋,营造着课程本身属人的精神世界,体现出课程积极面对思想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现实的勇气。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指导中学政治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原则。课程目标的变革历程使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每个阶段目标进展中的内涵与取向,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目标宗旨在实现着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了原则的存在并如何赋予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课程目标,基本属于以知识为载体重视政治教育的学术性取向,这有利于课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的初步稳定。从当时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知识的学习恰好符合了特定时代社会发展对以学科知识建设课程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拨乱反正的新旧时期更替,这个年代的中学生对两条教育路线的对比有着亲身的经历与感受。虽然动乱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他们的兄姊学业荒废,而他们能够享有建国以来未有的高校招生政策(16)《徐惟诚同志在北京市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思想政治课教学》1984年第7期,第6页。,因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科化的课程满足了如饥似渴的知识需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尽管目标的知识性特点极强,但它在当时拨乱反正压倒一切的特定环境下,比较成功地满足了当时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其历史性的贡献是巨大的。
随着课程实践的发展,目标在解放思想中开始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关系。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如何走向实践的认识,一直以来基本上停留在自发阶段,即坚信只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教育学生具备理解与投入建设实践的知识就是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够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活动,更是引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投入。虽然“社会适应”一直是课程目标的主导取向,但“社会适应”包括多种不同的要求。其中,符合时代需要的人的身心发展要求,是教育本身内在的价值追求。当思想政治教育寻求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适切性时,它必然要回归现实世界。另外,在制约课程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社会、人)中,核心因素是人。而人的本质特征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又是动态实践中的存在,课程目标中人的因素的凸显,也必然会使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性特征凸显出来。
21世纪以来,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找到自身的适切位置,对中学政治课程来说变得格外重要。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如何走向实践的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在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浓重的人本化发展趋势中,“三维”目标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如目标定位上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中的哲学,尤其关注当下生活实践。特别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强化了实践内化的要求,……提出思想政治要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17)李寒梅《嬗变与重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第2页。的要求,初步改变了目标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养成的比重。但在现实执行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将会一再呈现。解决这些紧张和冲突的关键在于将传统的“灌输”追求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素养化培育提供的可能性实践中,适时开拓一体化建设框架下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课程实施渠道。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18)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54页。课程目标的思想与价值引领,应该成为课程变革的“闪电式”先导,走在整个课程规划之前。未来的目标建设要在一体化建设框架下,坚持守正创新原则,更加全面而深入地完善主导意识形态教育,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以目标理论的科学性推动目标体系的改革创新,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有国家以来,各国都通过课程教育以国家意志培养本国公民,宣传自己的价值理念,使公民认同本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我国的中学政治课程也不例外。我国的中学政治课程本质上是要解决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让中学生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当前,一体化框架下的目标建设,首先要明确的是课程在落实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对国家意志的基础性体现。也就是说,课程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意识形态教育要求与其他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求要超出其他方面的蕴涵。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教育需要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两者在价值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就中学政治课程目标的价值秩序来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目标层面对立德树人的中国立场与新的时代内涵继续作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阐释。此外,中学政治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其政治文化的“法定性”特点更为强烈,目标则因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法定知识的内在价值而具有权威性和正统性。在这个意义上,课程目标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间具备一种近乎“天然”的联系,主导意识形态教育在整个课程目标中便理所当然地居于“权威”与“正统”的地位。由此看来,如何引导课程在内容选择、教学实施与评价中更好地坚持主导意识形态教育,肩负起培育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任,是目标建设的根本。尤其是在当今抗疫常态化背景下,课程面临着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等多重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学生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和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性和统一性,是课程目标未来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标建设的积极性需要来自内部的自我变革和否定。一般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应该是目标未来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而未来深深地根植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促进人的灵性之发现及其现实化,是目标建设内在的积极因素,是目标科学化发展趋势与现代性存在的根据。目标建设需要为中国社会人才发展提出合理化诉求,以超越盲目与经验,走向理性与科学,增强目标建设的内生能力。
具体来说,目标的未来建设需要在时代转换中精准切入当下中国社会人的现代性发展,着眼于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要求,形成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依据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一个人的政治取向和人格是在人生的早期——中学生时期形成的,成年人的政治行为是其中学生时期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和认识能力的逻辑结果。因此,中学生思想状况及个体发展的关键期要求,是科学的目标建设不容忽略的重要方面。课程目标要立足于个人应有的政治学意义上的“个性”,更加关注个体在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中的立场秉性等特征,在培养现代道德人格的同时,形成学生个体能力多方向发展的独立追求。
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中,尤其要突出劳动教育目标的规划与设计。劳动教育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及个人品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体化框架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避免成人化与拔苗助长式构建,要从内容实质到表述方式逐步深化、逐级提升培育要求。因此,目标建设要整体规划如何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从中学生成长实际出发,将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及教育功能落实到目标建设中。在目标内容的具体制定中,可以结合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提高实践素养中突出劳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劳动教育的培养要求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分析与归类,使中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与态度、提高劳动能力的基础上,真正地做到自立自强,以此保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中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政治课程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一体化课程领域中的具体化。如何顺利而正确地将一体化课程总目标转化为中学阶段的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是未来中学政治课程目标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目标的制定需要以目标一体化建设为起点,创造性地发挥目标理论的指导作用,明确中学政治课程目标与总目标的层级关系,以及与小学和大学阶段性目标的衔接特点,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与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
首先,融入一体化认同培养理念,赋予目标学段性特征。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一体化框架内,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主旨,既要关照中学生当下的成长,更要帮助学生联结起小学与大学的过程性与发展性目标,以跨学段目标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的持续性成长。这就要求依照一体化总目标框架,对中学各模块目标进行周期性规划,理顺与小学和大学的目标次序,使学生能够在与小学和大学的过渡中保持稳定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由被动认同向主动认同的稳定性转变。
其次,基于跨学科综合要求,构建“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一是根据现代知识观与学习理论,重视并提升基础性要求的品质,科学规范学科基础素养要求,将课程包含的政治、经济、哲学与文化等知识与学科精神融为一体,使“共同基础”中的不同培育主题都同认同培育相关,避免认知的肤浅而造成价值观的不稳定。二是突出批判性精神与思维能力培育要求,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追求及其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与意义,发展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知行统一与始终一贯的目标引导下,将社会认知、理想信念和个人品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
最后,改进内容表述与呈现,提高目标的针对性与清晰力。一是目标要指向学习结果,针对不同学习领域要求,厘清素养的层次性,明确内容的指向性与操作性,完善层级结构的逻辑要求。二是尊重思想教育与行为培养的特点,清晰地界说目标(19)拉夫尔·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言语表述要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规范和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将知识和观念融入叙事中,处理好内隐思想的一般化与外显行为的具体化之间的关系,在指向思想与行为的现实状况中反映其变化程度,以有利于教学实施中学生能够持续地掌握核心价值与原则,并不断将之运用于生活与社会实践。